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双高计划”为高职院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园林企业走出去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是园林专业的使命。本文就高职院校园林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与调整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打造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开发国际化教学资源和建设海外实训基地,为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发展要求的国际化园林专业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双高计划;高职;园林专业;国际化
本文引用格式:高小慧.“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园林专业教育国际化的机遇与挑战[J].教育现代化,2019,6(86):161-162.
一 前言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已于近日启动,高职院校迎来发展的春天。“双高计划”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水平[1]。江苏省在《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提出“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重点打造5-8所在全国具有领军地位、专业建设水平高、国际化程度高……的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并将“着眼世界一流,提升国际化水平”列为六个重点任务之一[2]。如何提升高职国际化办学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面临的全新课题[3]。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是国家重点建设专业和江苏省品牌专业。近年来,积极落实学院国际化办学战略部署,稳步增加留学生规模,不断提高培养质量,走在了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然而,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教育国际化水平距离“双高计划”要求甚远,依然任重而道远。
二 园林专业国际化面临的机遇
(一)我国古典园林技艺对外交流历史悠久
我国园林技艺起源很早,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4]。我国园林艺术源于深厚的中华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造园艺术水平高超,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我国古代对外文化交流中,我国的自然式山水园林理论及创作实践,不仅对亚洲国家,而且对欧洲国家的园林艺术创作,都产生过重大影响。从唐宋开始,我国造园艺术即传入日本、朝鲜等亚洲国家。至今日本许多园林建筑的题名仍沿用古汉语。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播,中国造园艺术逐步传入英国,英国造园家方始觉得本国规则式园林单调乏味,从而借鉴东方自然式园林的设计手法。
(二)我国园林技艺对当代世界园林发展影响巨大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园林以其独特魅力而成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方面。如苏州名园网师园中的“殿春簃”,就被移植至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易名“明轩”。法国将苏州网师园模型在巴黎进行展览。另外,中国与许多西方国家合作建造中国古典园林,如德国的帼园,意大利的芳华园,加拿大的逸园,荷兰的名胜观赏园,澳大利亚的谊园,英国的亭园等。这些园林作品展示了中国独特的园林文化,也展示了中国园林高超的艺术创作手法。
(三)园林国际化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建设生态宜居的美好家园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而园林是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重要供给领域。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我国各个行业都在加速走向国门,加大对外投资,消化过剩产能,园林也不例外。为服务园林企业走出国门,通过“走出去”海外办学培养本土化人才和“招进来”培养留学生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是园林相关专业义不容辞的义务。
三 园林专业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一)缺乏国际化“双师型”师资队伍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有限,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较少,因而,高职院校教师普遍缺少海外留学背景或工作经历,缺乏国际化的教育背景和理念,因而承担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显得力不从心[5]。再加上教师缺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行业发展态势及风土人情的了解,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实际脱节严重。此外,目前高职院校专任教师缺编严重,校内教学工作占据大量时间,同时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师企业实践机制,教师进国内企业实践尚难以落实,更无法实现海外企业实践。因而导致专业教师缺乏行业、企业实践经历,行业经验不足。因而,在服务园林企业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的过程中,园林专业应发挥的人才支撑作用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缺乏国际化教学资源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尽管已经拥有国家专业标准、课程标准、立体化教材和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与职教发达国家的同类高校相比,具有较大差距。此外,我国职教整体在国际上缺乏话语权,在国际行业中缺乏影响力,因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任重而道远[6]。
(三)缺乏海外实践教学基地
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园林专业实践基地都集中在校内或校外的国内企业,普遍缺乏海外实践教学基地。各高职院校与海外高校、“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有一定的合作基础,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体制创新等条件,建设“共建共享”型海外实训基地仍然存在困难。对于海外合作高校而言,目前能做到的就是为在校生提供短期交流学习的机会,如荷兰诺德温学院、澳大利亚西南泰福学院为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提供一个月的海外实践机会等。另外,海外实践教学成本高昂,难以大范围地开展,使得园林专业国际化教育进展缓慢。对于实践教学而言,目前的海外实训条件尚难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同样也不利于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建设[7]。
(四)缺乏国际化办学机制
国际化已经成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数字上”的国际化,不少高职院校通过留学中介以免学费、生活补助等优厚条件吸引留学生。尽管留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但是留学生层次不齐的素质给教学管理、安全管理等带来了挑战。在职业教育“走出去”方面,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职业院校的做法五花八门,当然也伴随各种乱象。在“双高计划”建设过程中,留学生该如何招收?招进来该如何培养?如何“走出去”?这些问题都需要高职院校深入思考。
四 对策与建议
(一)打造国际化师资
园林专业要实现“双高计划”中的“国际可交流”,重中之重是打造一支“能力突出、结构合理、来源多元”的国际化教师队伍,以“双语、双师、多能”为中心打造跨文化的国际化教师队伍。贯彻实施国家、省、校、院四级留学项目,与园林职教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重点建设园林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扩大青年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海外研修计划覆盖面;同时要加大外籍师资的引进,以“兼容并包”的心态吸引国外职教师资来华,促进国际化师资团队的建设。启动教师海外企业兼职锻炼计划,与我国园林走出去企业合作,派送教师参与园林企业的海外施工项目,通过实地学习、锻炼,增强教师对海外园林行业发展态势及国情文化的了解。
(二)建设先进的软硬件职教资源
要加强国外园林优质职教资源的引进力度,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学情,开发双语教材、双语课程等教学资源。此外,要加强海外园林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园林专业学生海外实践教学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
(三)加强留学生教育质量监控
园林技术专业留学生的招收原则应注重质量,通过语言测试、专业知识测试、技能测试等考核择优录取;变生活补助为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留学生。借鉴国外先进职教模式,开设国际化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形式、证书考级等方面与国际接轨。
五 结语
随着“双高计划”的实施,高职院校迎来发展的春天。我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在世界园林中占据重要位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是广大高职院校园林类专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为我国园林企业走出去提供人才支撑,也为园林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和前景。园林专业应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跟行业发展变化,为园林相关行业输送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君庆,胡晓霞.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实施“双高”建设[J].职教论坛,2019,04:30-32.
[2]刘任熊,薛茂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样态与现实反思[J].现代职业教育,2017(36):10-16.
[3]鲁婷婷."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发展的若干思考——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教通讯,2018,24:47-50.
[4]郭风平.中外园林史[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5.
[5]宋战路.浅谈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制约障碍和解决对策[J].现代交际,2019,07:211-212.
[6]黄益琴.服务“一带一路”视域下推进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9,19:16-18.
[7]田忠平,李成忠,栾玲.“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园林专业基于地产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技术,2019,18(0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