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 + 时代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17:03: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互联网+时代下的特点以及其重要性,并且对互联网+时代下的计算机应用现存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同时也对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的应用策略进行了总结,旨在帮助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得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时代;计算机;运用

本文引用格式:邓明杨,莫姣荣.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应用技术[J].教育现代化,2019,6(84):285-286.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信息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便诞生了“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等新兴产业,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都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将互联网+与其他行业所结合,便被成为“互联网+时代”。在当前这种环境下更应当做好计算机教学工作,为我国不断培育出更多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一 互联网+的特点

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进行互通并深度融合的模式被称为“互联网+时代”,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种特点:“互联网+时代”满足跨领域整合,它能够摆脱空间和时间对相关行业、企业的束缚,从而达到不同领域整合的目的。其次它能够对知识结构进行变革,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边使得传统的知识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再者“互联网+时代”强调要做到以人为本,在“互联网+时代”下是以人为需求导向,将人的主导地位充分体现。最后则是“互联网+时代”的包容以及共享。“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在保留各自差异的同时,将不同的事物进行联系,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1]。

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所有知识都正在成几何的模式增长,无论是传播精度还是传播速度都非常之快,这便对计算机应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因此在教学时必须要能够满足当代的发展需求。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下”,对信息化资源不断丰富同时也成为了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和设备可以不断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除上述之外在当前也需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差异化。在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下,更应当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化发展以及个性化发展,这同样是培养人才的核心思想。

\

 
二 当前我国计算机教学中现存的不足

(一)相对滞后的专业建设


当前我国在计算机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很大进步和提升,尤其是随着教育的改革,计算机教学正在不断完善。但即便如此在计算机的应用以及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部分学校在计算机的教学中依旧采取较为陈旧的方法,很难做到与时俱进。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中,各项技术都在迅速发展,不同的知识结构也正全面更新,但就目前来看针对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在教学方面知识还较为陈旧,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内容,这种课程内容很难满足当前互联网发展需要。其次,针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有待改进,最典型的现状就是计算机课堂中理论课要远大于实践,很多计算机课程都是以理论为主,忽略了计算机应用的实践课程,这样的教学模式并不易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最后并没有充分的运用到现有的网络资源,部分教师对互联网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当前流行的微课以及慕课等教学方式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网络教学资源存在浪费的情况[2]。

(二)缺乏过硬的师资力量

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所以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以及实践能力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对于学生而言自身本来的知识就有限,若是单靠学生独立学习很难起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但当前较为缺乏的是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这对培养应用型人才造成了较大的阻碍。

(三)实践能力较为欠缺

由于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显得经验有限。即便有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也仅仅是以老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像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将实践和学生的相关专业进行联系,这样便使得实际运用和相关的理论知识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在学习之后并不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灵活运用,这便难以满足相关工作的需求[3]。

三 加强“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的教学措施

从当前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并且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特点,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以及改革当前计算机应用教学的措施。

(一)形成相关专业的互动并对课程内容不断丰富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拓宽知识面,同时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帮助学生提高他们对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各个专业间的教师们要不断加大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掌握计算机学习中的相关技能,拓宽自身的知识面,通过这样的方式满足“互联网+时代”对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及改进

针对现在的教学情况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教师必须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同时将当今互联网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能够起到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并将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可以开展计算机的网络授课。可以采用微课或慕课等方式进行网络资源教学,通过这种网络授课的模式能够不在局限于空间或时间的影响,除了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学习资源的共享之外,同时也能够便于学生学习。除上述之外,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显得极为重要,通过网络授课的模式能够随时随地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针对于学生的不懂之处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指导,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互动。最后可以将重要的学习内容、重要知识点等资源发布到网上共学生们下载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成绩,并对计算机的应用有更加实质的了解和掌握[4]。

(三)利用分层化教学模式

每个班级里都有不同的学生,有些学生理解能力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理解能力相对较慢,因此在这种时候便需要教师采取分层化教学模式,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点,将网络课堂与传统课堂相互融合。为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转变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方便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和情况进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有效地学习平台,将互联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四)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采取实践教学法

传统教学的弊端则是在于重视理论而忽略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基于这点在互联网+时代中则是要强化学生对实践能力的培养,站在实际岗位技能需求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可以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使学生了解互联网+时代下计算机实践应用的重要性,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减小学生与岗位需求间的实际差距[5]。
\

 
四 结语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这对于计算机相关技术的运用不仅仅是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不断丰富和强化计算机技术的特色,防止互联网给学生造成的消极影响。教师必须要了解互联网+时代的相关特点,并且发挥出其中的优势,在教学理念和方法上不断进行更新,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杨洋.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应用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4):151-152.
[2]蒋欣妍.“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J].黑龙江科学,2019,10(10):120-121.
[3]邹汪平.“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析[J].学周刊,2019(14):11.
[4]谭敏军.互联网+时代的计算机应用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125.
[5]刘大勇.“互联网+”时代独立学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平台下加强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条件建设与保障制度的实践和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0):112-113+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8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