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三进两联一交友”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功能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6 15:23: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根据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在教育系统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部署要求,新疆大学物理科与技术学院结合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以结对师生为教学单元,创新点对点、面对面教学途径和方式,增加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完善理工科学生思政教育体系,强化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立德树人功能,有效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在高校教育教学中落地生根。

关键词:三进两联一交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立德树人

本文引用格式:崔秀花等.“三进两联一交友”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强化立德树人功能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2):65-66+69.

Study on the Function of“Three-into,Two-contact and One-friend”for Developing High Moral and Educating Students in Experiment Teaching of College Physics

CUI Xiu-hua,MU Bao-xia,JING Qun,CHEN Heng-lei

(School of phys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jiang University,Xinjiang Urumq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pirit of General Secretary Xi’s speech at the n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ference,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rty Committee launched a movement of“Into the classroom,Into the dormitory,Into the dining hall,Contact the student,Contact the parents of students,Make friends with your students”in the education system.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ollege physics experiment teaching and the movement of“three-into,two-contact and one-friend”,a new teaching ways for point to point and face-to-face was innovated taking paired teacher and students as a unit,which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improve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system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enhance the function of college experiment teaching in developing high moral and educating students and advance effectively the movement of“three-into,two-contact and one-friend”to take root in colleg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Key words:Three-into two-contact one-friend;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college physics;Developing high moral and educating students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召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总目标再动员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在新疆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活动(以下简称321活动),把学校建成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阵地。321活动是进一步促进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增进民族团结、抵御分裂渗透的有力抓手,是贯彻习总书记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的有效举措。大学物理实验是高校理工科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仅新疆大学每学期覆盖了全校理工科专业90多个班近2800多名学生,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是321活动的重要阵地。以321活动为平台载体,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使大学物理实验与思想政治工作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高校理工科教学的重要职责所在。本文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321活动师生结对小组为单元,探索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新模式,以提升大学物理教学的立德树人功能。

一 高校教育教学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育才,轻育人;重学术,轻学风;重面上教育,轻点对点、面对面指导;重知识传授,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培养;重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能力教育,轻个人目标价值、道德修养、社会担当、家国情怀、铸魂树人等共性问题。大学物理实验是全国高校中唯一单独开设的一门实验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渗透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是培养理工科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课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上述问题。新疆高校321活动开展以来,新疆大学以321活动为契机,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效果,使上述问题有所缓解,但仍有部分师生认识不到位,实际投入不足,仅为完成任务,见面、吃饭、拍照完事,不少教师苦于想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不知道从哪方面入手,没有很好地借助321这个平台抓手,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将立德树人工作做实、做深、做透。

\

 
(二)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偏重科学理论,缺乏人文关怀。物理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与科技应用、社会就业相对较远,需要静下心来、耐得住寂寞不断学习钻研和探索。因此,部分理工科学生心浮气躁,找不到人生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对课程失去学习兴趣,沉迷于网络游戏,游戏人生,浪费大好青春。多年来,高校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验技能的传授,忽略人生价值、科学精神、爱国情怀等人文关怀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做人做事的思想根基和精神动力,影响到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特别是青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可塑性极强,特别是受“毒教材”侵害的部分学生,血气方刚、容易冲动,缺乏明辨是非的判断能力,极易受人煽动蛊惑。

第二,教学形式单一,一对多课堂教学面上教育多,师生点对点、面对面指导不足。现在高校课堂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下课教师、学生各自回家回宿舍,学生和教师的点对点、面对面交流比较少,班主任、辅导员教师顾不上那么多的学生,个别学生腼腆不主动找教师倾诉自己的困难和需求,容易钻“牛角尖”甚至会误入歧途。思想教育除了开学第一课,在日常教学课堂上缺失,课下缺乏小范围、个性化的教育沟通的有效形式和渠道。321活动使这一问题得到缓解,但依然存在没有往实里走、深里走、心里走的现象,教师没有完全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人、学业进步的指导人、服务学生的贴心人。

