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校对实验室设备投入的日益增加,如何将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好,充分发挥其效能是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管理经验,对我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水平,更好地保证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
本文引用格式:林洁君.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9):145-146.
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是学校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衡量高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重要保证,也是确保高校实验教学及科研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物质基础,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可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及科研水平的提高,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节约事业经费等。因此,对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分析研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构建实验室固定资产智能化信息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效率,是新形势下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一 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固定资产动态监管难
实验室固定资产并不是长期静态不变的。事实上,实验室固定资产会因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耗损等相关问题需及时更换,并因信息科技的迅速发展淘汰过时达到使用年限且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设备。在实际管理的工作中,实验室管理员由于本职工作任务的繁琐,出现设备更换完后,原放置地址发生变化未及时告知部门资产管理员做好资产数据信息的变更,甚至贪图方便,私自擅用设备,不及时归原,导致设备账物不一致,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混乱现象。
(二)实验室固定资产数据实时更新难
实验室固定资产数据更新工作落后,资产数据不能实时更新。实验室固定资产故障维修更换频繁,部门资产管理员盘点清查将资产数据信息更新完善后,常因资产信息发生变化又要重新进行登记变更,资产数据变更工作反反复复且效率低,并且出现实验室管理员漏报、错报、不报等现象。
(三)实验室部分固定资产使用率不高
实验室资产设备的购置规划通常是围绕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科研需求而制定。笔者在资产设备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部分固定资产没得到充分的利用甚至处于闲置的状态,导致资产浪费。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部分专业招生人数不足,课程难以开班,导致配置设备一直闲置未使用。第二,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一些电子教学设备难以满足教学的发展需求。第三,未深入了解设备的使用状况,资产得不到有效共享,重复购置。
(四)实验室固定资产流失,损坏
实验室资产的购置主要为实验教学和科研服务,实验室资产设备虽归教育技术中心统一管理,各院系使用。但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与资产的实际占有使用部门存在脱节的情况,学院师生在资产设备使用过程中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不爱惜公共设备,设备操作使用不规范,导致出现资产丢失,损坏等现象。
(五)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手段及工具落后
高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强度大,内容繁琐,学校物资设备处资产科统管全校资产,下设归口二级管理部门。目前,资产科资产管理主要通过单机版管理软件,而二级管理部门的资产管理仅仅靠人工统计、手工记账,登册汇总到资产科统一系统登记更新数据信息,这使二级管理部门对资产设备的使用、变更、盘点清理、维护等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不仅耗时,而且工作效率非常低。由于管理手段与工具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难以对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及时掌握、全面监控,并制约着学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升。[1]
二 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解决对策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建立科学合理、全面有效的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明确各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规范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行为,建立实验室设备的资产清单、报废处理情况及设备的运行日志,对实验室设备每天的使用、维修、故障历史等各项信息做详细记录,以便了解资产的日常使用情况。[2]进一步加强各院系实验室固定资产使用的管理力度,建立有效的实验室固定资产规范使用、借用、资产丢失与损坏赔偿等管理制度。遵循“谁用,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与各院系资产使用者签订固定资产安全规范使用责任书,使资产得到充分合理使用,并加强了使用者资产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定期清查资产,保证账物相符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必须常态化、规范化及制度化,在严格执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采用不定期抽查及定期全面清查的方法进行资产盘点工作,及时掌握固定资产的动向及使用状况,避免资产流失于账外。
(三)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率
为使实验室闲置的固定资产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应构建资源共享共用平台,将实验室闲置状态的固定资产通过网络化的管理手段,进行统一的调控管理。整合重组学科相近的实验室,重新分配其拥有的固定资产,使资产从根本上得到共享共用。正确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科学合理调度闲置的设备。例如,在没有科研任务的闲置资产,可调度给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中使用,使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高的同时,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也得到了最大化。
(四)利用RFID技术,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
构建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系统,实现实验室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来实现资产动态管理、资产清查盘点、资产报废、资产的日常维护等各项工作。RFID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3]一个典型的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TAG,即射频卡)、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设备)、天线(在电子标签和阅读器间传递射频信号)三部分组成。由于RFID技术不断成熟与广泛的应用,具有非常强的抗干拢能力,能识别快速运动中的电子标签。阅读器将收集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传送到远程的管理端,从而实现对资产信息的共享与跟踪,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4]并将资产管理系统纳入数学化校园建设一部分,实验室管理员通过登陆学校数字校园统一平台查询自己所管区域设备的使用状态,放置地点等信息。此举,不仅可以减轻部门资产管理员的资产管理工作,而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及时掌握资产的生命周期,通过网络化省去以往资产报废手工填报,签字盖章的繁琐流程,提高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此外,实验室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有利于资产利用率的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为资产采购规划和资产的定期维护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 结语
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实验室管理员及部门资产管理员要从思想上重视此项工作,认清自身管理的职责和义务,树立要管好,先理好的管理理念。完善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体系,更新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为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员高效管理资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条件,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保障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时飞.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8(30):94-95.
[2]邵珊珊.高校计算机实验室资产管理的创新与优化[J]时代金融,2015(7):253-259.
[3]李婵娟,钟华华,傅世强,房少军,戴珂.RFID技术在高校智能化资产管理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6(5):66-70.
[4]纪红月,李茂,蓸艳娜.基于物联网的高校智能化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信息传媒,2015(1):220.
[5]张原.“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63-6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