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结果性课程评价方式不再适应当下的教学现状,而过程性评价使用越来越广泛。过程性评价强调了教学评价的动态性,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进行双向调节。通过过程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究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这是必要的。
关键词: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教学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何晨,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9,6(91):186–187.
一 教学评价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标准化考试为代表的结果性评价和以学习为目的、注重学习过程的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是1967年美国哈佛大学Scriven教授在《评价方法论》中提出的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B.S.Bloom将其理论引入教学领域。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Assessment)是学习者在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为引导教学正确有效地进行,而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所进行的评价。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Assement)一般在教学阶段末期进行,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的总结性评价。
国内的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中,很长一段时期是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即期末考试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占比较大,而过程性评价为辅,即平时成绩在课程总评成绩中占比较小。终结性评价方式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相对忽视学生的语言能力。与其他科目不同,语言类课程更注重日常的学习积淀,非一日之功。语言能力体现在学生平时的应用中,如课堂活动的参与、课上的反应、作业质量的变化、语音语调的变化、听力能力的微小进步等,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成果,是学生对非知识性内容的掌握。过程性评价能够在学习进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动态把控,并及时获取反馈信息,有效地调整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形成双向动态机制。
在教育部发布《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中提出“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科学确定课堂问答、学术论文、调研报告、作业测评、阶段性测试等过程考核比重。”由此可见,以终结性课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考试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目前的教学环境。
二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
英语是一门课程,更是用来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学习不是掌握一个公式和些许原理,也不是解决一个方程式。语言的学习成果反映在人与人交流中需要的听、说、读、写这几个层面上,是过程性学习表现明显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各项表现指征在语言学习过程体现的比其他课程更为明显。所以学生的成课程评价成绩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表现中,而非期末的答卷中。
在大学英语过程性考核改革中,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加强过程性测试;(2)注重小组活动;(3)文化素养的培养;(4)互联网技术的辅助。
以学期为单位,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五次过程性测试,内容包括词汇、听力、阅读、翻译、写作、口语。过程性测试紧扣课本,考查学生对课堂知识性内容的掌握,其中口语测试方式为主题阐述,测试时在所给的主题中随机收取一个话题进行阐述,所有主题均为围绕课堂所学单元主题,既让学生可以有目标的准备,让学生有话可说,同时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反应能力进行综合考评。小组活动围绕单元相关主题展开,进行role play、手抄报、英文问卷设计、辩论等。
语言的存在依附于语言所在的文化,外语学习更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脱离了文化,语言学习将失去灵魂。大学英语与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不同,没有专门的语言文化课,那么对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的了解需要课堂上课堂教师的引导,也需要学生平时的学习。在过程性评价中,以英语语言国家为范畴,引导学生自主查找相关文化信息点,可以是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文化、礼仪文化、宗教文化、政治文化、国家社会热点等等,再由授课教师把关,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进行分享,每个学生讲解的一个小的文化点,汇总起来就是一个丰富的文化集合。
在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早已渗入课堂教学中。在目前社会环境下,课堂上完全杜绝学生使用手机有一定的难度,那么可以从问题的本身出发,解决课堂玩手机的问题。随着手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可用于教学方面的应用软件已被众多教师使用,成为教师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课堂上使用手机APP,如外研社Unipus、蓝墨云班课、雨课堂等,可以进行考勤、资源共享、头脑风暴、活动组织等。通过手机APP网络云班课的使用,既能有效地开展教学,同时又能对学生过程性学习进行实时监测,是实现过程性评价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过程性评价作用
评价是一个过程,通过评价过程得到的不仅是一个等级或评语,而是大量经过价值判断后,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工作或学习的质量和水平的定量和定性的数据和资料,通过评价的反馈和导向作用,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由此可见,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对于促进英语教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过程性评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首先,改善了英语教学的生态环境,使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综合表现,而不是培养应试机器,这样,就更强调了教师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和组织,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更高。过程性评价更强调教学计划的系统性,根据教学大纲,教师需要对一学期、一年,甚至大学英语整体教学进行规划,使课程考核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次,教学设计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在过程性评价这一动态机制下,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反映出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对教学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得到提升,通过对文化相关资料的查找,学生能对具体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解读,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讲解出来,这样的锻炼潜移默化的增加了学生对英语语言本身的兴趣,回归语言本质。
最后,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性评价强调学习要平均用力,语言的学习更是如此,语言学习得最终目的是交流,涉及各方面的能力,只有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综合提高,这是突击学习无法达到的。
过程性评价的引入并不是完全否定终结性评价,而是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对课程考核体系的完善,这也更符合语言学习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能够相互补充,使教学评价更加科学合理,也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中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教育部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高教[2019]6号.
[2]潘若云.过程性评价与大学英语教学[J].阴山学刊.2015.06(022):105.
[3]周密,秦丹.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读与写杂志.2017.02(14):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