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2 09:15: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设计方案,阐明了本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法,并对此类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为做好其他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研究提供主要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南。

关键词:高职生;心理健康;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武绛玲.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3):293-295.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迅速兴起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许多新型学习模式和学习平台,比如各种在线课程MOOC、SPOC等,这类学习模式不仅仅扩大了学习者学习的时空,刺激更多有求知欲望的人加入到学习中,也大大的拓展了教育者的舞台,使得教育者有更加广阔的地方去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我们的教学成果更多的去普及,当然也使得教育者必须去将自己过去的一些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其他相配套的方面做出改革,同时也给我们高职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带来的非常大的机遇,让我们高职教育者面临巨大的挑战。而创建一个网络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习环境,利用网络打破时间和地域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人机界面,将教学资源大幅度扩大,使学习者学习的灵活性迅速提高。因此,可以说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以计算机为基础实践探索的新型教育环境和学习方式正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所主张的。在这种新型教育和学习环境中,职业教育的模式和观念将发生很大的变革,而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去实现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变革,必须落到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实施中去[1]。

一进行具体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现阶段应关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在知识获取时所具有的四个特性


1.高职生获取知识的直接性特点。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爆炸,节奏飞快,现在高职生认为他们自己基础比较差,即使非常的努力,也跟不上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他们希望能用一种比较方便又快捷的方式去学习,最好就像植入芯片一样把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直接植入自己体内。所以高职的学生在专业课学习过程中,希望教师不要再做冗长的铺垫,将必须掌握的知识之外的无用水份去掉,简单而直接获得需要的知识[2]。

2.高职生获取知识的需要性特点。在整个社会功利性都比较重的今天,高职生希望能利用有限的时间首先学习对于他们将来参加工作中最需要的知识。他们不否认学校所有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及每门课程要求他们掌握的内容对于他们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帮助,但是他们更愿意选择在需要的时候再去学习。

3.高职生方便而迅速获取知识的特点。作为一名高职学生,很多时候独自学习会遇到很多书本上无法解决的问题,他们最大的困难是当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没人能及时帮助解答。所有他们最大的希望是能够随时得到答疑解惑,所以高职教育中碎片化知识(微课)在网络中点击率很高。

4.高职生希冀高效的获取所需知识的特点。高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希望自己能够用最少的时间和付出获取最大的知识和技能,他们更注重实效性。希望能够在同样单位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专业知识或者操作技能,从而进行高效的学习[4]。

\

 
(二)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和拓展

笔者认为我们进行课程资源建设中,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围绕素质培养目标,对一定的知识、技能进行合理开发。这种开发要以科学的、合理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为基础,以系统化、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数字教学资源为支撑,融合多种多样在线教学活动,并能进行各种在线评价,为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高职学生和其他社会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提供支持服务的一种网络开放课程,避免仅仅提供碎片化知识教学带来的不利因素。努力打造出一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有趣、内在信息量大的优秀在线开放精品课程,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可以根据课程教学实际和学生学习层次不同的要求,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开放。

(三)在线精品课程内容开发存在的问题。

1.制作团队的组建。目前,在关于线精品课程建设的开发制作的调查中发现首要问题是大部分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的缺项,比如在采用调查问卷方式进行研究时发现有54.3%高职教师认为设计一堂微课还有可能完成,但是进行微课的电脑效果处理,比如如何加入片头、字目,如何处理剪裁动画等等这些工作太过繁琐,技术也很难掌握。而在访谈式调查中也有许多高职教师认为自己在制作微课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不是来源于专业,而是如何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完美的呈现。比如如何进行画面镜头之间的衔接,如何进行一些后期的编辑之类等等。以上的调查都说明了高职教师在微课制作方面存在多媒体技术方面能力不足。更多的教师只能制作简单的微课作品,很难制作出一门在线精品课程来[5]。

笔者经过研究考证,发现具体的来讲,教师在参与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将面临四大挑战:

(1)参与教师是否准确熟练把握课程知识。在微课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采用的是翻转课堂模式,不仅仅是形式上去改变,而是真正的让高职教师认识到这是一场彻底的革命,要完全把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全部打破,重新建立新的体系,重组教学内容。想要做到这些,高职教师必须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非常熟悉,能够了然于胸,能够高度娴熟的驾驭本门课程的所有知识。

