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校教育改革的话题也引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入的研究和讨论。然而翻转课堂是否适合应用于现实的教育环境,还有待进一步考察和论证。本文深入研究了翻转课堂的内涵、特点和优势,阐述了翻转课堂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所能提供的方向和思路。并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地实施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阎浩,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及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97):246-248.
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为传统的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也依托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而出现并快速的发展,为教育教学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指明了新的方向。“翻转课堂”就是当前信息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所谓“翻转”就是将传统的“教与学”改变为“学与教”。在这种教学模型下,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助;学生主动学习而教师为学生提供疑难解答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1]。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收获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但受到了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研究者的热捧,也引起了众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并推广到实际应用中[2-4]。比如目前兴起的MOOC,SPOC都是这种类似的应用案例。
然而这种新型的教学关系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比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课程视频的制作,学生学习情况的考察等方面都面临着各种新的困难和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教学,所有的教学环节都需要重新设计和组织。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把握好都可能导致教学整体效果的低下,甚至还不及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针对这种情况,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课前学习,课堂辅导,学习自主性培养等几个方面,就翻转课堂在实践中存在的潜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促进翻转课堂的广泛普及和实施。
一 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的理念最早由美国科罗拉多州伍德兰帕克高中的两位教师提出,其基本思路是: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5]。课堂则变成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主要用于解答疑惑、汇报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实施步骤是教师事先针对教学内容制作课程视频,然后将视频发布给学生。学生可以自由的选择时间,选择地点来观看教学视频,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并不需要把前期视频的里的知识再复述一遍,而主要是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学生针对学习中的难点问题向教师提问,课堂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课堂,而是变成了师生互动,讨论的场合。最后教师通过一定的方式,比如任务检查,考试考察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翻转课堂实施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种因素,总结来说主要包括四个大的方面。
(一)灵活的教学环境
翻转课堂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的教学环境即意味着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无论是在教室还是校园,抑或是来校的路上;只要适合学生思考和学习的地方都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场所,而不必像传统教学一样“静坐”在教室一段时间。此外,教师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也往往需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进度、质量进行考核和监管,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转变学习文化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授知识,是主导者;而学生是学习者,是被动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为主导,教师是“被动”的解疑答惑。因此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把学生由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因此在进入课堂前,学生必须先自学,以对本节课内容有一定的基础,然后在课堂上,对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产生创造性学习。同时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使学生对知识更深入地理解。
(三)精心策划的课程内容
翻转课堂中大多数知识要靠学生自主学习,部分难度较大的内容或具有创新的综合性知识则在课堂上依靠教师帮助来学习。因此教师设计翻转课堂教学内容时,需要思考如何设计课前活动、课堂教学、课后评价等环节,需要反复斟酌哪些内容应该采用讲授法教授,哪些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哪些内容安排在课堂中进行讨论。精心设计的教学内容,才可以使课堂时间利用最大化,充分发挥出翻转的优势。
(四)专业化的教师
翻转课堂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教师的角色发生重要改变,从传统的知识广播者转变为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疑难问题终结者。因此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更加专业的知识。另外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成果的检查等方面也都对教师提出更加专业的要求。
二“翻转课堂”面临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深深印入到了教师、学生甚至全社会人的心里。当面对新型的翻转模式时,很难快速的接受和适应。所以“翻转课堂”在真正落地实施时仍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如果不能把困难都解决好,其教学效果可能不会尽如人意,甚至适得其反。就目前而言,“翻转课堂”在应用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内容的制定
“翻转课堂”将教学划分成了两个部分,其一是学生自主的学习,其二是课堂上师生的讨论。因此在制定教学内容时,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哪些内容布置给学生自学,哪些内容在课堂上讨论。教师要把传统的一节课教学内容向外延伸,结合学生课外时间来重新设计教学内容。要选择合适的内容让学生自学,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如果自学内容太难,学生自学效果往往很差,也就失去了课堂讨论的基础,从而影响最终的学习质量,同时也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如果太容易,又达不到深入学习和课题讨论必需的知识程度,效果也不会太好。自学内容太多或太少,也同样会带来这些问题。另外课堂讨论的内容也要有启发性和创造性,不应该是基础知识。
