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医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苏州大学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62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组:对照组(n=31人)和观察组(n=31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授课式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能够提升急诊医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CBL;情景模拟;急诊医学
本文引用格式:杨鹏,等.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对急诊医学教学效果的探讨标[J].教育现代化,2019,6(91):228–229.
急诊医学在学校阶段为一门选修课,但对于未来的医生来说,在临床的工作当中却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具有多专业性质的交叉学科,患者发病急、变化快,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诊断、进行治疗、挽救生命,因此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1]。传统的教学模式以PPT为主导,老师授课为主,无法在授课中体现急诊之“急”,学生的参与度较少,自行思考的空间不足,在临床实践阶段,当遇到病人时无法将书本知识和病例结合起来。为了培养学生对急诊医学的兴趣,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将基于病案的学习法(case-based learning,CBL)与情景模拟教学联合起来[2],按照教学内容设计病例,让同学提前准备并且在课上讨论,进而探讨此方法是否能提高教学质量。
一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选取本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共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2名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n=31)与观察组(n=31)。在对照组学生中,有男生15名,女生16名;其平均年龄为(22.3±0.6)岁。在观察组学生中,有男生17名,女生14名;其平均年龄为(22.5±0.7)岁。
(二)方法
对两组学生进行急诊医学教学时,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PPT为主导,老师集中授课,授课过程中学生若有疑问点可于课后请教老师,课后以复习授课知识点为主。观察组分为4组,每组7-8人,采用CBL结合情景模式教学进行授课。每次课前,老师要求学生预习下次的授课内容,并且根据授课内容选择4则病例,结合知识点设计问题,然后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学生。在课堂上,老师先讲知识点以传统方式授予学生,然后分组,每一组中给同学赋予角色,有的同学充当病人,有的充当患者,有的充当医生,有的充当护士等等,并选取其中一个代表汇报病例,进行查体、辅助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提出治疗方案,同时其他成员可进行补充,待学生汇报结束以后,教师进行总结以及点评,点评过程中需紧密联系书本,有理有据,并且结合临床,分析学生的优点以及不足。
(三)评价标准
在授课结束后,给两组同学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为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成绩包括理论成绩(满分100分)、实践技能(满分100分),教学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包括对学科的兴趣度、课堂气氛活跃度、课堂参与度、知识的理解程度、课后复习的方便度以及知识点记忆的牢固度。
(四)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22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 结果
观察组理论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满意度调查均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三 讨论
急诊医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将来面临的病人病情复杂多变,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各个学科的基础,沉着冷静,才能抽丝剥茧,既快又准地做出诊断给与正确的治疗,单纯课堂授课往往会导致课程缺乏系统性,学生参与度低,缺乏综合分析复杂病情的能力,面对具有相同症状而不同病因的病人,容易形成定式思维,造成误诊、漏诊[3]。本研究采用新型的CBL结合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教学,结果也显示,此教学方法在教学成果各方面均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很多教育工作者认为,基础知识讲授要始终放在第一位,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提供病例,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让学生参与到情景模拟中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位同学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4],我们的满意度调查也显示,普通对照组的学生反应,传统的授课式,内容琐碎,上课比较沉闷,缺乏新意,复习靠死记硬背,而观察组的学生反应,“病例讨论+同学模拟角色”的模式可以让自己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可以将散在的知识点归总,并且站以不同的角色去思考问题。医学是一门需要转换成实践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的学科[5],医学生在思考病例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自身结合病患、查阅文献、归纳总结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CBL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可以为广大急诊医学授课老师提供参考[6]。
参考文献
[1]Farrell S E,Hopson L R,Wolff M,et al.What's the Evidence:A Review of the One-Minute Preceptor Model of Clinical Teaching and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6,51(3):278–283.
[2]Der Heyden M V,Meissner K.Simulation in preclinical emergency medicine[J].Best Practice&Research Clinical Anaesthesiology,2015,29(1):61–68.
[3]Chang A L,Dym A,Venegasborsellino C,et al.Comparison between Simulation-based Training and Lecture-based Education in Teaching Situation Awarenes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J].Annals of the 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2017,14(4):529–535.
[4]Hart D,Bond W F,Siegelman J N,et al.Simulation for Assessment of Milestones in Emergency Medicine Residents[J].Academic Emergency Medicine,2018,25(2):205–220.
[5]Wolff M,Santen S A,Hopson L R,et al.What's the Evidence:Self-Assessment Implications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Emergency Medicine[J].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7,53(1):116–120.
[6]冯书珍,冯学珍.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CBL+LBL双轨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J].2018,14:298–299+3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