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多手段综合实验教学在组织胚胎学的改革与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6 11:05: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要求培养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团队协作意识及科研思维等,本研究通过多手段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传统的课程授课方式,充分体现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关键词:实验教学;多手段;综合

本文引用格式:隋竹欣,等.基于多手段综合实验教学在组织胚胎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9):331-332.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Based on Multi-method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SuI Zhu-xin,Xu Ming,LI Wei,ZHANG Lin-lin,CHENG Hui,LIu Xia,LI Zhen

(Qilu Medical university,Zibo Shandong)

Abstract:The undergraduat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in clinical medicine requires that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develop teamwork awarenes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thinking.To fully embody that teaching is student-centered,mobilize 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subjective initiative,and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conduct in-depth research,analysis,and resolution of problems,this study reforms the traditional course teaching method through multi-method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Multi-method;Comprehensive

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对人体微观形态结构、功能以及人体发生发育过程进行描述,属形态学范畴[1,2],其内容相对枯燥,并与多个学科交叉渗透,不仅是学生学习病理学等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和临床工作的基石[3]。传统教学法首先先是学习课本理论知识,然后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切片两个步骤来完成。理论课程的讲授很关键,实验课同样也是,由于组织学与胚胎学通常是安排在低年级上课,学生入学后心中渴望的是快速学习如何诊断治疗常见疾病,而不清楚先学习医学基础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5],而且对低年级医学生来说,由于掌握的医学背景知识较少,学习时很难把握微宏观、局整体、静动态之间的联系,往往导致学生学习时缺乏积极主动性,并感到专业名词学习比较枯燥,微观结构比较抽象,医学概念学起来晦涩难懂[6]。同时长期以来,我校实验课教学一向往往沿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讲授模式[7],讲授方法陈旧,无益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力及创造力,也无益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8,9]。为此,引导临床医学生转变以往的学习方法,提高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践技能。改革本科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教学迫在眉睫。

鉴于此,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实验教学方面,对其进行探讨,旨在总结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从而有效地提高实验以及促进理论教学质量,以便学生可以较好的胜任以后从事这份神圣的工作。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


选取我校2017级临床医学本科7-8班进行对比教学,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教改组,7班为教改组,8班为对照组,每组都是60人,年龄(18.09±1.12)岁。

(二)方法

1.前期准备


(1)成立实验教学改革小组,查询文献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高校对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现状,进行可行性论证,进一步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2)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实际的感想,并请提出建议,促使改革更贴近实际。
(3)建立与课程一致的组织学切片库。
(4)准备开放实验室相关实验用品。

\

 
2.具体实施

(1)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本教研室积极实行案例式(尤其是具体器官,引入相关病理)、讨论式(课上分小组讨论)和翻转式、参与式(开放实验室)教学等,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能力、灵活运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通常以观察正常组织器官的微细结构为主,我们先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比如选择四种基本组织的基本结构进行重点观察,掌握好基本组织,后续的器官系统学习起来就比较容易,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不同器官的结构差异,进一步加深理解,提高其分析辨别和判断力。在观察正常结构时,我们会加入病理相关内容,如果正常结构破坏后,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并结合临床案例、病理方面的知识,使同学们的视野开阔,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开放实验室

我们通过开放实验室,在前期教学内容中(介绍完绪论后)增加学生自己制作取材、脱水、包埋、切片、并染色相关内容等,制作的切片包括三种肌组织、兔软骨组织、小鼠大脑、兔肺、兔肝等后续学习的组织器官,让学生了解相关组织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对于学生学习热情也是很大的激发,并且培养了初步的科研思维能力。

(4)新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

我校原实验考核主要是课堂出勤和课上绘图,方式较单一,弊端较严重,不能较好反映真实情况,改革后准备采取多种考核方式,除了以上两种考核,教师增加课堂测试及期末切片实验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形成性评价和采用蓝墨云班课在线随机在切片考核库中抽取相关切片进行考试,进而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教学效果。

二 结果

(一)两组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与课程结束后,通过座谈会及问卷形式对教学方法进行客观的评价,结果显示教改组7班96.6%的同学认为教学效果良好,能明显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不再枯燥无味,并且有利于其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动手能力、思维以及科研兴趣。对照组同学95%的同学认为传统教学方法已经落后,并且上课不积极,讨论不活跃,尤其是表达翻转课堂、参与式、以及开放实验室切片制备表达出强烈的兴趣。

(二)两组别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表1)

首先实验课结束后,教研室对两组别学生进行了切片实验考核,试题由切片库随机抽取,监考老师随机安排,结果显示教改组平均成绩(94.6±3.2)分,对照组平均成绩(85.4±3.4)分,教改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教研室老师流水统一阅卷,结果显示教改组平均成绩(75.6±2.8)分,对照组平均成绩(66.4±3.1)分,教改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三 讨论

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结果显示教改组不论是在实验课成绩还是理论课成绩学生都较对照组有很大提高,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对同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学习,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巩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分析问题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其科研思维意识,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一改传统被动的“灌输式”教学,今后我们更要勇于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和模式,保留原有的教学优势的同时,积极引入新模式、新方法和新技术,最终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魏静波,刘辉,吕翠平,等.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立体教学方式的探讨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2):78-79.
[2]Xie H.Teaching Design of Promoting Students’Learning Transfer in Network Course Organization of Biochemistry[J].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2008.
[3]莫中成,张新华,唐志晗,等.卓越医生培养体系中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课程优化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6,18(12):979-981.
[4]陈小艳.组织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4(3):118-119.
[5]曹燕.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的体会与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17):80-80.
[6]吕娥,岳炳德,陈峰,等.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中对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与提升.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7,26(4):395-398
[7]郭丹,张兰凤.组织学与胚胎学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3(32):68-68.
[8]张玉英,伍思琪,贾琴,等.构建新型的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教学模式[J].解剖科学进展,2012,18(4):388-389.
[9]王健,潘开昌,陈凤军,等.人体组织胚胎学互动式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体会[J].解剖学研究,2017(04):110-1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0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