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7 14:10: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自提出后,就成为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领域,创新创业教育也成为高校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但是,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甚至存在二者对立的情况。作者根据在本地区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目前从在的问题,并从创新创业视角下探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入手点和着眼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邵华.创新创业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4):47–48.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指导人们形成正确思想行为的科学,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是它的作用范围。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高校教育必不可少且重中之重的环节。创新创业是基于创新基础上的创业活动,既不同于单纯的创新,也不同于单纯的创业。创新强调的是开拓性与原创性,而创业强调的是通过实际行动获取利益的行为。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并且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各个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极高的地位[1]。

部分高校把二者看成了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但是更多的高校都在试图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和契合点,并且作出了研究。笔者就这一课题精心设计了网络调查问卷,主要涉及高校思政课开展情况、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学生对思政课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期望等等内容,并针对宁夏地区的部分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共收回有效问卷500份。下面将以此调查问卷为基础,对本文展开论述。

一 宁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现状

第一,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够紧密。调查显示,94.4%的学生认为有必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但仅有65.8%的学生表示本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10.4%的学生表示本校并没有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另外有23.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目前高校当中,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还处于分离状态,二者没有有效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以理论课为主,还是多年延续下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而创新创业教育仍然是照本宣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严重缺乏。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中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全部是马克思主义教学科研部的教师,而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则全部为就业指导中心的教师。这些教师几乎全部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实际的创新创业培训经历和创业经验,只能重理论,轻实践,照本宣科,教学案例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真实实践环节,不能起到实际的指导作用。

第三,高校中存在宣传和实际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多数高校在对外宣传中宣称本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效果良好,并取得了诸多成绩,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0.2%的学生没有参与创业,仅有1%的学生已经创业成功,另外有3.2%的学生正在尝试创业。虽然有89.2%的学生支持创新创业教育,认为对社会有积极作用,但仍然有0.8的学生反对创新创业,认为应该找一份稳定可靠的工作,另外有10%的学生认为与自己没有关系。

\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展望

创新创业教育对于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及能力,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对大学生进行政治素养、思想品德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二者在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上理应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因此,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之间的融合方法和路径,着力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高效就业提供保障[2]。

第一,转变思想观念,筑牢顶层建筑。各高校应该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问题,能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使自己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而这也是确保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人才培养的正确的政治方向[3]。

第二,加强队伍建设,保证育人基础。根据调查显示,在对‘您认为需要请哪些人来教授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课程?’进行调查时,处在前三位的分别是成功的创业者,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专家,本校专职教师处在第四位。教师队伍是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没有良好完善的教师队伍,教育就无从谈起。笔者认为,构建一支完善合理的教师队伍,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与创业成功校友、校企合作企业、具有丰富创新创业经验的校外人士联系,形成教育合力,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中;二是构建一支创业经验丰富、学历结构均衡、专业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校外兼职师资队伍,提高学校的思政和创新创业教育能力;三是加强对校内专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流通模式,使校内专职教师多增强对外交流沟通,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短板,尽快适应高校的思政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4]。

第三,完善教育模式,丰富教育形式。目前高校中的育人模式太过单一,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提不起兴趣,也是导致现在二者不能有效融合发展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际,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远离教室、PPT、课件、视频等传统教学方式,采用讲座、报告、调研、考察、实际操作、能力大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并将二者有效融合。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5]。

第四,提供教育环境,保障教育资源。根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中仅有国内顶尖的大学中有专门的创新创业部门,这部分高校不足全国高校的10%,而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部门仍然挂靠于招生就业中心,校内资源和环境都无法保障。试问,如果连基本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都无法保证,何谈开展教育?笔者认为,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从顶层设计出发,为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提供基本保障。一是建立相关奖励制度体系,鼓励教师在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中投入更多精力,为取得一定成绩的教师提供职称评定便利,同时鼓励学生将课余时间投入到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并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提供学分及物质保障;二是完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提供经费和场地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意识培训、创业实战能力比赛等;三是开拓研创落地渠道,鼓励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落地生根,将想法变为现实,强化项目实效;四是积极开展校企-校校-校政联合,争取政策、资金、场地、师资、人员的支持,保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落地落实[6]。

第五,强化育人效果,开拓育人领域。根据调查显示,在对‘您觉得如果创业应该学习或掌握哪些方面的创业知识?’调查中,学生需求较为强烈的知识点包括创业意识和企业构思、财务管理知识、人力资源规划、营销计划知识等;在对‘您认为创业成功最需要的素质或能力?’调查中,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交往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自信、自强、自立、自主的创业精神、面对困难的抗挫折能力等稳居前五位,而学生们普遍反映,应该将“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到思政教育和双创教育当中。这些教育领域的实施,不光是对学生专业知识的要求,更是对学生基本素质和精神层面的更高的要求,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育人效果,那么,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就真正达到了育人目的[7]。

\

 
当前社会的育人模式,不再满足于单一方面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开拓思路,实现多种教育模式的融合探索创新,这样才能适应国家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文英.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五位一体协同联动模式研究[J].文学教育,2018,7(36):78–79.
[2]何晶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开展路径探索[J].高校论坛,2019,7(20):6.
[3]何星舟.高校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8,6(2):226–230.
[4]魏斌,马晓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下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8,5(38):34–35.
[5]杨光辉,汪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性探究[J].思想政治,2017,(17):76.
[6]张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研究[J].科技创业,2019,4(4):74–76.
[7]聂小双,于国龙等.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J].教育观察,2018,2:24–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