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2015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是我校执行“四证合一”政策招收的首届研究生,目前已毕业,通过对他们三年的培养积累了一定经验,本文旨在结合我校专硕研究生教学科研管理模式,探索如何进一步优化专硕研究生培养,并针对其特点提出了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关键词:四证合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主学习;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彭亮亮,等.关于“四证合一”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91):21–22.
2015年我国出台了《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这是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重大举措,“四证合一”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结合,其意义在于培养达到高年资住院医师临床能力并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缓解医疗服务需求,整合社会资源,实现教育培训相接轨。[1]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我校首届招收的“四证合一”专硕研究生今年刚毕业,相较于以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四证合一”培养模式处于摸索阶段,如何切实提高“四证合一”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也是目前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重点。
一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特点
研究生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本科生的学习方式以获取现有知识为主,而研究生则是利用现有知识,以科学、创新的态度从事科学研究。医学研究生尤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光需要扩充知识储备、进行创新研究,同时需要从事大量临床工作。他们从入学开始连续33个月一直在临床一线轮转,不仅需要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与考核,还要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繁重的临床工作与紧凑的学习给临床医学专硕研究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需要同时兼顾临床与科研是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所具有的特点。
二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轮转面临的困难
专硕研究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临床相关科室进行轮转,无法一直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在缺乏外界指导与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有些研究生甚至出现放养的现象。所在轮转科室的带教老师因为工作繁忙,本身业务能力水平不一,导致他们的研究生带教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专硕研究生生源质量也存在参次不齐的现象,有些专硕研究生入学前工作过一段时间甚至较长时间,掌握了相关临床知识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而大部分专硕研究生则是本科应届毕业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临床经验相对不足。
三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需提高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论文撰写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区别于社会规培生最明显的地方,也是衡量研究生培养水平的指标。专硕研究生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临床轮转工作上,必然减少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时间。加之国家文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要求较低,且全国各个高校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导致许多研究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有些学生甚至是在毕业前3-6个月才回本科室,短期内完成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这样学生无论是课题研究还是论文撰写水平都得不到锻炼和提高。
医学生自主学习和临床实践能力始终是医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评价医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生经过本科五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尽管当前医疗工作环境并不乐观,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学位研究生每年的招生人数仍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而有些医学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提高专硕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四改善理论课程教学方式
专硕研究生要满足33个月临床轮转要求,总学分及学位课学分要求相比学术学位研究生大幅度减少,鉴于专硕培养现状与既定轮转时间要求,我们采取集中课堂授课与网络分散学习相结合。课堂教学过程可以摒弃传统的教师授课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课的授课方式,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老师作为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教师不光是讲授知识,更是要启迪学生去思维,不仅要研究教什么,怎么教,更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几年部分教研室的老师也不断探索和实践,他们逐渐走下讲台,在研究生中提问和交流,形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模式,一些有经验的教师,甚至让学生就某一章节的内容进行准备,然后走上讲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跟大家进行分享。这种模式能最大化调动研究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学时少的情况下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优点。
五做好培养的各环节,推动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学生必须主动地、有主见地学习,具备“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控制”四个要素。[2]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需要导师给予指导。导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咨询者及鼓励者。导师负责实验方案的设计、全局统筹、协调分工及具体督促落实。
专硕研究生在学校完成理论课程学习后进入临床开始轮转,导师需要指导他们尽快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学会在中国期刊数据库、国外医学文献数据库进行文献查询,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动向,引导学生在临床工作中,带着自己的课题研究思考去学习。当研究生遇到问题时,学会利用网络资源,自己去努力寻找最优方案,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方案,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主动有主见的临床学习,比单纯应付临床轮转规培工作更有意义与价值,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自主学习和全面成长的途径。
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完成开题工作后,导师应定期召开研究生导师见面会,可以一周见一次,听取学生对科研及临床工作开展的情况汇报,一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及所遇到的困难;另一方面,导师可通过制定下一阶段科研目标,把握实验进度,督促学生合理高效安排科研及临床实践学习。[3]要求学生每两周交一篇文献阅读汇报,就最近阶段阅读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这些都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只是放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势必他们的科研及临床工作都得不到提高。通过导师的及时归纳和总结,适时反馈给学校及医院的教育管理部门,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既能共同提高管理效能,也能够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产生归属感,不再感觉自己的轮转是在乱转,进而让他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更加自信。中期考核及预答辩等相关环节的组织亦不能放松,它们是研究生与研究生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机会。通过这些环节,让专硕研究生对自己的临床工作及课题研究成果进行及时总结,找出不足进行改进。
六 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培结业考试合格率
根据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学生需取得执医证及规培证后方可申请毕业与学位证,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完成临床轮转后需要参加规培结业考试。结业考试有一定通过率,我校2015级首届毕业的专硕研究生,规培合格率为93%,这意味着有7%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按期拿到规培合格证书,这部分学生也因此无法按期取得硕士学位证书,导致他们的就业等各方面受到一定影响。规培结业考试通过率也是专硕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一个衡量指标。专硕研究生需要从态度上高度重视,有些学生在平时的科室轮转过程中,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仅为了应付日常工作,临床诊疗水平得不到提高。出现不合格受很多其他因素影响,但专硕研究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制定适宜的目标,做好周计划、月计划,按照规培大纲要求,从理论知识到疾病诊疗进行系统学习,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临床技能及理论知识储备,才能练就过硬的临床技术,达到住院医院规范化培养要求顺利通过考试,进而为将来的临床工作打好各项基础。
七 鼓励监督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动完成学习
虽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身因素更为重要,导师也应该对每位研究生做到因材施教,导师可以介绍以往师兄师姐取得的成绩,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努力完成制定的学习目标。[4]重视过程的监督,同时也要在学生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及时提醒他们,让他们思考自己制定的学习任务是否恰当,通过经常督促和帮助他们,使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反思能力。
对于专硕研究生来讲,临床任务重科研时间少,因此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研究生阶段加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助于他们顺利完成学业,而且对他们毕业后获得良好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四证合一”专硕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我校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存在一些问题也是必然的,还需要学校、学院、基地三方协作,进行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陈登毅,章李薇,徐婷婷.“四证合一”临床医学专硕培养实践与思考.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8,19(1):33–36.
[2]刘畅.学生自主学习探析.教育研究[J].2014,(7):131–135.
[3]张晓云,郝建宇.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病案[J].2017,18(7):86–89.
[4]展玉涛.加强医学研究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国医药导报[J].2015,9(12):5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