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铁动车组专业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21 09:36: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虚拟课程资源越来越多在高等职业院校被使用,尤其是虚拟实训课程的开发和应用日趋得到重视。与传统的实训课相比,虚拟实训课程教学组织、教学实施和教学要求有很大不同。这就给虚拟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质量考核带来新的困难。如何对虚拟实训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常规基础工作,更是虚拟课程技术可持续应用的重要保证。本文分析传统实训课程与虚拟实训课程的不同特点,对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论有利于虚拟课程资源高质量的发展和推进。

关键词:虚拟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陈明忠.高铁动车组专业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9,6(86):186-187,190.

随着虚拟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逐步采用,虚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得到进一步重视。许多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虚拟实训室,尤其是轨道交通类专业中的高速铁路动车组展业,对虚拟现实课程资源的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这其中虚拟实训课程开发和投入所占比重较大,因此研究和分析虚拟实训课程教学效果评价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1]。一方面改善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调整虚拟实训课程开发的指标,促进虚拟实训课程内容和形式更加完善[2]。本文就以某轨道交通类高速铁路动车组专业《VR环境下CRH2受电弓检修与维护》实训课程为例,对高速铁路动车组专业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 传统实训课程教学组织特点

对于传统的实训课课程,目前大多数院校都在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调研制定,课程标准研究确定,教学计划安排,按项目组织实施的过程开展的。这一过程是基于对教学组织成熟稳定,科学可控的基本要求[3,4]。实训课程高职院校一般都按照“工作任务项目化”或“任务目标模块化”来进行组织的。在时间安排上强调“大块时间,集中利用”的原则。通常以一个基本教学周(一般为22学时至28学时)为基本单位组织实施。

实训地点一般都会安排在校内实训车间(实训室)或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培训基地)内进行。这些地方不同于教室,具有强烈的工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应用的环境气氛,给学生注入较为生动的岗位职业思想意识。在着装要求上,学生必须严格按要求穿工作服,并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根据现场作业内容应佩戴安全帽、绝缘鞋和防护手套、防尘口罩等)。在实训中重视劳动纪律,通常实训课程的考勤要求非常严格,用来培养学生劳动纪律意识和尊章守纪习惯。在实训中学生通常会被分成若干作业小组或项目小组(每小组3至5人),并由组长负责本组内的课内事务管理(辅助考勤、任务分配、考核过程记录、工具分发、现场清理等),由此在实训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敢于担当等精神。在实训过程中强调人身安全和劳动安全,这是传统实训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最具特色,同时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以高速动车组检修专业为例,实训场地内安装有大量的机电设备,储能设备密集(空气压缩机和储能气缸等),电气设备密布(继电器、接触器、电源箱和配电盘等)。实训场所是有电的危险环境,在校外实训基地的作业环境更加复杂,因此特别重视安全操作和安全教育。这不仅是教学组织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

 
对教师而言,现场的实训课对教师往往有很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具备与企业工程师相当专业实践能力,掌握现场的作业过程和方法,又要懂得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是传统实训课程最为关键的核心特点。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往往与实训课教师的专业实践功底和教学功底密切相关。因此对实训教师的加大投入持续培养,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是保证实训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 虚拟实训课程教学组织特点

虚拟实训课程的开发内容,与传统的实训课程类似,都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确定其课程内容(包括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知识点掌握与应用要求等)。与传统实训课程相比,由于其载体和呈现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组织的固有特点。

在时间安排上,虚拟实训课程灵活多样。课程训练时间长度完全由课程内容来决定,重复训练次数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掌握。在教学实践中为了便于教学统计管理,虚拟实训课程的安排一般还是以理论教学课时(目前大多数标准教学课时为45分钟或50分钟)为基本单元进行组织安排。考虑到学生的视觉疲劳和大脑疲劳,一般情况下虚拟实训课程每天的连续安排时间不会超过两个课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虚拟实训课程的实践安排与一般专业理论课教学时间安排是没有区别的,因此虚拟实训课程的时间要求相当灵活多样。与传统实训课程不同,虚拟实训课一般都安排在计算机网络中心(或具备条件的计算机室)内上课。学生面对的是各自的计算机系统和附件(VR眼镜或头盔、操作控制手柄)。学生需要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引导,完成某个具体课程项目的虚拟操作过程。学生完全在一个网络数字环境中完成训练任务,具有全新的视觉知觉感受体验。虚拟实训课程对学生的新引力完全取决于训练软件开发的质量和软硬件资源配置,与真实设备环境条件完成无关。在这种环境了,更像是在游戏世界中,对劳动安全知识培训和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养成完全由软件的结构设计和多角度多任务交互特性决定。也就是说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形态完全取决于课程软件产品本身,与传统实训课严重依赖教师的技能水平有很大不同。课程软件可以独立运行,教师可以完全脱离教学组织。这样教师得到某种程度上解放,可以集中精力处理网络设备故障和学生疑难问题解答。学生上课没有服装的要求,也无需佩戴安全作业防护用具,与普通教室上课的要求无异(通常计算机室需要使用清洁鞋套)。在这样环境下完成技能训练,对学生的安全风险几乎可以不用考虑。在依托高性能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虚拟实训课程不具备真实车间作业现场的感受。

