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创新精神,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这一社会需求,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鼓励相应职业教育,让职业教育驶上了发展“快车道”,让职业教育在培养高技能人才过程中发挥相应的作用。然而高职学生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多元化文化激荡的时期,无形中提高了高职高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难度。在区块链时代背景下,积极利用动态和静态大数据,将区块链技术分析应用到高校党建工作中去,对于发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区块链;基层党建;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宋志超.探索“区块链”背景下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5):216–21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区块链技术又成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受到各个领域的关注与应用。区块链技术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高度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将其引入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同样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有望在党建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基础上构建“区块链+党建”体系框架,并借鉴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经验,探索党建区块链的应用模式,建立党员个体大数据,努力搭建智能化党建平台,充分激发基层党员积极性,使每一名党员同志既是学习者也是教授者甚至是一名党员就是一个党校,逐步推进党建工作的个性化发展和共享进步相结合,从而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一 国内外区块链应用现状
(一)区块链技术概述
区块链是一种实现特殊的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它的主要作用是储存信息库。是一种在人人平等的条件下实现的写入与读取的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自己的服务器,成为区块链的一个节点,每个节点所实现的功能完全是一样的,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众生平等的管理方式,也就是在区块链技术背景下,任何人都可以架设服务器,加入到区块链网络,任何人通过节点写入或读取数据,每个节点都能同步,并且能保证区块链保持一致。这也是区块链的革命性特点。因为区块链各个点都是平等的,也就是说区块链不需要管理员来进行管理,也就不会出现特定人群能控制整个平台,人人都可以往里面写入数据,同时又能保证数据的可靠性,这就是区块链奇妙与革命性的地方。目前在金融领域、科技领域、能源领域、食品领域、医疗领域都有不同的应用研究与发展。
(二)区块链+党建模式简述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逐步完善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领域中引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探索刚刚起步,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制作者与传播者,同时也是接收者与学习者。每个党员就是一个小型宣传站,利用区块链技术有了自己的话语权,能够激发党员对党建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党建工作的个性化发展与信息共享相结合的新型模式,近而提升高校党建工作的质量与效果。但由于当前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缺少成熟的理论知识、明确清晰的应用规划,仍需加强产、学、研等多方协作研究与实践推进。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区块链技术的概念、区块链核心技术的相关介绍,分析过往的应用的经验与启示,结合现有典型案例,探讨区块链技术在党建工作应用价值,并对可能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以期推动“区块链+党建”模式应用进程。
二 区块链在党建中的应用模式
(一)建立个体党员大数据,架起区块链党建桥梁
区块链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性,将所有党员全部信息登记在区块链上,不仅能够极大地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实时性,并且能够成为统一数据操作平台,从而为今后基于党员大数据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最好的整理工具。对于党务工作的数据而言,在区块链上数据的“真实、扎实、夯实”远远不是传统中心化数据库可以比拟的,从严治党和党员各项工作越来越正规化和高效化,通过建立党员大数据来更好地开展各类的党务工作也是时势需要。通过建立党建区块链系统使党建工作新路径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升。
(二)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实现党建服务与管理的动态管理
以党建为引领,通过“区块链+党建”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创新、团结动员基层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引导学院基层党支部、全体党组织自觉加入智能平台服务与建设,从而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利用区块链技术有利于高职院校党支部紧跟时代的脉博,更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有序进步,缓解了传统的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花费巨大财力、精力但效果较差的局面,便于高职院校将党的教育理论融入到日常党建工作当中,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素质,让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的开展得到了有效完善。利用区块链技术让学生成为党建工作的主角,有了更强交互性,依托数据应用创新和信息技术手段,依托“党建云”的学院服务体系,在各支部搭建点对点的“线上”“线下”共享平台,以共识机制、智能合约、事物执行、数字签名来追溯党员的身份信息、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会的记录以及参加教育培训情况,从而加强对党员的组织管理。通过数据共享把学院各支部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申请人、等信息有效统筹起,深入学生党员的社会生活与日常学习中,进而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组织队伍,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实现区块链党建工作“自组织”运行
