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本文通过研究分析“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导师制和采矿工程专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常态化、长效化的“321”活动为媒介,从采矿专业培养思想坚定可靠、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为抓手,明确了思想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科创导师工作职责,进一步完成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阶段性划分与导师培养任务确定,将四类导师与学生有机结合起来,使“321”活动与全程导师制有机统一,创新本科生能力培养教学管理体系。
关键字:“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教学管理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陈辉,张小强,管伟明,等 . 基于“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全程导师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21,8(36):50-53.
The Whole Process Tutorial Innovation Talent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nters, Two Links and One Friend”CHen Hui1,2, ZHAnG Xiaoqiang1,2, GUAn Weiming1,2, ZHAnG Junhui1,2( 1.College of Geology & Mining engineering, Xinjiang University, Urumqi Xinjiang; 2.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 Protection Mining for Mineral Resources at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Ddepartment of Xinjiang Uygh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Xinjiang)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nters, two links and one friend”, the tutorial system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min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taking the normalized and long-term “321” activity as the medium, starting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firm and reliable thinking, solid foundation, strong ability and highquality, the work responsibilities of ideological tutor, academic tutor, life tutor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tutor are clarified In one step, the stage division of undergraduate whole course tutorial system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utor training tasks are completed. The four types of tutors and students are organically combined, so that the “321” activity and the whole process tutorial system are organically unified, and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undergraduate ability training is innovated.
Keywords: the perspective of “three enters, two links and one friend”;undergraduate whole course tutorial system;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一 引言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学教育中加强党的领导及思政工作;新疆教育持续推进“三进两联一交友”( 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联系学生、联系家长,与学生交朋友 ) 活动(以下简称“321 活动”)的开展,全面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本研究从结合“321”活动的全程导师制体系出发,探讨采矿工程专业培养的全程导师制。从而充分发挥我校的作用,不断提高我区采矿工业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为采矿工业集约、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 “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简介
为切实把学校建成培养维护祖国统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阵地,在“321”活动的推动下,全疆 40 多万教师与 500 万学生交朋友 (1)在高校师资数量有限的条件下,学生的个人需求指导和“两情相悦”的教工结对有一定难度。“321”活动的结对交流在各高校中自上而下推进, 基本上达到了全教工覆盖、全大学生覆盖,活动的开展要求和标准具有差异性。学工部门根据全覆盖标准按比例进行分配,具有随机性和强制性,因而教师与结对学生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少。
(2)“321”活动缺乏多样性,学生缺乏主动性。活动内容标准是高校自主制订并实施,在活动中教师常处于主导地位,而很多大学生对于活动的参与 缺乏主动性和互动性;结对教师组织的活动主要是“321”活动的内容,缺乏多样性和创新性;多数学生易于被动接受老师的活动安排,导致“321”活动 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
(3)学生对“321”活动理解不深。教师、大多数学生认为活动切合实际、满意度较高;通过调研有 19.38% 的同学对活动内容了解不深,而且低年级的学生对活动了解程度较低。
三 导师制及存在的问题
导师制起源于英国十四世纪初创办“新学院” 的温切斯特威廉·威克姆所首创 [3]。导师制总体特点是:教学方式采用个别指导、循循善诱、教学内容德智并重、教育环境和谐、宽松、表达能力以及个人品质。
国内部分高校实施的导师制 [4~5],多为教学管理辅助制度,较多是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尽管本科导师制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知,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以学业指导为主。导师制重点关注本科生学业指导,导师带领本科生开展一定科研创新活动, 从而培养学术素养、创新能力。
(2)有着重学业、不重思想的偏差。由于班主任或辅导员的存在,导师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侧重少, 易使学生有着只重学业、不重道德修养的想法。
(3)导师间相互交流较少。专业教师主要是利用课堂时间传授知识,辅导员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专业教师既有教书的重任又有育人的责任,导致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有限,学生学习能力又参差不齐,教育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四 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所面临的挑战