(二)学生自学精神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主导地位,整个教学以围绕着激发学生自学精神这个核心而展开的。如果学生缺乏积极的自学精神,不能在课外认真的完成自学任务,那么整个教学体系将面临坍塌的局面。特别是当前的大学生,思想开发,个性释放,明显缺乏这种自学精神,给他们时间去自主学习甚至会导致“放羊”情景的出现。如果自学的内容设置又不够合理,学生会更加失去兴趣,从而导致教学效果的恶化。因此教师必须能够引导学生自学,改变当前学生的学习面貌。
(三)课堂教学的组织
“翻转课堂”的课堂不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在下面静坐听讲,而是变成了师生讨论的场合。学生通过课外自学,完成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会针对疑问向教师请教,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和学习深层次或创新性的知识和内容。但是要注意到,学生前期自学的情况会对课堂教学带来重要的影响,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和讨论时必须考虑到学生自学的情况,并制定相应的预案。如果自学效果普遍良好课堂该怎么组织,如果自学效果不好或一般,课堂又该怎么组织?这些问题都必须很好地解决,才能够有效地实施“翻转课堂”。
(四)学习效果的考核
“翻转课堂”将大多数基础性知识交给学生自学,将难以理解的,拓展性,创造性的知识放在课堂讨论。所以在这种模式下应该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而不能和传统教学一样一张试卷解决问题。因此如何设计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考察方式来检查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学习水平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这个做不好,就无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会违背初衷。
三对“翻转课堂”的建议
“翻转课堂”更大程度地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力,将他们由被动听课转换为主动学习。同时“翻转课堂”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加认真、深入地思考教学活动等各项工作。可以看到,“翻转课堂”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具备很多的优势,为未来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然而,如上一节所述,“翻转课堂”在真正大规模实施以前,仍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上述问题提出一些解决的建议,希望能抛砖引玉。
首先,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组织上,课前自学的教学视频中应该将传统的基础部分和重点部分包含进去,同时给出难点部分和创新性部分的引导。基础知识作为入门阶梯,学生能够学会的概率非常大,教师可以尽量放心的交给他们自学。重点部分则可能部分学生理解困难,但是并没有关系。让学生自学重点部分,更多的在于让他们了解重点问题,以及尽可能发挥他们的思考能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查阅资料,或自由讨论,或寻求帮助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横向的全方位的技术和能力。难点问题和创新性问题要适当的引导他们。在具备的一定的基础后,要让他们去进一步思考新内容,尝试新方法或技术,从而提高其纵向的专业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解析,给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思考新问题,提出新方法。
其次,在教学形式上应该多样化。对于自学部分,应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自学视频,同时结合多媒体课件,动画等技术手段,丰富其展现形式,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尽量采用分组讨论,任务推动,学生演讲,现场成果展示等形式来展开,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方面,可以从主动和被动两个方面着手。主动刺激方面就是通过组织更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去学习;通过布置一些比较容易的任务让学生解决,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让学生喜欢教学内容;也可以从课堂内容引申出与社会、生活更接近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自发的去主动学习。被动方面是指通过布置考核任务,来推动学生去学习。布置一些实际的案例,或者大作业,或者研究论文之类的工作给学生,使学生为了通过考核不得不去学习。这种不断的推动,或者说学生为了课程的考核而去学习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结合课堂形式的多变以及课程任务的多样性,进一步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从而培养起主动学习的意识。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的工作不是变轻了,而是变重了。教师虽然在课堂上讲得很少,但是课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组织教学。虽然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导,但教学这项工作的重心仍然在教师身上。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是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的,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做好,就可能导致整体的失败。因此,教师必须更加重视教学工作,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这些工作。教师们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从心理接受,为推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而尽自己的一份努力。这是教师的责任,同时也是教师的荣耀。
四结束语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是对教与学关系的重新定义。但目前其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本文详细论述了“翻转课堂”的内涵,从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课堂的组织,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培养,考核方式的选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翻转课堂”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并进一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思考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建议。翻转课堂的推广及应用研究,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学科的特色以及学生的特点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与突破,以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2]潘炳超.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验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83-88.
[3]汪晓东,张晨婧仔.“翻转课堂”在大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3,(8):11-16.
[4]宋朝霞,俞启定.基于翻转课堂的项目式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4,(1):96-104.
[5]黄阳,刘见阳,印培培,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2):100-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