(2)参与教师教学手段。微课就是一种用5-10分钟的时间就将围绕这个知识点的所有内容做一个非常明确清楚讲解的结构化的数字资源。所以它要求高职教师需要具备足够知识储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以及熟练掌握各种教学技巧的能力,另外还要有全面把控各个教学环节的能力,并将其了然于胸。

(3)参与教师是否适应变革后崭新的这种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如果想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实际的使用这种新的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就必须彻底改变过去原有课堂的教学模式,比如需要采取像翻转课堂之类的教学方式,必须这样才可以充分的发挥网络+教学的作用。所以面对新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必须去学习相关知识技能,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鼓起教学变革的勇气,积极开展信息化的教学改革,应对新形势。

2.教学视频的制作。以心理健康教学视频为例,笔者进行了大量网络搜索与收集,发现现存在的教学视频资源有两个特点:一是具体少量个知识点的教学视频很多,其他知识点没有或者只是简单的课堂录制。这个问题的产生是由于两个原因:其一是目前的在线精品课程制作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而基于少数几个知识点或比较容易呈现为多媒体的教学环节的微课制作相对容易,而成为一门单元化、体系化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方法还不够成熟;其二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导向作用:许多单位或教师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只是为了切合现阶段各个学校对此类教材的要求,或者作为立体化教材的配套资源进行建设,只是简单的将以前纸质教材的内容进行录制形成教学视频资源,没有真正认真的去做这项工作。

\

 
二 建设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制作团队的组建——专业教师团队+专业开发人员


这种制作团队的构成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教师的专业优势和专业开发人员的技术制作优势,类似于生产进入工业化的分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这样软件制作快捷而高效,产出产品水平高。因此,这成为许多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的网络课程开发方向。

1.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首先,通过心理健康在线课程联盟的组建,将不同高职院校的一大批优秀专业教师集中在一起,进行在线课程建设方面的观念与知识的更新,使其从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教育观念有了进步。然后发挥这些专业教师的优势——由他们进行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脚本及配套资源进行设计与修改。

2.发挥专业开发人员优势。在专业教师完成好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脚本和配套资源的设计和修改后,将其提交到专业公司由专业开发人员进行技术实现。然后将制作好的资源返回专业教师提出修改意见,再讲意见反馈给专业公司进行二次修改制作完成。

(二)教学视频的制作

在线精品课程的开发不仅仅是做几个微课,录几段现场的教学视频。数字课程准备在线上平台上线之前,必须完成以下内容开发工作:

1.课程大纲。课程大纲也就是数在线精品课程的内容结构树,包括“课程—模块—教学要点”的三级结构和“课程—模块—单元—教学要点”的四级结构两种模式。在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中课程大纲的凝练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包括题目)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课程精品资源集成的重要架构。

2.课程数字资源库。课程数字资源库是依据上述课程大纲来开发的所有的数字资源(不包括题目)的一个集合,是特定版本在线精品课程形成的资源基础。在线课程建设团队在平台上进行课程建构时所需要的各种资源都是来源于课程数字资源库中。因此,课程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是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做精品。

3.课程题库。课程题库:是作为对学习者进行考核,或者学习者自行练习而准备的一类数字资源,笔者认为需要开发专门的题库系统并进行科学管理。

三 教学效果的验证

笔者对制作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精品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以下验证:一是将同一届同专业学生采用本在线精品课程进行学习的学生与采用传统授课模式进行学习的学生成绩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究该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二是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教师的教学体验。通过这两个维度的教学效果分析对本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的结果进行评估、反思与改进。

四 结语

通过该研究表明,这种精品在线课程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该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参与学习的高职学生真正受益,而且在提高高职学生的参与性、互动性、学习深度等很多方面都显示出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对于促进学生理解知识、自我解决问题及与他人合作能力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对于其他学科开展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总之,笔者认为将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结合,制作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在线精品课程是我们现在急需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针对如何建设优质资源的在线精品课程提出自己的一些实践经验,希望能够对在高职院校中建设成一批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精品在线课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照瑞,栗娜,甘琤,李霞.MOOC冲击下的在线课程建设模式改革与应用[J].计算机教育,2014(14):22-25.
[2]陈晓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展望——以《EMC检测技术》为例[J].内江科技,2016(12):124+136.
[3]杨保海,张惠敏.高等院校在线课程建设模式的实践及改革探析[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17):259-261.
[4]吕鸿雁.关于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探讨[J].职教论坛,2017(15):53-55.
[5]何艳瑾.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6,3(35):108-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