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6 10:55: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设计与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不仅能够使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由此可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为此,笔者从“互联网+教育”与智慧课堂相关概念解析入手,对“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设计与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了深层次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公共基础课智慧课堂建设现状,最后根据其现状探究了“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茹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146–147.

一“互联网+教育”与智慧课堂相关概念解析

(一)“互联网+教育”相关概念解析


“互联网+教育”,顾名思义,主要指的是互联网科技技术与教育领域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1]。随着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学习的好帮手。“互联网+教育”就等于智慧教育。践行“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智慧教育的进程,把智慧之树和幸福之树植根于孩子们的心中。

(二)智慧课堂相关概念解析

智慧课堂主要指的是课堂教学借助于网络信息化技术、通讯技术以及科学且规范的管理对整个课堂内的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科研、管理以及日常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整合、集成,从而达到全面的数字化,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2]。

二 公共基础课智慧课堂建设现状

智慧课堂是当前教育领域逐渐兴起的一种教学思想,其目的是唤醒课堂,让智慧带领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提高公共基础课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创建智慧课堂不仅是时代的呼唤和要求,同时也是优化教学工作,实现现代化、人性化、高效化教育目标的重要选择[5]。除此以外,智慧课堂还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使中国教育不断朝着“双一流”的方向发展,让中国的高等教育始终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而这同样也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神圣使命。也就是说,当前很多高等院校所推行的构建智慧课堂工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意义。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目标不同,智慧课堂更追求学生在人格成长上的完善,要求教师能够采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智慧发展,并最终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实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在建设智慧课堂过程中并没有严格按照智慧课堂建设要求开展工作,导致教师并不能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推广到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影响了这些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从上面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智慧课堂建设需要教师的主持和参与,他们在其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首先他们应该具备这种意识,不能使智慧课堂沦为形式。学生也是智慧课堂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只有当他们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各项工作,我们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完成智慧课堂。然而,由于学校没有向学生宣传有关智慧课堂方面的内容,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智慧课堂的理念和优势并不是很了解,甚至是一无所知,那么学生对于建设智慧课堂的支持力度就显得力不从心。得不到学生的认可,那么即使教师已经搭建好了智慧课堂在公共基础课程的应用框架,也因为学生表现不积极而使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效果大打折扣,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要求。

\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设计与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为我们生活和学习带来优越条件的同时,也对很多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是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过程,而与传统的教育要求不同,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将互联网与当前的教育工作有机融合到一起,以互联网带动教育,以教育推动互联网发展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在传统的课程教育教学思想影响了,可能教师更注重对学生知识的教授,但是却很容易忽视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更倾向于一种单方向的灌输,学生课堂学习主体的作用很难得到体现。而这种情况的产生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学生课堂听课效果不好,不愿意与教师进行课堂互动。但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不再是一个简单地知识教授的过程,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共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历程,所以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其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共赢、双赢”的结果[3]。尤其是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基础公共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工作不断推进和优化过程中,很多方面都要求教育领域能够进一步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被深化,延伸它的深度和广度,把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效能彻底地发挥出来,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优化教学模式,给学生创新一个更优越的学习环境。

在当前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很多内容都需要整改。而且现在很多基础公共课堂教学呈现出艰苦性、复杂性的发展窘况,学生对基础公共课,比如像数学、思想政治等课程,都表现出一种不耐烦的行为,给这些课程的正常开展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且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得不到保证。我们知道,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其与时俱进,在任何时候都能满足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教学活动本身具有特异性、多重性和一定的不确定性,它的这些特点毫无疑问会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增加难度,同时对于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教师想要从容不迫地处理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那些问题,就必须善于洞悉各种各样的复杂局面,并且还要具备应对这些复杂挑战的智慧品质和智慧水平。国家督学成尚荣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所以,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保证课堂教学改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的“捷径”就是推进智慧型教育,让整个教学工作都表现出智慧的特征,将智慧的影响力扩散到每个学生身上。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设计与应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能够给使当前的教育教学工作满足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有利于提高公共基础课程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让他们可以像重视专业课程那样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公共基础课的学习活动中,为学习专业知识奠定基础[4]。

四“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策略

智慧课堂对于优化公共基础课堂结构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明显效果。为了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设计并应用智慧课堂,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对智慧课堂内容的宣传力度

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们对于某个事物不够了解,那么他们基本上不会予以支持。所以,为了激发学生对智慧课堂设计与应用参与的积极性,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智慧课堂相关内容的宣传力度,使学生更全面、更系统地去学习和了解智慧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从现代课堂思想的层面上来看,智慧课堂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始终以学生为核心,要让学生感受教学的过程,不仅要注重结果,更应该让学生体验过程,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样他们才能习得规律、赢得智慧。

(二)深刻理解“智慧”与“课堂”之间的关系

深刻理解“智慧”与“课堂”之间的关系是高效构建并应用智慧课堂优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必要前提[6]。对于智慧课堂总体的理解和把握,其最本质的要求就是要将智慧与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不仅要紧抓课堂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所有内容和工作环节都要以满足课堂教学为要求,使所有的工作都能为课堂教学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智慧,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通过创新方法来展示智慧教育。也就是说,智慧课堂的设计与应用是一个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个工作带来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

 
参考文献

[1]石峰.“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8):260+262.
[2]李阳,耿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农业网络信息,2018(04):70–72.
[3]王艳飞.“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构建因素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1–3.
[4]何思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6):123+125.
[5]何亨,胡艳.“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应用型课程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04):117–118.
[6]张楠.“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119–1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