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功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10:51: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工作的开展以及社会的和谐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学生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探讨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在实践中发挥作用的情况,以期达到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和社会服务的目的。

关键词:贫困生;学生社团;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王晗,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功能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8):176-177.

一创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缘由

现实的需要是构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根本原因。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难以想象的现实障碍,如思想波动、能力提升、就业压力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种种问题,需要一个制度和平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则为解决学生困难提供了现实可能;其次学生管理和安全工作的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多,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便于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集中管理,服务学校的安全工作;同时学校资助工作任务重,涉及奖、助、贷、勤、减、补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解与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设立为实现资助各项工作圆满完成提供平台保障;最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的设立是响应国家政策的积极行为表现,国家非常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情况,希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全面资助,需要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平台完善资助的帮扶体系。

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功能

(一)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层面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在学生成长成才的路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从思想上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为学生素质能力提升提供机会,为学生搭建锻炼展示的平台。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发展中的功能具体表现在思想认识方面,组织能力方面,专业素养能力方面,择业能力提升方面。

1.思想认识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通过宣传资助政策以及一系列的爱国、诚信、感恩、励志等活动的开展,在思想上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爱国意识、诚信意识,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1]培养其自立自强、乐于助人、讲奉献、有作为等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这些理念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行动,使其在思想认识上提升一个高度,而不仅仅是成为经济上受助对象,实现从“受助”到“助人”这一角色转换,影响和感染他人,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服务他人。[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引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2.组织能力方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部分活动的策划组织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行进行,如义工、绿色资源回收、关爱老人活动、晚会等活动的开展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发策划活动方案,活动内容的确定,流程的安排,效果的评价,前期的宣传,中期的组织,后期的反思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通过众多活动的开展实施,使学生养成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

 
3.专业素养能力方面。通过开展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专业素养。笔者所在学院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定期开展义诊和医院见习的实践活动,活动的进行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了解与专业相关行业管理规定,工作的性质以及各个科室的特点以及各种病种特征,在实践的过程中通过与患者面对面交谈,能较好地把握患者的心理,缓和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更快适应实习,临床见习强化了专业基础知识,使专业理论知识更扎实,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有益于专业素养的提升。

4.择业能力提升方面。经笔者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调查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家庭和个人的原因,在择业方面就业观念比较陈旧,主动择业意识不强,有针对性地强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学生的就业指导,理论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析当下大环境就业形势以及专业就业形势,讲解择业笔试和面试技巧,剖析择业中的误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合理定位,积极主动就业,同时邀请优秀毕业生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职业规划专题讲座,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以及未来规划。[3]实践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个人形象设计和简历包装,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饱满自信的状态应对就业;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心理咨询师、育婴师等,通过技能培训取得合格证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进一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进行模拟面试,切身体会就业场景,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通过从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从学校层面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有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依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开展的管理与教育[4],促进学校各项工作开展落实,其在学校工作中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提升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成员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成长背景,聚集在一起[5],便于学校收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建立数据库,了解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和个人情况,掌握好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信息,同时建立qq群,微信群,飞信群等多种交流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交流互动,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够第一时间把握学生的动态,从情感上关怀学生,想学生所想,思学生所思,拉近与学生的现实和心理距离,有利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为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管理提供了基于信息基础之上的针对性,也使对这部分群体的管理更加精细化,提高了管理教育的效果。

2.消除安全稳定工作的潜在风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家庭经济问题常常存在心理压力和生活压力,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安全稳定问题。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针对该群体进行多样化教育引导,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的质疑,采取积极的方式答疑解惑,对于学生关心的事项尽早提出应对措施,善于听取该群体学生的心声,这些积极的做法对构成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潜在风险因素提供了防患于未然的事先介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构成安全稳定的潜在风险因素还体现在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受助程度不同,受助次数有差别,受助面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的纠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学校的矛盾。提前干预采取妥善处理方式教育引导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因对学校资助工作的不满引发的突发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的可能,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间以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校之间的矛盾得到缓和,有利于学校的安全稳定,家庭经济困难社团对促进学校的安全稳定有着积极的作用。

3.便于资助工作的开展。以笔者所在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梦想助跑团为例,梦想助跑团设有宣传组,外联组,策划组,勤工组等部门,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晰,部门之间团结协作[6],促进了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梦想助跑团的力量宣传、解读资助政策和文件,对于各种资助活动,通过展板和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资助宣传力度,加强了资助政策和活动的宣传,使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知晓资助政策和活动,同时,由于资助工作繁重,资助工作人员有限,可以通过梦想助跑团传达通知,协助老师整理、汇总、检查资助材料,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的监督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压力,在梦想助跑团的辅助下资助工作高效、高质量完成,对资助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三)从社会层面来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是构成社会和谐的重要部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高校所占学生比例相当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7]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组合在一起的社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社团成员之间相互取暖,互相鼓励,团结友善,和谐发展,这部分群体在高校中处于弱势群体,她们期望得到资助和关爱,对于这部分弱势群体不仅要给予经济帮扶,还要提供重要精神支撑,以平等的心态,友好的态度对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中的每一个成员,以人为本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优势,通过社团一系列活动开展,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茁壮成长,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打造成能力突出,素质卓越,心理强大,充满感恩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实现梦想奠定基础,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满满的幸福和暖暖的爱,同时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正能量的传递,影响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影响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一起助跑梦想,实践梦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舔砖加瓦,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

 
参考文献

[1]关磊,李敏,陈建平,等.高校助学社团育人机制研究——基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和发展视角[J].科技创业月刊,2015(13):66-68.
[2]朱建飞.基于社团化运作模式下的高校学生资助育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6):53-55.
[3]贾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建设的实践探索[J].科技信息,2011(7):14-29.
[4]候兆君.资助育人视域下高校贫困生社团组织建设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18):126-127.
[5]詹东妮,余鸣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管理模式及育人机制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4(44):1-3.
[6] 姚轶懿,范雄花.构建高校学生助学社团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7):46-48.
[7]甘剑锋.论和谐社会建设与贫困生问题[J].三峡大学学报,2012(4):30-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42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