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19-12-17 13:34: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在“互联网+”时代,信息化管理被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也不例外,将信息化管理应用到日常实验室管理、使用、维护中,那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将得到质的提升。从现代化信息技术出发,对如何通过信息化技术来进行实验室管理展开相关探讨,以期能有效提升我国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更好的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实验室管理;技术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陈丽冰.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0):112-113.

          高校实验室是技术研发创新的重要基地,实验室不论在现在或将来在高校教学、科研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高校作为主要研发机构之一,研究力度也有所加强,相应的其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大,一方面实验规模进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也添加了大量的新型实验设备与仪器,但目前我国高校中实验设备设施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设备利用率低、维护与管理技术落后、工作效率低下、数据查询困难等问题普遍存在,这直接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及浪费,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高校实验室管理,如何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提升实验室资源利用率、规范实验室管理流程、培养优秀人才、提高管理效率是众多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关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实验室信息化并非只是管理概念,也并非是简单通过电脑来替代纸笔而已,而是现代化信息渗透与实际管理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是随着技术的更新和教学与实验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改变的,目前来讲,我国高校实验室的信息化建设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实验室相关的人或物进行信息化管理,采用一些管理系统软件来实现实验室的流程化管理,通过这些软件工具来改变传统实验室工作中人手不够、资源信息不够透明、监管不够等问题,通过管理的信息化,有效地将实验室工作人员从繁杂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研究和创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是指在实验室教学的信息化,也就是将信息化融入到实验室教学中去,通过信息化来激发学生兴趣,分解教学内容,使教学变得更简单、有趣、易懂,以此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

 
二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必要性

(一)是实验室现代化建设的需求


       通过现代化建设,指的是实验室在现代化工具和现代化技术的帮助下能更好的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使其充分服务于科研工作,使实验室功能发挥最大化。要实现现代化建设,必然离不开计算机、离不开网络技术,而这些正是信息化技术的根本,因此,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化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作用能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提供更大的帮助,能有效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信息化交流和运行。

(二)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需求

       在当代,学生的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学术方面,还有其综合运用能力、沟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实验教学的信息化管理,能有效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表现在于几方面:①进行实验室信息化改革离不开计算机和网络,然而这正是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的锻炼,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②在信息化管理运用的过程中,还能有效促进师生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因此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需求。

(三)是提高办公效率的关键

         信息化技术对于提高实验室的办公效率有着极大的帮助,通过信息化中的智能化、网络化,使工作变得有规律,可操作性强,相关经办人按流程、按规定去执行即可,而且在网络化的情况下,沟通也变得相当通畅,微信、电话、网络,跨越了地方、界面的需求,再加上智能设备的使用,使办公也变得快速,除此,通过信息化管理,还能有效统计到与实验情况的有关数据,通过对实验设备使用情况的记录与数据分析,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三 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室利用率低


        实验室并非只是研究的地方,其也是知识储存、升级、在开发的媒介,是知识成果的发源地,其在研发中有这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包括着各种计算机、教学工具、实验数据、课件、工具等重要的设备和资源,这些设备和资源对我国的创新研究有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这些信息、资源、设备并未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高校实验室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只对特定人群开放,这就极大的限制了实验室的使用,出现:有兴趣的人并有急需用实验室的没有实验室用,但实验室却空着没人用的局面;另一方面,各个高校、院系的实验室硬、软件资源都是分散的,各个二级学院的实验室设备各自管理,互不相通,这种情况下,很难实现资源共享,这极大的降低了实验室的资源利用率。

(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不少高校也逐步的在实验室管理中引用了信息化技术,但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使得信息化管理技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教师们的教学管理大多还存在于传统的教条式管理中,教学秩序还不够严谨,管理上还达不到效果;另一方面在于学生,学生们在使用时,由于不清楚要求,技能上的生疏和好奇心的问题,极易使实验室设备设施受到损害,这就导致实验室人员在后期要花费很大的时间、精力进行设备维修维护,使实验室管理成本极高。

(三)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素质不够

          为了节约成本,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并非专业全职人员,很多时候就是相应专业的留校学生或雇用编外人员,他们虽然懂所学专业,但对实验室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却是很弱的,他们缺乏信息化的管理基础和管理水平,甚至连设备设施管理意识都没有,大多时候只是觉得把实验室给谁用而已,不仅没有维护的意识,而且当实验室管理系统遭受攻击时,也没有能力做出应对措施,更不要说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系统升级了,这也是导致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无法很好推进的原因之一。

四 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一)建立信息化的共享平台


         高校是知识创新的基地,但所有的知识创新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的,因此,信息共享非常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打造高效实验室的信息共享平台。一方面可通过ASP.NET技术建立网络化实验平台,通信息化技术,为学生打造仿真模拟实验、视频教学等平台,让学生能有更多的实验信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研究数据库和教学资源,这都是宝贵的研究资料,但如果这些资料无法共享,则会出现闭门造车的尴尬情况,因此,我们要充分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研究用的知识管理库,将基础数据归纳、公开,以供更多的学生及研发人员参考研究,只有这样,我国的科技创新才能更上一层楼。

(二)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

          要使实验室管理效率有所提高,就需要从几方面出发,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①加强设备管理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受实验室的研发能力、研发方向的影响,必然会出现有些设备用的多,有些设备用的少的情况,对此,必然会面临着设备报废和设备闲置的情况,在信息化技术应用中,应充分考虑到这一方面,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这些设备进行信息登记和信息共享,让有需要进行设备交换使用的人员或单位可以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资源的调配,以此使设备的利用率最大化。②加强实验过程中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这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在于学生申请的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建立信息化的实验室申请、使用平台,让学生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机或手机进行实验室使用申请,同样,也能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实验成绩查询,增加便利性,避免跑来跑去申请审批的麻烦,这也可能让管理人员更清楚实验室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在教师教学、统计、考核方面进行信息化技术应用,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能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有助于整体教学的开展。③加强在统计使用方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信息化技术之所以强大,还在于其有极大的统计、分析功能,我们在实验室管理中,应充分应用这一功能,及时将实验室设备、项目、人员等信息进行汇总、统计、分析,通过信息化系统对设备、人员、办公成本进行相应的管理和优化,使之更好的推进高校实验研究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人员专业能力提升

         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水平直接关系到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因此,要使信息化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就必须要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对此,一方面要加强日常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管理工作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对于常见问题的处理办法等特别是一些常见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的管理人员考核制度,将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内容相关的绩效考核内容,促使他们去积极学习和应用相关技术,使之更好的服务于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工作。

\

 
五 结语

         高效实验室不仅仅是学校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基地,还是国家的宝贵资源财富,其作用和价值不可估量,但如何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是每所高校都必须思考的问题。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都飞速发展的今天,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在此从资源共享、日常管理、人员素质方面对高校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进行探讨,但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远不止这些,还需我们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才行。

参考文献

[1]薛飞龙.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7(7):170.
[2]腾云.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决策与信息旬刊,2015(6):9.
[3]刘志婷,周敏.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文汇,2017(5):150-1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91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