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探讨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不断渗透,如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分析现阶段主流的单一教学模式,指出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指出,提出一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并简要阐述“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后续实施的情况。
关键词:互联网+;混合式教学;计算机基础
本文引用格式:常琳林.“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98):141-142.
“互联网+”,即“互联网”+传统行业,是指利用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增强各行业的创新意识,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使得“互联网+”逐渐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作为知识、科学技术摇篮和先驱的高等教育,更应该引导并推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到教育行业中。
由此,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通过分析现阶段主流的单一教学模式,探索出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得各种教学手段相互契合,达到效果最优化,进一步提高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 多种单一教学模式的分析
(一)基于MOOC网络平台的自主学习模式
近年来,MOOC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飞速发展和普及,截止到2019年1月,国内上线的MOOC课程数量达到了7000门,线上教育用户达到2亿;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截止到2019年1月,50%的高校都建设了这门课程的MOOC平台,并开展了基于平台的网络教学模式。
MOOC立足于高校,给学习者带来了海量的学习资源和全新的可交互的学习体验,在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缩小教育差距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但另外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基于MOOC平台的网络自主学习模式呈现出一些问题。
据数据统计,由于MOOC平台的高度开放性,学生选课率高,但结课率低于预期。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驱动力不足,持久性不高的现象。
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时间数据分析,学生线上学习的参与度不够,学生只关注必须得分项的获得,不能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课程评价不够合理,部分课程、部分内容不适合MOOC平台中的自主测试方式,测试结果不科学,不能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
(二)多媒体案例教学模式
“多媒体案例教学模式”是目前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使用较为广泛的教学模式,是指在多媒体机房中开展教学,使用交互式硬件设备和软件相互配合,教师可借助如广播、分组、作业发布等手段完成教学过程,学生在学生机完成案例操作,从而达到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巩固。
“多媒体案例教学模式”比较符合计算机基础类课程的教学,但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弊端:
1.任课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水平对课程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
2.课程设计不够统一,如教学案例的选择呈现随机性,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3.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掌握程度有限,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
(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又称反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和中心,需先在课下完成知识的学习,将传统的课堂转化为学生与教师交流、答疑的环境,课程中,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能够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教师的主要任务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变为教学设计和学生的引导,教师有更多的工作要做,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必须有高度的学习主动性、自律性参与到课程中来,养成并坚持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无法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另外,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要做到学生与教师间的平衡互动,以便教师能了解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情况,更好的划分课上课下的知识边界,否则不利于后续指导的开展。
二“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根据以上单一教学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这种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主体形式有以下两种。
(一)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
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受众范围较小,一般500人左右,但区别于MOOC的高度开放性,要求学生必须达到一定的限定条件方可进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将MOOC与课堂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既有效地利用MOOC平台的开放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又能与传统课堂结合,弥补MOOC教学的某些不足之处。
与MOOC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地解决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难点问题。
1.结合多种优质资源
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结合了MOOC、微课等优秀的在线课程资源,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有选择的安排在线课程。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传统课堂有些优点是无法替代的,如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面对面的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把握更加全面准确、课堂环境的浸透等等。而基于SPOC的教学模式正是提出了对传统课堂的重视,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和课前准备、学生线上课前预习、课堂在线学习与课堂协作学习结合、课后在线测试与课堂小组协作结合等方式都体现了比其他单一教学模式的灵活之处。
2.订制化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
由于SPOC教学模式的受众范围较小,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重视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教学反馈数据证明,基于SPOC教学模式实行分层式的教学设计,实施差异化教学,很好地解决了MOOC平台课程参与度不统一的问题,避免出现“高选修率,低结课率”的现象。
3.更加全面的教学效果反馈,更加合理的评价机制
SPOC教学模式通过在线教学与传统课堂相结合,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更全面的反馈,教师通过合理地收集和整理反馈,有助于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教学良性发展。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部分内容适合在线上自主测试,但也有一部分内容如编程训练,需要学生发挥团队协作和创新性思维协同工作,单一的线上测试不能够准确有效地显示学生的学习效果。配合SPOC教学模式中的编译测评工具及移动端的辅助教学产品能够形成更为有效的评价体系。
(二)移动APP学习模式
随着移动设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普及,移动APP学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多种形式的学习APP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具有时间灵活、空间灵活、海量内容、支持个性定制等优点。基于手机的移动APP学习模式逐渐成为一种方便、灵活,更易被学生接受的学习方式。
通过移动APP学习平台的建设,教师可以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群发,教师可以及时回复学生的留言、布置作业,甚至上课时通过人脸识别签到等,学生可以实时接收教师推送的内容,利用碎片时间来实现随时随地学习。
“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了SPOC教学模式和移动APP学习模式的优点,融合了在线教学平台的优质教学资源和传统课堂的环境浸透,并将个人终端设备参与其中,进而形成一个多维的学习环境,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最快的回应,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顺应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迁。
在“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中,要注重以SPOC教学模式为主、移动APP学习模式为辅助,学习过程的前期应以SPOC教学模式为主,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学习过程的后期,可以移动APP平台进行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作业布置、优秀作品展示等。
通过“互联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对课程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新了教学理念,所有参与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较高,逐渐形成了学生为中心,多维度、混合式的教学体系,提高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潘晟旻,田春瑾,刘领兵,等.回归常识的MOOC生态环境下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9(07):84-88.
[2]战德臣,王立松,王杨,等.MOOCs SPOCs翻转课堂: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17.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4]杨丽,张立国.SPOC在传统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6(5):56-62.
[5]盛磊.基于MOOC+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研究——以网站设计与建设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7,4(39):40-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