第三,课程设置层次跨度难度较大,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物理实验作为高校一门公共必修基础实验课,对于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实验的目的、仪器、原理、步骤、内容等作详细讲解,学生“照猫画虎”完成实验过程,参与实验思考和动手的时间和机会受限,影响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新性的拓展。而到了设计性实验部分,又对学生提出较高的实验要求,教师只给出实验题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自主查阅参考资料,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选和组装实验设备,自拟实验操作步骤,自己推导公式及计算不确定度”。这种从传统教学模式直接过渡到设计性实验的要求,跨度较大,要求很高,学生难以适应,许多的设计性实验最终还是由教师给出方案并主导完成,这就失去了开设设计性实验的初衷,无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 创新321活动载体,增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立德树人实效

根据321活动安排,目前新疆大学物理学院每个教师均有4-5名结对学生,从大一开始到大学毕业,充分利用321活动师生结对组织优势和课上课下学习研究实践优势,拓展点对点、面对面教学途径,进一步提高结对师生的见面率和参与度,化整为零、以点带面,进一步增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立德树人实效性。

(一)将结对学生列为教师课题组成员,提升学生科学素质

通过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实践,师生朝夕相处,共同搞科学研究,攻克科学难关,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科前沿知识和发展方向,使学生有事可做、开阔眼界,使学生觉得自己有所追求并能有所作为,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钻研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师生的交流交心,加强点对点、面对面的思政教育工作和物理通史教育,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领路人,使学生不但获得物理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学会应用仪器设备,掌握科研新技能和手段,而且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感受到正确的哲学思想和唯物辩证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孜孜以求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献身精神和爱国精神,从而更好地塑造学生正确的宇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改变学生精神空虚和无所追求的思想精神状态。

(二)让结对学生参与实验仪器的管理和维护,提高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发挥321结对子的师生主观能动性,结对师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实验中使用过的有故障的实验仪器进行检测、维修,并寻找合适的配件进行改良和完善,使实验仪器能适应于大范围、长时间的重复使用。在此过程中,师生点对点、面对面释疑解惑,使学生更好地深入理解实验仪器构造和功能,更深入思考课堂实验目的、基本原理及正确的实验方法,同时增加学生接触实验仪器、正确操作实验仪器的机会,弥补因实验课堂时间短、学生多对实验仪器接触操作机会少,对实验思考少、消化不良的不足,提高学生实验思考动手能力。这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也是在潜移默化中变被动为主动,建立自己的目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

 
(三)引导结对学生积极参与探索性实验和开发性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鼓励和支持结对学生结合现有实验项目和条件,查找文献,创设问题情境,设计新的实验题目,选择合适的基础性实验,将基础性实验改为探究探索性实验。引导和支持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现有实验仪器,设计开发新的实验,根据难易程度,或作为期末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或作为毕业设计及发表论文,或参加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大赛等,由此引导学生变依赖思想为探索精神,使学生从被动接收状态转变为主动探索的兴奋状态,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自321活动开展以来,新疆大学物理学院学生在结对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和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活动,每年有十五六组45余名结对学生成功申报并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发表多篇论文;每年组队5组15名结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笔者321结对的4名学生,有2名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在《大学物理实验》上发表论文《有效衔接基础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探究》[3];1名少数民族学生考上凝聚态物理研究生,1名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组中,研究二元混合小团簇ScNan的结构与性质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三 结束语

以321活动为载体,结合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特点和实际,整合大学物理实验师资力量,发挥师生结对子组织优势,以结对师生为教学单元,拓展点对点、面对面教学渠道,充实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化整为零、以点带面,探索将科学知识传授、综合能力培养与科学精神、爱国情怀培育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立德树人功能,使321活动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里走、深里走、心里走,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思想的引导人、学业进步的指导人、服务学生的贴心人。

参考文献

[1]陈恒雷,张伶,崔秀花,朱春花.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物理类通识教育教学方法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7(57):109-111.
[2]陈新.“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中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6):278-280+282.
[3]崔秀花,高蕊,徐继微,王振.有效衔接基础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的探究[J].大学物理实验,2017,30(5):87-91.
[4]白亚乡,唐茂勇,王丽娜.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J].教育现代化,2019,6(71):126-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11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