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化学小实验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3 15:18: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中引入化学小实验对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探究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探讨了小学低年级化学小实验的设计原则、实施准则及教学评价。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化学小实验

本文引用格式:刘山虎,等.化学小实验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7):234-235.

2017年1月发布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将小学一二年级(低年级)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年级,这一改变给小学科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类学科,对科学文化的传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将化学小实验融入到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中,通过物质颜色的变化、形态的改变等视觉冲击,低年级学生能感受到化学的奥妙,从而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基于此,笔者在2017年~2019年期间,以河南大学附属小学小学低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多次开展化学小实验,针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总结与教学改进,对化学小实验的设计原则、实施准则以及教学评价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 化学小实验的设计原则

(一)安全性原则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规则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应选择无刺激性、无毒性、无腐蚀性的化学药品,且尽可能用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食用碱、食用醋)等代替化学药品;避免高温实验或反应现象剧烈的实验。在开始实验前,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的讲解,发放一次性手套等。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不仅威胁学生的人身安全,还会打击学生对化学学科学习的积极性。

\

 
(二)易操作性原则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亲身参与课程活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化学小实验的易操作性一方面是指在化学小实验实施时间不宜过长,另一方面指操作不能过于繁琐[3]。易操作性低的化学小实验会不仅会增加实验教学的难度,还会使低年级学生产生畏惧心理。

(三)直观性原则

在确保化学小实验安全性与易操作性的基础上,反应现象能否被明显观察到是决定化学小实验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而直观性低的化学小实验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徒劳无功”的消极心理。因此,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实验教学,要对直观性低的化学小实验进行再设计。

二 化学小实验的实施准则

(一)构建生活化的实验情景


所谓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是指在化学小实验的实施过程中,有目的地构建的小学低年级学生能够理解的生活化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认知冲突。如果将知识比作苦咖啡,那情景就是方糖,将知识溶于“糖”中,让学生在“吃糖”的过程中吸收“知识的营养”。

(二)创设探究性的教学模式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1]。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小学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式,也是实现化学实验教学的重要途径。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科学性实验探究的能力,要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三)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

如表2所示,化学小实验走入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不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质,扩大知识面,而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科学素养,不仅可以通过化学小实验,还可以通过讲述化学实验史实或者化学家故事的方法。

三 关于教学评价的建议

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基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级特征与科学课程的特有的学科性质,小学低年级科学教育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过程性评价。评价量表如表3所示。

\



对低年级小学生在化学小实验的实施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可以给帮助低年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但在给反馈时,如果不谨慎,负面评价会极大地损伤学生的自信与动机[4]。例如,在进行活性炭吸附的实验中,有的学生没有按照要求将使用完毕的漏斗放回原处,而是随意放在实验台上,有的学生在实验中途将一次性手套脱下。教师在指出学生错误时要针对学生的表现,不能针对个人,教师可以说“漏斗随意放在实验台上,可能会造成一些危险,或许你可以把它放在其他地方。”而不是说“你怎么回事。”同样,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除了告诉学生“做的好”、“很棒”之外,还要告诉学生哪些地方做的好,例如“我看到在实验完成后,你将漏斗放在了指定位置”。无论是指出学生的错误还是表扬学生的优点,都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四结语

小学低年级科学课程的开展是我国小学科学课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通过河南大学与其附属小学携手合作的形式,将设计的化学小实验应用到小学低年级的科学教育中,不仅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还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进一步体验科学的魅力,感知科学的严谨,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证据意识等科学素养,同时能也为后继科学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王强,周婧,郭明,等.小学科学教材中化学实验设计可行性研究[J].化学教育,2016,37(7):9-12.
[4](美)Wendy L.Ostroff著.理解0-12岁儿童的学习(第1版)[M].李琴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8:19-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6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