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教育层面上,我国对外开放中教育对外开放一直以来是主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国家战略与对外开放政策的外延。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能够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更多的发展契机,也形成了更多的挑战。“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如何得到有效保障,教育理念与管理措施如何形成创新发展,这都考验着我国高校的教育改革方针与“一带一路”战略适应效果。为此,文章对“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现状与教育质量保障策略进行具体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
本文引用格式:刘占宇.“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93):111-112.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社会背景下国家的新战略,这对于国家教育、经济、社会与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为我国的教育开放提供了更多的契机,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在我国接受高等教育,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提供了很大的动力,对此,我国教育事业也需要形成有利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在教育质量上提出更高的保障。“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落实以来,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其需要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并形成较为先进、合理的教育管理措施,从而保障教育质量[1]。
一“一带一路”战略与高校留学生关系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在新时期社会背景下的新战略,其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延伸,也加强了我国与其他沿线国家的合作。这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民生发展、教育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在“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与落实下,我国与周边沿线国家的交流与互动增多,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也受到了更多关注,为了能够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还需要接纳更多国家的不同文化,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上提供更多助力。可以说,“一带一路”战略直接促进我国高校的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其向沿线国家提供了教育资源,使得其他国家的学生能够亲身感受我国的文化与教育。另外,“一带一路”战略提高了我国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改革进程。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高校教育管理采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属性,而“一带一路”战略扩大了我国留学生的教育资源,高校在多元文化属性的教育冲突下需要形成适应性,因此这也直接促进了高效的教育管理改革,使得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中更加倾向于国际化,能够适应多个国家在教育风格与文化元素。这更能够有效的突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教育环境中形成传统文化的积淀教育,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2]。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现状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来华留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由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跨越了欧亚非,沿途连通了中东、北欧、东南亚等65个国家,因此在国家与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战略也得到了更多的实践。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明确指出了要扩大留学生的规模,积极开展合作办学,我国政府还想沿线国家提供了丰厚的教育资源与奖学金名额与奖励,这推动了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加。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压力,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也成为了重点事宜,当前在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可能影响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3]。
(一)多元文化的适应性不足。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增加,且许多留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接受的是不同的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文化属性上存在一定的冲突。高校在当前的教育理念中,传统文化的教育思维较为集中,单一的文化输出难以向来华留学生形成文化与教育的适应性,不利于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为了能够在国际化教育模式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理念,高校需要协调多元文化的教育输出,这给高效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的压力,当前由于部分高校在教育与文化输出上还存在较多不适应性,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还难以形成较好保障。
(二)管理机制不成熟
高校来华留学生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同时也接受高校的管理,而不同地区的来华留学生原有的教育管理模式是不同的,其难以接受当前的教育管理模式,因此高校需要作出统筹分析与教育管理变革。但“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效率较高,高校高等教育开放与教育管理改革速度不成正比,造成了针对于来华留学生的管理措施与管理机制还未完全成熟,给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形成了多种局限性,同时也影响了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4]。
(三)师资力量不充分
高校来华留学生数量的增多给高校教育资源形成了许多压力,不同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对于我国本土文化的认识是不同的,其在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需要形成适应性与过渡期,这就需要高校具有充足的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能够做好教育与文化的过渡与引申,在讲授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联系其他多元文化内容。这对于高校师资资源的要求是较高的,教师需要掌握多种语言与多国文化,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还需要涉及不同国家的相关教育文化与教育内容,这对于教师而言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当前许多高校在师资力量上还较为缺乏,给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三“一带一路”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中,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推行是为了能够更好的输出本土文化,使得中华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与关注,因此在高校留学生的教育管理中,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形成质量保障,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更好的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落实文化兴国战略。为了能够提供更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保障,当前高校教育管理政策还需要作出创新与改革。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高文化包容性与多元文化适应性
中华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坚持我国的本文文化与传统文化精华输出,更需要以开阔的胸怀与视野对待新的文化,接纳多元文化,形成文化包容性与文化适应性。因此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更需要重视多元文化的接纳与适应,为留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如设置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展览室,使得来华留学生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中形成对多元文化的探讨与接纳,这样才能够为来华留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与文化价值,使其更加深入的了解与掌握我国本文文化,在高校教育中形成文化适应性,这也有利于提高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形成教育质量保障。
(二)教育管理的高校改革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是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统一管理的一种方式,以教育管理的方式提高对来华留学生学习与生活的综合性管理,能够形成较为规范性的管理机制,也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对于我国教育管理模式的认识。这需要高校在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中积极接纳多种文化属性下的教育管理机制,结合国外教育管理模式的有效经验形成新的教育管理措施。只有这样,高校才能够更好的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管理,以教育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更多保障[5]。
(三)建立教师团队,提高师资力量
高校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教师充当着主要角色,其需要对我国本土文化与国外多种文化元素进行结合,在文化的交融与互动中形成特殊的教育模式,从而提高来华留学生的学习适应性。这就需要高校应不断提高师资力量,在教师专业性与综合素养层面不断加强,使得其能够适应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形成文化的输出与多元文化的有效交流。因此,高校需要建立起教师团队,吸纳更多有经验、有实力的教师,在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中形成强大师资力量。通过高校师资资源的扩充,其能够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与教学形成多种可能性,也有利于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为高校教育质量保障提供稳定支持。
四 结语
“一带一路”背景为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契机,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也需要作出更加具有适应性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当前高校可以从多元文化的接纳与适应、教育管理模式的改革、师资力量的扩充等方面落实教育改革,从而为高校来华留学生的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彭喆.“一带一路”倡议下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6):45-49.
[2]谢君君,董东栋,刘华初.“一带一路”背景下海南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满意度调查研究——基于海南省三所高校的留学生调查样本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05):83-98+127.
[3]施信疑,朱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1(05):66-70.
[4]张春胜,温敏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探讨——兼论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才本土化实现路径[J].党政干部学刊,2018(09):52-60.
[5]邹佳静,张光明,王宇鑫.“一带一路”战略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对策——以江苏省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35):169-1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30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