区块链能有效延展党建的时间和空间。运用云服务器数据储存打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无人不知的党建一体化平台,党组织的活动就可以由现实空间拓展到虚拟空间,党组织就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党员就可以“四海有家”。党组织和党的活动永远在线,党员就可以“随时回家”。这既能增强组织管理和引导的及时性、有效性、创新性,又能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感情认同。在支部层面建设“微服务中心”,以“大数据、微服务”为突破口,打造党建工作服务枢纽,负责支部学生党员发展数据和其他学生信息的归集与匹配,在总支层面建设党员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综合型党员发展服务平台,引入院系和学生组织服务,以专业手法整合党员资源,培育党员自组织运行,营造党员互助氛围;在学院层面建设党建共服务中心,实行服务场所、服务系统、服务内容、服务制度、服务保障的“五统一”,将党建服务向深度广度延伸,为区块链党建工作“自组织”运行提供保障。
(四)探索党建廉政系统,推进党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机制
在复杂的背景下,区块链+党建的应用有助于增强党的全局掌控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在复杂环境之下的全局掌控能力。区块链将数学算法和海量数据相结合,根据“让数据自己说话”的办法,使决策人员在超越局部事实的基础之上,全面贯彻和实施大数据技术,可以将严峻环境下的全局掌控能力提升至新高度,持续增强党组织的领导水平,保持党的先进性。同时也可以整合校内校外党建资源,从“区”、到“块”、再到“链”全方位化、全过程化、精准化地加强党建工作,确保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三 区块链技术在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把握学生党员人思想状况
区块链技术的最伟大之处在于每个信息都是有效的,是不可更改的,是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的有效技术,如学生每天的日常行为如购物、消费、监控摄像区域的进出、网上活动、各种通信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学生党员作为党建工作开展的重要对象,在党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各方面的网络平台数据,结合学生党员平时浏览的网页信息、关注的网络平台、博客信息、微信信息的更新、图书馆借阅的记录等各方面数据信息,有利于动态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信息,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现状,这是党建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有利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党建工作时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让党建工作更有利于顺利开展。
(二)区块链技术应用有利于预测学生党员思想的发展趋势
思想决定行动,通过区块链的相关技术数据分析学生党员的相关行动,对学生党员思想发展动态及发展方向有深入的了解,也就更有利于对学生党员的思想工作的深入开展。区块链时代下,把整个学校看成一个“区”,各个分支部看成一个“块”,而个体学生党员则是一个“链”,三者紧密结合。可以在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关注点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预测学生党员思想发展趋势,进而分析学生党员对于党建工作的认可度,找出成功的原因,引导学生党员的思想,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区块链技术应用有利于建立健全党建有效工作机制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机制的是否完善健全,是决定着能否顺利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基础保障。通过区块链上的大数据的分析,思政教育工作者能及时地了解当今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员的思想行为特点,通过分析学生党员实际关注的事物、平时的各种表现、对学生党员的态度以及行动等方面数据情况,可以有效地检验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的成效,这对于建立健全党建有效工作机制起到良好的借鉴,促进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区块链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利用区块链+党建技术,可以营造一个全员联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发挥党员干部先锋带头的作用,更有利于优化人才队伍建设,但在进行数据记录的时要求他们有高度的自律、自查、自纠。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师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中。当然,网络是一个相对自由之地,高校党建工作者发现学生的不良信息,及时教育处理,维护党建网络的纯净性。保证网络管理的有序开展,以奖惩制度来规范网络党建,提高管理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黄忠义.我国区块链行业应用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N].中国计算机报,2019-09-23(008).
[2]陈一稀.区块链技术的“不可能三角”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研究[J].浙江金融,2016(02):17–20+66.
[3]国发[2016]73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Z].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