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提高就业能力、指导医学生顺利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当今社会就业竞争形势严峻,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育应当基于生涯发展理念。本研究首先采用系统理论分析医学生就业的现状;其次通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医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现状,分析得出医学生就业能力培育存在的问题;再次,分析生涯发展理念与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内在关联,得出生涯发展理下医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的意义。最后,从改革医学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素质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等几个方面指出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生涯发展;医学生;就业能力;培育
本文引用格式:李永宁,苏小云.生涯发展理念下医学生就业能力培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6):242-243.
在人数多、专业性强、就业面窄的残酷就业竞争压力下,提高医学生就业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关键。近年来,医学院校开始引入并不断加强重视培育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教育,以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实现更满意的就业度。
一医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意义
自国家实施“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以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一直是社会和高等学校关注的热点,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工作开始全面铺开,各大高校纷纷增加就业指导课程,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设,内容包括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宣传,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发布,宣传会和招聘会的筹备,就业讲座的开展,面向毕业生的就业个性化指导等,这种模式的教育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1]。
本次研究,对我校的2017级毕业生500名毕业生和300名在校生共800人展开有关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收回问卷80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745份,问卷有效率为93.13%。此次调查主要内容有;①对学校就业能力开发工作的认知程度;②参与就业辅导情况;③就业能力开发工作的满意度。在此次调查结果分析中,为方便统计,将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统称为在校生,大四学生称为毕业生。经过本次调查结果统计分析得出:
1.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感高,对就业能力开发工作认可度高,认知度低。调查发现医学生高达72.1%认为所学专业有发展前途,具备就业竞争力,对前途很乐观,只有12.4%的人因为当前医患关系的不和谐而悲观,还有16.5%担心失业计划考研。多达81.2%的学生认为学校就业能力开发工作非常重要,只有8.9%的学生认为不必要,剩下的9.9%的学生未参加就业学习课程。但是对学校的就业能力开发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大多数学生是不清楚的。显然,学校对该项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正是这个原因导致学生对就业能力开发工作缺乏必要的了解,使得该项工作未能产生足够的影响,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2.多数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不明确。调查发现只有28.5%的学生做了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坚定执行规划的占比16.8%,而剩下的11.7%是只有目标而没有行动,缺乏竞争意识,可见很多学生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准备的重要性。
3.就业指导工作现状与学生的需求存在差异,二者衔接有断节现象。对学校开展的就业能力开发的调查发现满意度占12.8%,不满意的占32.5%,余下的部分则是介于二者中间。85%的人表示很需要接受更系统、更全面地就业能力指导。
4.医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跟实际社会现状相平齐,就业心态未能摆正。调查中,超过70%的人仍然是选择往经济地区或者是效益好的单位看齐,只有12%的人愿意下到乡村医院工作,8%的人表示可以选择从事考公务员或者是从事与医疗相关行业,10%的人选择先就业再择业。
5.医学生自身缺乏社会实践经验。调查中发现56%的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会实战经验,75%的人认为实战机会少,表示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从调查中分析概括出,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综合概括起来需要解决的问题有:①加强就业指导的工作力度,纠正医学生自我的不正确认知;②增加就业教育面,帮助医学生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增强竞争意识;③增加就业指导师资力量,注重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开发工作,使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合实际;④就业指导工作应当从职业指导角度转变为转变医学生的就业观念,使医学生充分认识医学职业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就业率;⑤通过就业指导课程,建立系统的反馈机制,使职业生涯与实际行动无断节现象,帮助调整医学生就业心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实现顺利就业。综上可知,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是必要的,医学生的就业能力培育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二 生涯发展理念下医学生就业能力提高的分析
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职业生涯理论家日益推崇这样一种观念:职业生涯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或工作,也是贯穿人们一生怎样生活的过程.[2]。职业生涯教育是培养学生劳动观、职业观的教育,具体地说,是指在使学生具有劳动观、职业观及相应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了解自己,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和态度.[3]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贯穿整个大学的生活,生涯教育应当从大一开始教授,越是早期学习,越早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常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有了职业规划,便是有了奋斗的方向,有了方向便可以切合实际的学习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好的实现就业,在就业时候得心应手。所以,职业生涯理念是方向的同时也是间接帮助医学生实现就业能力的专业化拓展提高。
职业生涯理念促进医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生涯发展教育是帮助生涯发展设计、进行自我定位,设定职业目标,是寻求发展途径的课程活动。[4]目的是帮助学生的终身发展;它帮助医学生自我认识,帮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能力,自己有哪方面的不足,为达到设定的目标,自己应当往哪方面去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职业生涯理念促进医学生就业观念的改变。生涯教育具有个别性、实际性、终身性、整体性、全面性、连贯性、生活性、发展性的特点,[5]生涯教育打破传统知识将教育、实践和生活融会贯通,帮助促进个人的职业发展。
职业生涯理念促进医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生涯教育帮助医学生确立目标,掌握学习方法,帮助培养学生的高尚人格,提升了基础技能和个体管理技能,这是个体就业和进一步发展必须的、具有基础性的能力。基础技能包括沟通能力、信息管理能力、数理运算能力、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个体管理技能指促进个体潜力发挥、有利于个体在就业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技能、态度和行为,包括显示积极态度和行为的能力、负责任、适应变化、不断学习、安全工作等方面,这些基础技能的提高是医学生就业的能力的提高。
三生涯发展下医学高校对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培育路径
如今医学毕业生的与日俱增,医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当下,高校教育指导者的指导工作尤为重要。高教就业指导应当运用生涯发展理念对大学生进行贴切社会发展需要的指引,应当立足于大学生的终身发展来进行指导教育,帮助其做好人生职业规划。应做到:
1.从注重结果指导转变为过程职业指导教育,将只面对毕业生开设的就业课程改为大学生的综合过程教育,帮助转变医学生的陈旧就业观念。
2.由群体就业关注转向系统而个性化教育;应当由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教育转变为针对性专业化教育,针对不同医学不同的专业特色,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医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学生以正确的眼光、立足自身情况、谋求长远的发展进行择业。
3.发挥主观能动性,以人为本,从学校角度转变为学生角度常长远发展观,帮助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顺利就业。
4.从就业指导观念转变为系统的就业课程教育,结合实际社会需要,将个人职业设计转变为与生涯职业发展设计,就业生涯教育课程的教育有助于树立医学生积极想向上的思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二者是人在社会中和谐生存发展的必备素质;更是社会需要具备的人才素质。
5.推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加强领导,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四结语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表明,生涯发展理念有助于医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同时高校应当以人文本,围绕医学生的特性展开系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最终实现医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并能成功就业。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
[2]吴江.职业生涯发展[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2-45.
[3]张凤娟.关注学生的就业能力:美国“从学校到工作”改革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96-100.
[4]朱天荣.基于专科医学毕业生就业难因素分析及指导对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30):106-107.
[5]彭茜.生命教育视域下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4):45-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