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规范化建设路径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10:04: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其规范化建设现状并不理想。这就要求从重视程度、教学运行管理以及教学基本建设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进程,实现设立课程的预定目标。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课;存在问题;规范化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郭杨子等.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存在问题及规范化建设路径[J].教育现代化,2019,6(89):138-140.

“形势与政策”课是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新时代国内外形势,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挑战的核心课程。[1]但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江苏省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在教育教学的规范化建设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认真梳理分析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提出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路径是切实增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

一 江苏省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拥有资源不符


自1987年“形势与政策”课首次作为一门课程在全国各高校开设以来,各院校领导在思想上对这门课都是高度重视。而综合对比其他几门思政课程,“形势与政策”课所受的重视程度与它实际拥有的资源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许多高校中,该门课程往往由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等几个相关部门共同管理,但实质上却没有明确的管理权责,往往会导致“表面上共管,实质上不管”的“真空式”管理模式。[2]部分学校领导并没有给本门课程规范化建设提供思想与政策上的保障,导致了管理力度松懈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在课程教学资源上,“形势与政策”课也没有与其他课程平等的资源。很多学校鲜有专项资金购买与本门课程相关的书籍;在“形势与政策”课资源库建设上,很多高职院校也没有配备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忽视了该门课程网络教学的重要作用。

(二)“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运行管理不规范

教学运行管理是学校组织实施教学最重要的管理,教学运行管理应重点关注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3]教研室作为教学运行管理的基本单位,能够有效保证教学运行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目前省内各高职院校大多没有成立“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基本上是在原有两门思政课教研室的基础上对“形势与政策”课进行日常教学管理。这就使得该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以及管理标准的统一性、明确性上大打折扣,规范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观摩等活动更是难以开展。还有部分高校没有把“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统一排课计划中,加大了课程教学管理难度。此外,在“形势与政策”课的考核方式上,各高职院校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机制与实施标准,难以保证课程考核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三)“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基本建设相对滞后

1.教学内容规范性建设有待提升


课程规范化建设要求“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内容应当是相对稳定的,但它的教学内容却以变动为主。[4]目前江苏省内的高职高专院校在教材选用上普遍使用省教指委统一编订的教材,但在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各高职院校及具体授课教师都呈现出较大差异性,而如何将这种差异性控制在合理区间内以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规范性,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

 
2.教学模式需进一步改革创新

在授课形式上,多数高职院校仍是采取传统的理论课思路。而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学生接收信息的速度甚至超过了教师。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按以往传统的灌输式方法教学,新闻变成旧闻,缺乏精彩案例与时代气息,必然会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下滑。调研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吸引力”、“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一方面对“形势与政策”课怀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和期望,一方面又表现出较低的学习效率和状态,这种矛盾情况只有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才能得到解决。

3.教学队伍规范化建设有待加强。

没有稳定、高质的教师团队,“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建设将后继乏力,缺乏团队凝聚力。[5]“形势与政策”课本身涉及范围广、更新快,授课教师必须具备较宽知识面以及较强的政策感知力。目前各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已经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这种混合型教学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形势与政策”课时量大、师资配备不足等难题。但由于每位教师的专业背景不同、教学能力与专长不一,如何保证这种专兼职队伍的整体性和规范性,是“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二 江苏省高职院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的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规范化建设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规范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完善领导管理体制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工作部、教务处等相关部门要配合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做好教学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形势与政策”课的主管机构是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机构,其他部门是协助管理。但主管与各协管部门间一定要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如果仅仅依靠主管部门,势必难以协调各方行动,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各高职院校领导及相关负责人应切实把对课程的重视落到实处,从政策制度方面给予“形势与政策”课保障;鼓励成立课程领导小组,党委领导牵头划分职责,制定管理制度;组织课程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扩大课程影响力,形成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切实保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健全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各高职院校应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机构成立专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课程进行统一要求,形成制度性文件,便于日后教学运行管理。同时,各院校还应严格按照文件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尽量将课程安排在正常上课时间以降低教学管理的难度。在考核方式上,应当注重考核学生实际学习效果,以提交专题论文、调研报告为主,各院校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新。此外,专科层次的“形势与政策”课三年共计1个学分,但学时至少有32个,这与高校教学管理规定严重不符。建议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调整课程学分,使学分与学时形成科学合理的对应关系。

(三)规范教学内容

依据文件要求,当前“形势与政策”课主要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与政策的专题;港澳台工作形势与政策的专题;国际形势与政策专题。这些专题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论,又囊括了当今国际国内的基本形势和热点问题。各院校可结合学生的知识需求与关心问题,在省教指委给出的教学要点中选取符合四大要点的教学内容,制定教学专题。同时,各高职院校还可结合学校具体所处的省市区域增加省情、市情专题,使其既要符合教学大纲,又与大学生生活、学习实际相关联,以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6]在具体教学内容上,应尽量选取较新案例,避免陈旧内容出现在课堂上。对于同一年级、同一层次的学生来说,应尽量将教学差异控制在合理区间内。

(四)创新教学模式

在当代“互联网+”背景下,只有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教学模式,才能彻底填补以往学生主观学习意愿与实际课程质量之间的落差,有效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程。首先要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理论课模式,形成“线上+线下”多元化教学,拓宽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线上”指充分借助云平台、大数据以及新媒体势能,开发“形势与政策”课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学习观看课程内容并完成课后练习。“线下”指在课堂上对学生线上所学到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开广泛的讨论[7],进一步解决学生的学习困惑,完成学习效果反馈。其次,还要形成“引进来+走出去”教学模式,开发“形势与政策”课实践课程,充分利用本地优秀资源,开发适合学生参与的社会调研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课中增加对国情、党情、世情的理解。

(五)优化教学队伍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团队是实现课程规范化的重要举措。鉴于“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各高职院校应从骨干力量、主体力量和补充力量三个层次成立一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从校外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力量;从校内专职思政教师中遴选能力水平较好者担任课程教学主体力量;从校内其他党政部门选取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作为教学补充力量,通过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优化课程教师队伍。同时,学校领导层面还应充分考虑“形势与政策”课的特殊性,对课程专职教师在待遇、职称上都应有科学的考核评定机制。其次,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上,应鼓励教师多参与进修培训,认真观摩省教指委主办的“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在学校内部定期举行“形势与政策”课互听互评活动,促使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扩大优秀教师的影响力,快速提升团队教学水平。

\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Z].2018—04—12.
[2]刘桂荣.“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探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5,33(3):193-195.
[3]石珉.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科教文汇,2017,(379):36-38.
[4]王刚.“形势与政策”课规范化建设:问题与解决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5(04):19-25.
[5]陆海霞.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规范化建设的路径[J].教育观察,2018,11(07):113-115.
[6]田静,魏榛.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5(11):128-129.
[7]昃晨.淄博市高职高专《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大理:大理大学,2015.
[8]宋良敏.对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41):106-10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51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