根据自治区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及新工科建设新特征,目前新疆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主要面临的挑战 [6~8]:
(1)“321”活动效果的保证,为更好地面对采矿工程等艰苦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新时期时代赋予大学生的使命,需以培养采矿学生的思想、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采矿工程专业全程导师制人才培养新体系。
(2)创新教育与面向“全过程育人”的挑战。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级不同年级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精神状态都有所不同,要根据不同年级实施因材施教,将思想素养、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本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需从矿业工程专业建设的高度,一体化系统的考虑。
基于“321”活动的全程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一种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模式,“321”活动是补充传统全程导师制不足的难得契机,也是构建“四位一体”全面育人模式的关键所在。将思政教育和专业培养有机统一起来,使过程育人具体化、人性化、立体化,有利于教师全过程的指导、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更进一步提高采矿工程教育教学的整体水平。
五 结合“321”活动常态化和长效化,明确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期促进指导学生全方位发展
作为活动、导师制的重要组成部分,“321”活动是由学校和学院领导、教授、学科带头人、年轻教师、辅导员等教师与全院学生结对、覆盖全院师生, 并内化为思想导师、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和科创导师。以学生为对象开展活动,注重形式、内容的多样化, 真正将“321”活动、导师制与全过程培养融为一体, 真正实现四类导师全方位育人。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科研活动、创新实践载体为载体,进一步构建起了“十个一”的创新培养模式。“十个一”模式的内容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名思想、生活、学业、科创导师”“交一个朋友”“每星期进一间寝室”“每星期进一次食堂”“每月联系一次家长”“每学期参加一次,学科内部组织的科研、实验平台或实践基地的教学活动”“每学期听一次专业讲座”“参加一次采矿工程专业学科竞赛”“每年完成一次专业实践并参与到导师科研项目中”和“每年提交一项思想、学业和科创成果综合总结”。
(一) 思想导师职责
深入联系班级,熟知班级情况,协助班主任开展每周主题班会、协助团支书开好每周主题团日。以体现鲜明育人为抓手,对指导的班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爱国情怀、品德修养、奋斗精神和综合素质等全方面的思想素质教育。在思想方面,及时与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经常取得联系,每星期进一间寝室、每星期进一次食堂、每月联系一次家长和学生交朋友,以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辅导和指导,并将相关问题向系里及学院反馈。
(二) 学业导师职责
结合“321”活动,学业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全过程,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的科创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业导师协助思想、科创导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业辅导、创新活动、择业就业宣讲等实质性活动。
(1)熟悉了解学生,以治学严谨、言传身教的态度影响学生,给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业管理。开设入学“第一课”,向大一学生介绍专业师资力量、教师研究方向、教学内容和发展前沿,使学生及时熟悉专业学习内容、发展方向及矿业工程的魅力。
(2)针对个体学习差异,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辅导和指导。期末考试未及格和学业警告、降级的学生,需加强关注和指导,与学生一起制订下学期的学习计划;对学习优异学生与科创导师一起进行指导。
(3)导师应以渊博的学识和高度的责任心做好指导工作。学业导师常与学生见面、课间多交流, 认真负责地填写指导记录,学期末对指导工作进行总结。
(4)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升学观。
(三) 生活导师职责
(1)深入学生宿舍,着重了解学生思想、学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特别关注家庭贫困的学生;善于发现和解决在学生宿舍中出现的各类安全隐患;引导学生养成“文明、健康和查阅文献资料”上网的习惯;使学生树立正确态度和良好习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2)经常联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谈心融情活动。主动走近学生,力求达到学习帮辅、思想解惑、心理疏导、创新指导和生活解困,使学生舒心学习,健康成才。
(3)定期联系家长,建立家校联动管理机制, 利用信箱、网络、家访等载体,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交流学生成长情况、听取家长意见建议;充分利用家访,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宣传各项政策, 切实发挥家校联系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生活导师及时与思想导师、学业导师和科创导师及时沟通,了解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动态,适时给予学生帮助、指导和关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科创导师职责
(1)以“321”活动为媒介,采用项目导向式、启发式科研创新方法,利用多层次科研试验平台, 以研促学,进一步激发本科生的科学探究热情。
(2)结合“321”活动,发挥科研项目优势,开展“每学期参观一次实验室等科研实践平台”“每学期听一次专业讲座与学术交流”“参加一次专业学科竞赛”“每年参与一次社会实践”和“每年提交一项成果总结”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全国采矿技能大赛等创新活动,让大学生提前进入课题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3)导师以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科学、治学态度感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健康发展、科学人文精神的养成,扩宽学生专业科创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六 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阶段性划分与导师培养任务确定
