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将CIPP评价模型引入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研究,在厘清CIPP评价内涵的基础上,阐释了CIPP模型与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适切性,进而建立基于CIPP模型的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学评价;CIPP评价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张霞珍.基于CIPP评价的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78):190-191.
顶岗实习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现实产物,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对顶岗实习管理作出具体管理规定,国家针对职业教育实习的政策(制度)已经非常规范且全面。有学者基于31省(市、自治区)学生的调查发现,职业学校学生实习中所存在的实习目标模糊、实习时间随意、实习内容单一、实习指导薄弱、实习评价不够科学规范等一系列问题,[1]反映了对顶岗实习的研究有待深入,尤其是对实习评价的学术研究更是粗浅。对学生的顶岗实习评价指引顶岗实习的整体设计,影响顶岗实习的质量,也直接影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要建立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考核评价制度”,可见实习评价的重要性。
一 顶岗实习教学评价问题及现状综述
在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进程中,顶岗实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把学生分散到不同企业,相对独立地完成企业岗位的工作。顶岗实习虽然主要在企业完成,但教育管理和评价的职责仍然是学校。由于涉及到企业、学校、学生等几个方面,顶岗实习具有分散性、流动性、被动性等缺点,这给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带来了一定难度。经过研读各职业学校关于顶岗实习的相关文件及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大多数院校主要依托于顶岗实习系统,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最终实行结果性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对象单一化。顶岗实习作为职业教育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长达半年甚至一年,占据了学生整个职业教育生涯的1/6甚至1/3,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能否给顶岗实习科学的评价,对于推动整个顶岗实习工作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对象仅仅指向学生,但缺少对企业指导教师、校内指导教师的评价。
第二,评价主体单一化。在对多个学校的顶岗实习系统进行调研,评价主体多由学校指导教师及企业组成。但经过调查企业针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成绩评价数据发现,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教学评价多流于形式,给出的评价分数多为满分,影响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的公正性。
第三,评价指标片面化。目前的顶岗实习的教学评价指标比较单一,顶岗实习评价内容主要是实习日志、实习总结和实习鉴定,这些都是通过顶岗实习系统平台进行评价,而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的实际工作表现,是无法单纯通过学生的日志进行科学评价。
综合以上,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不够科学、规范和全面,给顶岗实习教学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题。因此,为科学地评价顶岗实习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质量,就必须要构建一套完整、科学并且全面性的顶岗实习教学评价体系。
二CIPP评价模式概述
CIPP评价模式是由美国教育专家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提出的一种先进评价模式,“这四项评价要素分别是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CIPP”即为四项要素的英文首字母组合形成的。”所谓背景评价,就是在特定环境和背景下评定其需要、问题、资源和机会。而输入评价是在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达到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被选方案的相对优点所做的评价,其实质是对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用性进行评价。过程评价是对方案实施过程中作连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结果评价是对目标达到程度所做的评价,包括:测量、判断、解释方案的成就,确证人们的需要满足的程度等。[2]
三 CIPP评价模式为何适用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
CIPP评价模式认为:“教育活动中所需的评价应该是广义的,不应仅仅局限于确定目标是否达成,新的评价定义应该有助于方案的管理和改进。评价的最大目的在于为学校管理人员、方案主持人员和学校教师提供信息,以便在必要时对方案加以修正,评价是为作决策者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3-6]基于此,CIPP评价模式运用于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具备一定的必要性。
第一,CIPP评价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的特征,符合顶岗实习过程长的的教学评价需求。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企业岗位工作锻炼,在此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强化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专业技术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道德等,对以上种种能力的评价必须采用过程性评价,才能体现评价的公正客观性。
第二,CIPP模式评价评价以发展为评价目的,与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反馈改进机制相符合。顶岗实习教学评价机制随着顶岗实习的推进而不断完善,而CIPP评价模式强调评价目的发展性,这两者之间相互契合,因此,利用CIPP模式可以完善顶岗实习教学评价的反馈改进机制。
四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建必须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技能习得、能力培养,所以,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应当把学生作为主体评价对象,着重强调以关注学生的成长为目的。CIPP评价模式的四项要素对应顶岗实习的四个流程,分别为:背景评价对应实习背景、输入评价对应资源投入、过程评价对应实习过程、成果评价对应培养成果,把“实习背景、资源投入、实习过程和成果评价”这四项作为CIPP模式实践教学评价的一级指标。
(一)顶岗实习背景评价
CIPP评价模式中背景评价在实施过程中综合考虑课程实施背景,必须明确其是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能够给他们提供足够的学习需求机会。其背景评价主要是对他们在实习过程中所工作的环境场所进行评价,针对其实习单位的历史背景、办学理念、以及实习需求和需求的机会,依据学校本身的实践教学目标,进行综合性的诊断评价。主要通过三个指标来衡量定岗实习的教学环境背景,主要分为:培养定位、专业特色、教学实践基地。对顶岗实习背景评判的重要标准是企业实习岗位必须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
(二)资源投入评价
CIPP评价模式输入评价,是为协助管理者如何选择最佳手段来达到管理目标而对各种课程计划进行评价。顶岗实习中的学校的投入主要是师资投入和经费投入。指导教师通过指导学生顶岗实习,收获企业生产知识、专业技能知识。资源投入主要评价指标为教师指导顶岗学生人数比。有些院校师资投入过少,一个教师指导上百名顶岗实习学生,极大地影响了教学质量,这一点须引起教学管理部门的注意。
(三)过程评价
CIPP评价模式过程评价是通过详细说明实施过程来判断课程计划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过程评价必须对计划实施过程反复检查。结合顶岗实习岗位来说,岗位安排是否满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是否融入了企业用人需求和标准,主要指标分别为顶岗实习课时、实习岗位是否与专业相符、企业参与、实习日志撰写等。
(四)成果评价,即测量、说明和评价顶岗实习的成果
通过收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的各种资料,将之与顶岗实习教学目标、实习背景、输入和实习过程各方面的信息相关联,对最终评价结果作出具体说明。顶岗实习主要是按照多元评价方式得出结果的,评价方式为:学生自我评价以及指导教师评价和企业指导教师评价等,对学生顶岗实习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将综合评价与顶岗实习背景、资源投入相联系,主要由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反馈、双证书获取率这几个指标来进行评价。
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影响因素比较多,因此,基于CIPP评价模式建立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向阳.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现状的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8(1):52-60.
[2]Stufflebeam D.L,Madaus G.F,Kellaghan T.Evaluation Models:Viewpoints on Educational and Human Services Evaluation(2ed.)[M].Boston:Kluwer AcademicPublishers.280,287,313.
[3]Stufflebeam D.L.The CIPP Model for Evaluation[M].Presented at the 2003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Oregon ProgramEvaluator Network(OPEN)Portland,Oregon,2003.
[4]骆徽.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59-64.
[5]宋曰钦,潘健,翟大才,等.基于CIPP的林学专业综合实习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02):71-72+76.
[6]唐佩,罗美玲.基于CIPP评价模式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质量管理探索[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2):53-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