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独立学院作为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全程、全方位、全过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培养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王昊.“三全育人”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5):327-328,3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关键环节,从近些年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但是独立学院往往过分重视就业率、考研率等考核指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从长远来看将对独立学院的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独立学院应当从多维度、多方面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从独立学院本科教育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教育理念出发,结合本校专业特点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采取系统性、针对性的教育方式,从整体上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一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同公办高等教育机构一样,独立学院是民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自2008年开始出现,至今刚刚发展十多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步晚,投入少,基础弱,虽然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但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独立学院能够根据学生层次不同,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加符合学校性质和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供应;其次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逐渐融入实践活动,意识到理论知识的灌输需要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竞争力;再次是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逐渐在完善,学业指导课、形势与政策课、心理健康课、就业指导课等多种课程的开设为大学生全面素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是独立学院教育管理设置中,辅导员岗位的设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了良好的教育基础。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
(一)三全育人概念
首先“全员育人”是基于育人者的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事,所有人都是参与者,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育人的过程。其次“全过程育人”是基于时间的维度,强调育人工作必须贯穿于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全的过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贯穿入学到毕业,伴随学生在校园里成长成才的每一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最后“全方位育人”是基于空间的维度,强调通过多种有效的教育方法和载体,强调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不够突出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独立学院学生工作已经从“教育导向”转变为“服务导向”,学生工作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诉求,突出了“服务”的理念。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出现“重事务,轻思想”“重服务,轻教育”的倾向。[2]鉴于独立学院的学校性质,学校对工作人员的考核要求也导致事务性工作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地位。不去思考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结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仅限于课堂教学,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有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安排,均采用较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同时课程体系不够完善,没有符合独立学院办学特色的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缺乏有序性和连贯性。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独立学院和其他公办高等院校一样,虽然从大一入学就开设了思想政治课,但理论课程之外缺乏周密的实践教学的配合,部分课程同学校绩效考核数据捆绑,难以达到育人的效果。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渐演变成完成教育部颁布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
(3)思想政治教学队伍建设不够专业
目前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主要成员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和班主任。大多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过分重视课堂教学和理论灌输,忽视实践教学;学生教育管理者过分重视学生工作中的事务性工作,忽略对青少年的思想引导;辅导员队伍由刚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队伍组成,很多不是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学科出身,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匮乏。这样的队伍的问题就是专业能力不够强,政治素养有待提高,从而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
三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探究
(一)构建“三全育人”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独立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从“三全育人”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党的十九大以来,时代对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要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积极探索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努力开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当前社会,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实施“三全育人”的关键,是办学要求的最终体现,是社会发展的迫切动力。[3]“三全育人”教育理念的提出,契合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的教育理念,为高校贯彻落实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工作要求提供了方向,为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指导,也为新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教育提供了灵感。因此,“三全育人”机制既符合党中央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符合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呼唤。[4]
(二)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建设
(1)全员
构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教育队伍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这对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环节要扛起主流大旗,朔源清流,奏好主旋律,打造一支有能力、讲政治、善教育的思政教师队伍。其次是要探索“家庭参与”制度,通过聘请专家教学,积极主动联系高素质的家长资源,成立“家庭思政教师”团队等方式,使原本很业余的家长能掌握基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掌握更多科学教育的理念,同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协同发力。[3]此外还要构建一支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积极与社会企业、民间公益组织和公共资源合作,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策划、人生体验等多种形式,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学校和家庭三方联动教育机制。
(2)全方位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抓住时代发展潮流,掌握时代发展走向,结合独立学院办学性质和育人特色,充分发挥教育创新精神,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渠道。发挥独立学院学生的优势,例如创业教育和创客平台较受独立学院本科生欢迎,那么应当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搭建信息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图片、动画、游戏、实操等多种教学素材契合当下大学生的兴趣点,更容易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要求。当今社会网络科技空前发达,信息爆炸背景下如何利用网络平台对独立学院本科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值得深思。利用微信公众号,视频直播,表彰报道等媒体介质,宣传优秀学生事迹,建立典型模范,发挥朋辈帮扶作用,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引导学生树立核心价值观。搭建社会实践平台,成立公益组织,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鼓励学生自发成立行动小组,遴选带队老师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基础科学竞赛,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双提升的平台。
(3)全过程
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过程应当贯穿整个大学。从学习、生活、实践、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等诸多方面,全过程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逐步提升。大一的学业生涯规划与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注重德育基础素质的培养;大二的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注重专业领域和思想方向的定位,引导学生成为思想意志坚定的社会中坚力量;大三的就业指导课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突出文化自信,将专业知识和中国文化有机结合,不仅仅为创新创业提供活力,更是为了传承多种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继而建立起整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大四的实践教学环节应当与志愿服务相结合,探索不同专业领域和社会公益活动的融合,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建立青年志愿服务站[5],真正做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的建立需要在“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三个维度下,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搭建一个多维度的思想政治工作平台,提高独立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更好地为“立德树人”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效武.新时代高校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实践创新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9(34):19-24.
[2]沈自友.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与创新理路[J].现代教育科学,2018(10):70-74.
[3]赵伟,王哲.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18):92-94.
[4]王浩,冯爱玲,等.高校思想政治“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时空,2019:143-144.
[5]丰华涛,王艳双.基于“立德树人”的“三全育人”模式研究[J].电大理工,2018(277):68-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