实施分阶段、分层次 [9]、“321”活动贯穿全程的本科生导师制,即“441 模式”,是指按照时间的思想状况、阶段性、专业素养和科创技能培养 [10], 将大学8个学期分为一至四年级 4 个阶段。对应专业介绍引导、通识教育、矿业专业培养,研究创新启蒙与训练、专业素养,科研创新能力训练,毕业、升学和就业指导 4 个层次。针对不同阶段和层次的教学特点,依托新生专业教育、教学实验平台、实习实践基地及专业讲座等活动的开展,注重专业素养、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成果提炼、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训及培养,润物无声地发挥立德树人、科创培养、培育成才等作用,紧密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 面向一年级学生的专业引导与通识教育
配置一名思想导师、一名生活导师和一名学业导师。思想引导,培养专业认知、自习能力养成为主要工作目标,使学生快速从高中学习状态转化为大学学习状态,顺利实现学习阶段、生活状态的顺利过渡,以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能力目的。在第一学期,导师与学生之间实施“双向选择”制度,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感兴趣的研究领域选择对应的导师,结合开学第一课等专业教育,激发学生对矿业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对艰苦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立志矿业宏图。
(二) 面向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培养、指导研究与创新启蒙
配置一名思想导师、一名生活导师和一名学业导师。大学二年级学生所要面临的是专业知识深度、广度增加以及个人学业、前途的迷茫。使学生了解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学院精神,了解采矿工程专业背景及发展,使其尽快融入学院、专业大家庭。为此,思想导师需对学生进行艰苦专业思想巩固、个人能力发展、专业人生目标确立等方面的关注和教育。学业导师和科创导师需侧重学生的学业学习、创新实践和科研意识培养。鼓励学生定期进入采矿工程系实验室学习、交流,跟随学长开展自主性实验,开展采矿认识实习。
(三) 面向三年级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训练
对于大三本科生,扎实学好专业知识。结合“321”活动,基于现场实操的采矿生产实习,发挥科研项目优势,使大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 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全国采矿专业技能大赛等创新活动。科研导师通过项目、科研活动驱 动,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职责,进一步培养探索科学精神、创新意 识及能力,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发表专业科研论文、申请国家专利或完成其他实践作品和科技项目成果 总结等。
(四) 面向四年级学生的毕业、升学和就业指导
本科四年级学生面临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升学和就业选择,导师的构成为 1 名本科生配备 1 名学业导师、1 名科创导师和 1 名思想导师。学业导师负责学生学业辅导,重点关注补考的学生, 与科创导师共同保证学生顺利毕业;思想导师在学生就业、升学、面试、创业等环节中给予指导。科创导师职责是依据学生兴趣及自身专业背景、研究方向,对学生开展相对系统的研究训练,使学生具备一定矿业专业的科研素养、具备初步独立从事专业设计、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的能力;重点是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在毕业设计(论文)中培养学生设计和科研思想, 形成成果写作、提炼和专题文献查阅、深入研究的能力;并同步关心、关注学生就业、考研深造和职业未来发展等方面。
七 “321”活动与全程导师制有机统一
“321”活动是补充传统全程导师制不足的难得契机 [11],也是构建“四位一体”全面育人模式、构建“三全育人”模式的关键所在;全程导师制自身活动丰富性、教育教学手段的多样性,使“321”活动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二者展现出强大的互补能力; 二者的有机结合得以全方位、多角度地全面解决学生思想、生活、学习方面及师生间融洽关系各类问题, “321”活动与全程导师制的结合在科研与思想政治工作间建造了一座无形的桥梁。结合“321”活动使 学生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培养体系更加完善,拓宽 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和途径;将为学校、学院、专业的教育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及特色 专业建设提供更为先进的理念和系统的思维,为我 校结合“321”活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建立基于“321”活动的全程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管理体系,把“321”活动纳入专业发展规划, 搭建采矿工程学生积极创新和教师积极参与稳定的导师制平台。有利于鼓励采矿工程学生学业积极性、促进采矿工程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以培养出政治可靠、厚基础、宽知识面、强能力、高素质、强创新能力的采矿专业人才转手,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矿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萌,姜宏,孙新 . 深入开展“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筑牢民族团结基石 [J].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8(03):73-74.
[2]高琼,朱瑛 . 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以新疆大学“三进两联一交友”模式为例 [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8,37(01):23-26.
[3]王维强,严运兵 . 基于导师制的地方高校本科生创新团队培养机制探讨 [J]. 教育现代化,2015,2(12):26-28
[4]马艳秀 . 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 [J]. 江苏高教,2006(3):84-86.
[5]邱国玉,王佩,谢芳 . 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J]. 中国大学教学 ,2008(9):25-27.
[6]邓衍义 . 二次选择艰苦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J]. 前沿,2019(2):183-185.
[7]张东升,屠世浩 . 高等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建设为例 [J]. 长春大学学报,2011,21(11):137-143.
[8]房建成,万江文 .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J].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09,22(5):24-26.
[9]李晶,唐跃刚,崔希民,等 . 分阶段、分层次的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探索与实践 [J]. 煤炭高等教育,2018,36(7):57-60,69.
[10]胡迪,邵剑兵,许楠 . 导师制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基于大学生参与挑战杯竞赛的研究 [J]. 教育现代化,2016,3(1):7-10.
[11]倪永康,陶宁 .“三进两联一交友”与全程导师制结合初探 [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20,35(01):92-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2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