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13 17:26:3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就《高级英语1》的教学模式做了调研。根据问卷和访谈提出了《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考量混合的不同维度和要素,改革力图将课堂和网络平台教学相结合,达到较好的教与学的效果。通过为期一学年的教学改革发现,本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达到了较为满意的教改效果,实现了线上线下互为辅助学习。

关键词:《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张玉宏.《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93):45-46.

混合教学在近几年在各大高校纷纷被采用。近几年我校已经建设了近百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这些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的混合教学模式,得到了师生广泛认同。《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探索正是顺应了这一形势,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一《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在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领域,如何协调好课堂和网络教学关系,是混合教学模式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课题组将《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定义为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平台教学为辅;平台学习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课堂教学和平台教学有机整合,相辅相成;通过资源的共享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目的。现实中,混合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解决《高级英语1》受限于课时,教学不彻底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教师合理地组织教学模块,上传丰富可信的教学资源,提高学习兴趣,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混合教学模式早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国外混合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培训和教学,重应用性研究(李迎,2014)。教学平台的技术支持发展较为成熟。理论上,国外学者对其理论基础、内容和形式、混合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如Harvi Singh,Chris Reed,2001);实践上,国外的研究大多从员工培训的出发(如美国的培训所和印度国家信息技术研究院NIIT的研究)。

国内从2003年何克抗教授提出该教学模式后,各大高校或引进国外教学平台或自建平台,纷纷开设了混合教学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谢娜,2015)。通过文献对比研究发现,近几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实证性研究增多[3]。
国内外的研究都关注到了“混合”要素。如Harvi Singh和Chris Reed区分出了五类要素的混合:离线和在线学习的混合、自定步调和同伴协作学习的混合、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知识的混合学习、定制内容和现成内容的混合、工作与学习的混合(裴立妍,2013)。国内的学者,如祝智庭,孟琦等也关注到混合的要素,认为可以分为教学媒体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混合、学习内容的混合(胡志金,2009)。鉴于以上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本研究认为,混合的内涵并非简单的线上线下教学的合二为一,而是不同混合维度的优势互补,同一课程总结起来包括以下混合的维度和要素:

\


本研究问卷、访谈的设计都考虑到了以上维度和要素,并做了信度分析。

三《高级英语1》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一)改革的现状及其对策


我校2017年5月开放了校级网络综合教学平台THEOL(原清华在线)。本课程建设过程发现该平台界面友好,可自由创建模块,便于教师管理、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学习等。该平台目前有百余门课程,日平均登陆量为3000多人次,其中有效登录次数超过2000人次。

本课题组访谈了通过该平台实行混合式教学的15名老师。根据不同的混合维度和要素,本课题将教师实行混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和本课题所采取对策归结如下:

平台建设的经历不足,导致平台管理滞后,平台交互不充分,学生意见较大。因此,本课题在《高级英语1》的平台管理上配备专门的相关专业的老师负责后台管理。

如何评价平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成效问题。对于在线的作业、测试和讨论题,老师都可以在压缩文件中加以批阅,记录学习成绩,跟踪学习进展;并将这些成绩体现在该课程的形成性评估当中。

(二)改革的实施

本教改对象为翻译专业大三2015级117名同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级英语1》课程。为了保证本课题的问卷和访谈的信度,课题组采用了Cronbachα系数来测量所使用量表的信度(表1)。量表的Cronbachα系总值较好(>0.8),相关维度一致性较好,问卷和访谈可以使用,具有可行性[4]。

课题组根据教改前的调查、访谈制定课程改革计划,并初步实施;根据改革初期和中期的调查问卷来调整完善改革;最后通过改革后期的调查问卷和访谈审视改革,并以此作为《高级英语2》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依据。
2017年9月17-30日:改革启动阶段。通过课堂导学,在大部分学生对《高级英语1》教学目标知晓,对教材和常规教学有所熟悉的情况下将平台引入课堂教学。

2017年10月1-8日:改革调研阶段。通过问卷结果统计,共下发117份,回收105份,其中101份为有效问卷。第一部分课堂学习现状的问卷结果表明,大部分同学对于课程的教学目标知晓,对《高级英语1》课堂教学持欢迎态度;68%以上的同学承认课堂的参与度不够,课堂学习比较被动;大部分同学表达了想与老师更多交流的愿望。

第二部分网络平台学习现状和需求的问卷结果:从学生接触网络教学的时间来看,大部分学生(81.67%)具有了网络平台学习经验,为本课题组改革奠定了基础。对于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部分同学对于本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支持,这是本课题实施的直接原因[5]。

2017年10月9-11月1日:改革前期。根据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整合网络资源,组织网络模块。课题组各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做好平台技术支持、学习讨论管理,学生学习进程跟踪等工作。

\
 
2017年11月2日-5日:初期调研。利用校运会的空期问卷调查(见附录一),并做好下一步改革的调整与准备。

2017年11月6日-2018年1月6日:中期改革。根据改革初期问卷调查的结果调整并持续改革

2018年1月7-13日:中期调研。利用第十七周停课复习周问卷调查(见附录二)中期改革成果,并为下学期的《高级英语2》混合教学模式改革做好准备。

2018年2-6月:《高级英语2》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2018年7-8月:教学改革成效调研(见附录二)。

四结语

近一学年的高级英语教学改革发现,混合教学模式在我校教学平台上日平均点击率近百人次、有效学习时长近一个小时。平台讨论区回答了学生课堂的疑虑,且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平台课程问卷显示,87.7%的同学给平台的学习和管理好评。而课堂教学相对也更易组织,在本学年全校的学评教中,本课程教学效果列英语学院教学排名前30%,较之前的中等排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实践证明,混合维度和要素处理得当,混合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与学有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庞立娟,邓刚,张雪峰.材料类专业英语的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84-85.
[2]胡志金.论混合学习设计的适配原则和定位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09(03):37-41+80-81.
[3]李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裴立妍.基于网络课程的混合教学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3.
[5] 谢娜.网络环境下英语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时代教育,2015(17):158-1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9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