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9 14:18: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我校《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介绍了在基于职教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下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探索了基于数据分析的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使用职教云平台的数据采集功能,包括学生线上学习表现、线下学习表现、作业、考试四大方面数据的采集,并把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对每个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制作出雷达图及数据透视图。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深入分析、及时反馈,最终为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保证,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数据分析;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刘宁.基于数据分析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78):77-79.

对学生进行考核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考核的成果可以为今后改进教学提供依据,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提供反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探索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尤为重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也应发生变化。

一探索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意义

以我校《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传统的教学是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目前课程采用基于职教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项目教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既发挥了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对学生的考核作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需要随之进行改变。因此需要探索一种新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科学、及时地对考核数据进行反馈和深度分析,这不仅有助于客观地检测教学效果,而且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最终为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保证,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

 
二 课程原有考核方式

原有《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的考核采取过程考核,且为分项目考核方式,每个项目考核内容包括学生作业、实践性操作、提问等环节,虽然体现了多元化的考核理念,但是,仅有多元化考核形式是不够的,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需要关注如何让考核体系更具有客观性和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完成课后作业时会依赖别人的答案,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但是如果学生不是独立完成作业的话,就会导致无法判断真实的教学效果,影响对学生学业评价的准确性,更为重要的是无法依据作业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教学进度,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准确性的缺失将使作业成绩评价失去意义。

2.传统的作业、考试是以纸质形式保管,因此不便对作业和考试数据进行收集、整理。

3.数据量太过庞杂,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无法进行深度分析,使得考核更多的只能起到评价作用,教师教学过程得不到信息反馈,缺乏数据分析,教师得不到信息反馈,难以实现教学相长。

三 基于数据分析的课程评价考核系统

目前《数字控制电路设计与制作》课程采用基于平台的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考核的实时性、真实性成为可能。

(一)基于数据分析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路

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客观性和准确性的评价,就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地进行考核,本课程选取职教云平台的数据作为数据源,因为该平台能够实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采集,采集的内容包括学生线上学习表现、线下学习表现、作业及考试共四大方面数据,并且,该平台可以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的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包括若干项目,每个项目都从以上四大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完成每个项目后都会对全部学生个体进行综合评价,并生成各方面数据的雷达图,雷达图和大量表单数据相比的优点是可以清晰地反映每个学生在某个环节的表现,数据透视图的优点是可以看出总体趋势。教师依据雷达图及数据透视图即可直观地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总体教学情况,这样通过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深入分析、及时反馈,最终为达到教学目标提供保证,切实提高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本建设思路如下图。



\

(二)基本数据采集的具体做法

利用职教云平台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数据分析四个方面。

1.线上学生学习表现。对学生在线上的学习进度进行数据采集,学生应在课前通过网上教学资源进行预习,课后进行复习。

2.线上学生学习表现。包括课堂考勤、课堂表现等方面。

3.作业。作业分为课后作业和课堂作业。为防止作业雷同,可以降低课后作业在成绩中的权重;因为课程采用基于理实一体的项目教学法,因此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做中学”,在项目中每个任务操作时就可以当堂在职教云平台直接给出本次实践操作的分数,而且分数包括教师评价和组内互评,具有客观性和及时性。为能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随堂提问及课堂讨论的方式,根据回答质量给出相应评分,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反馈机制。

4.考试。采取线上考试的方法,当时考试,就可看到成绩,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数据深入分析方法

对学生考核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考核数据的采集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控制学习过程,做到及时检查学生学习的学习进展、学习效果、不足之处,因此考试评价系统除了传统意义的学习评价功能外,更应该发挥的是激励和导向作用,与教学模式配套成为有效的培养手段。

以学生完成某一个项目为例,教师对职教云平台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导出数据后,根据自动化脚本,生成雷达图及数据透视图,从图中可以很清晰的看出学生在项目中的每个环节的表现,教师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根据这种方法,教师可及时地对采集到的每一位学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到及时反馈。

\

 
四反思与体会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基于数据分析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适应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进行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和实施过程中,有两点体会。

1.阶段性的数据分析可以及时评价学生的学情和教师教学情况。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提供的各阶段的数据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课程参与度及当前阶段的学习效果,而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权重的设计可以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

2.本课程采用基于项目教学法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因此在考核中要更加注重学生在实践操作环节的表现,在实践操作时对学生进行分组,因为组内学生操作时表现是有差异的,因此如果对一组内所有学生进行相同的评价,就不能体现客观,所以在评价时还采用了组内互评,体现组内学生的贡献程度。

五 结语

科学、及时的考核评价体系可以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阶段性的对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可及时评价学生学情和教师教学情况,可以跟踪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趋势,从而后续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改善教学效果,尤其在实操环节有较为明显的改善,达到以考促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平乐,郭声波.“211”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课程考核和学业评价方式改革研究——以襄樊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03):128-129.
[2]杨朝英,张玉容.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分析与软件应用”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优化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51-53.
[3]刘悦,周兵,聂作明.基于蓝墨云班课大数据信息挖掘的过程教学评价研究——以食品企业管理体系实务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19(10):56-59.
[4]周悦,周鲁宁,李红梅,等.以课程考核优化推进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8):43-44+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