三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

对某一课程的教学组织全部过程进行考核评价,估计其教学质量并评价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不断的多层次多角度对某一课程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考核评价,才能不断发现问题和做出诊断。这样不仅是对教师职业活动和岗位劳动的评估认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一般评价方法较为直观,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比如采用跟踪随堂听课,考察教师的教学实施过程,观察课堂学生响应,访谈学生等手段,基本就能判断出本堂课程教学情况。对该课程的期末试卷和试题进行抽样测量,并对该课程的某个班级成绩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统计,这样基本就可以完成该课程的教学评价。这是目前高职院校对课程教学评价最常用使用的方法。当然,综合考虑该课程教师的个人资历和成长经历,结合其科学研究和学术贡献等,就可以更加完整地描述该教师所负责课程的教学状况了。也就是说传统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以教师为重点的。对于传统的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和教学效果分析,与理论课程的评价分析方法完全一致。大都是采用直接观察法进行目测和过程考核,往往比理论课程的考核评价和分析更为简单。

但对于虚拟课程的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往往就不再那么直观和容易操作了。传统课程教学评价的重点是教师,而虚拟实训课程评价重点是课程软件。也就说评价对象发生了由“具体现实人”的评价到“抽象物”评价的转换。因此必须要对评价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正确的考核评价方法,才有利于虚拟实训课程的高质量推进。

在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中,采用直接法通常会遇到相当的困难。在全新的网络数字环境中,测量者一般无法与学生和教师有直接的交流。评价者在计算机虚拟实训中心只能看到头戴设备的学生,无法通过神态表情判断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若评估者也进入虚拟课程环境中,那么评估者接触到不是教学组织和实施情况,而是虚拟课程软件产品。这同样对虚拟实训课程评价者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比如评价者必须了解本课程资源的专业知识,并且了解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点的数量和深度。此外他(她)还具备见算计软件和虚拟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知识。因此,对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过程。

\

 
以某轨道交通类高速铁路动车组专业《VR环境下CRH2受电弓检修与维护》实训课程为例,结合目前虚拟实训课程资源教学评价实践,对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方法做如下分析与总结。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本质是对虚拟课程软件进行评价[5]。因此一般组织软件开发专家(软件开发企业技术支持或服务工程师),专业课程教学团队专家(专业课程负责人),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动车组运用维护)技术专家等共同组队,采用会议论证的方式对虚拟课程软件进行评价。评价的具体内容至少要包括软件的开发过程,组织架构,操作界面,模块功能,知识点数量和难易度、技能训练点数量和深度,软件稳定性和开放性,原创性等。专家对以上各内容分别进行独立加权打分后,再进行集中讨论,最后得出初步结论。若有必要,还可以采用招标第三方软件企业,对软件进行独立测试。此后,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以软件高级用户的角度对软件的实际功能和维护升级功能进行评估。这样几轮工作循环结束后,该虚拟实训课程基本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另一方面,虚拟实训课程软件最终的用户是接收训练的学生。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调查,能够对软件的适用性进行测量[6]。软件最终应用目标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技能提升,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由专业教师通过虚拟实训课程训练的学生进行考核,重点了解他们对训练能力提升的程度(包括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这样,虚拟实训课程的评价过程基本完成。

四 结语

虚拟课程资源在轨道交通行业内的开发和应用极大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对轨道交通类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虚拟实训课程,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在高速铁路动车组检修专业得到应用,不仅成为教学改革的着力点,而且还成为课程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重要抓手。为了使得虚拟课程更加有利于人才培养,对虚拟课程的教学评估和教学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虚拟课程资源的教学评价与传统课程的教学评价完全不同。传统课程的教学评价以评价教师为核心,而虚拟实训课程的教学评价是以软件产品为核心的评价。采用传统课程的直接法已经很难再对虚拟实训课实施有效评价。因此必须联合多方专家采用现场集中论证的方式进行评价。必要时还可以委托第三方对软件进行独立测试,考核软件产品的性能指标。作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对软件的使用者(教师或学生)进行全面的访谈和调查,也是虚拟实训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柴艳妹,涂艳.网络课程评价研究的现状及进展[J].教育现代化,2018(36):229-234.
[2]颜姣姣.高职院校网络视频课程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7):152-153.
[3]贾晓慧.高职院校项目课程评价机制的研究——以《值机与行李运输》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257-258.
[4]韩美荣.高校专业课程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19):132-133.
[5]文馨,刘敏.我国网络课程评价研究综述[J].软件导刊,2018(10):47-49.
[6]汪立亮.职业教育课程评价调查分析与对策思[J].考中国市场,2018(32):184-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