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基于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测绘》课程教学的实践体验,笔者认为该课程讲授的难点在于讲授之前一定要深入研究而精通本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准确掌握该门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定位,前置专业课程和本课程的关系,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的铺垫作用。因此笔者提出在授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轻松愉快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课程教学环节上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让他们更有自信从而主动愿意学习。
关键词:课程教学;优化;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刘冬燕.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筑装饰测绘》课程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184-185.
《建筑装饰测绘》课程教学是先让学生通过测绘的理论学习,奠定理论基础后,实际动手运用测量工具测量绘制建筑物的外观、内外结构、建筑内部空间、建筑装饰纹样及门窗数据,并详细记录尺寸细节,再运用前置课程中已掌握的建筑制识图知识和电脑CAD软件工具等绘制出建筑室内所需要的标准图纸。绘制建筑平面图、内外立面图、剖面图、内外顶面图、建筑内外装饰纹样及主要节点详图。教师在课余鼓励学生提前自学电脑SketchUp或3DMAX软件,利用电脑软件和依据真实建筑制作出三维空间效果图,使得本门课程的学习更实用和真实[1]。
一《建筑装饰测绘》课程教学难点分析
一套完整的图纸从整体到局部、从平面到立面、再到细节和节点图纸,图纸内容量非常多,让学生利用电脑表现出一套标准的建筑室内图纸,对于刚入门的专业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授课时,综合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在开始测量建筑前就让学生分组、分工合作、分摊工作量。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建筑测量、数据整理、建筑制图、绘制出一套标准完整的建筑室内图纸,最后打印装订成册。小组的分工和工作内容由组长管理,授课教师指导、跟课监督把控工作内容和进度。以分组来促进学生共同承担责任、合作交流、听取他人意见,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模式[2]。
在授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学营造班级学习氛围,调动一部分学生学习专业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之间“比、学、拼,传、帮、带”的作用。学生具备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比、学、拼”,在课下交流合作时“传、帮、带”,让彼此变得更熟悉,促进班上学习水平整体提高。
二在《建筑装饰测绘》教授和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点
(一)一套建筑图纸表现有多少张,学生的认识不足
《建筑装饰测绘》课程定位是专业必修课、专业技能课,安排在大二上期的开始,前置课程是《建筑制识图》、《电脑辅助设计CAD》和《室内设计原理》等专业基础课程,后置课程有《室内设计》、《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等专业课。在这门课程之前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一套完整标准的建筑图纸,所以当面对一栋真实的建筑物时,学生有些不知所措。当教师授课感受到学生有这样的情绪压力时,就要积极主动的找到相应对策来消除和解决问题。如,先找一套完整标准的建筑图纸帮助学生复习建筑制识图课程内容知识和CAD制图知识,接着再另找一套现行室内公司的标准设计图纸来拓展学生的眼界和提高专业知识。这样,自然学生就心中有数,知道有多少张图纸和怎么做了。
(二)前期动手测量不够仔细,影响后期CAD制图出图
近两年的学生都是99年的或20后,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是有手机电脑、网络相伴长大,遇到事物都是拿出手机电脑快速查找目的和答案。所以,他们大多数习惯不爱动脑子和想问题,遇到问题困难都是拿出手机解决。在这门课程中依然如此,课程要求现场动手测量建筑尺寸、绘制底图和标注各个尺寸记录细节时,有同学就犯难了。反映出不愿意动脑子和动手,产生反感,只愿意测量和记录建筑中大尺寸和容易测量的地方,高的远的和细节部分往往忽略不计。当后面要求要用前面的尺寸数据绘制电脑图纸时,往往问题暴露了,有些同学只有再返回来重新测量、查缺补漏、重复工作,耽误进度[3]。
(三)CAD制图的精细度不够,有些建筑细节表现不到位,图纸表现不准确
课程是在有建筑实物的情况下开展的,要求学生按真实的建筑尺寸测量、按尺寸比例缩放、实事求是绘制图纸,但有学生不认真绘图,马虎粗心,不愿意下功夫花时间做作业。在教师随堂指导和检查时都暴露出来了,呈现出图纸细节内容表现深度不够、尺寸标注出错、细节节点表现不到位,图纸数量自行减少等问题。遇到这样的学生和问题,教师只有根据对象不同调整策略,根据学生各自不同情况展开教学教育,达到课程教学目标。
三 优化本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让学生掌握自学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建筑装饰测绘》课程中设计有让学生实地考察建筑、动手测量、绘制记录环节、独立绘制图纸、团队协作、交流和讨论环节,都属应用自学能力的范畴。教师培养学生在课堂、课程中建立自学、约束自我的能力,通过课程训练锻炼学生提升自学能力,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需要,更是学生步入社会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二)促使学生树立自信
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很强,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培养学生的这一优势。这一点在本专业课程中表现尤为深刻,在课程中穿插实际动手测量建筑物实践环节,学生表现很积极和期待,非常愿意投入;而且动手的过程中还有深入和发挥,主动去研究、深入思考的部分会明显表示出来,课程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三)建立学习场所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取长补短、借鉴优点,促进学生暗自形成比拼、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让班级同学相互间熟悉和了解,增加集体感,应建立一个实训基地或工作室。选拔班级中的优秀学生和成绩好的学生进入工作室学习,老师通过课程或项目促使工作室的同学学到更多专业知识,以此激励带动班级其他学生。工作室的高年级同学带领低年级同学学专业做项目,帮助低年级学习专业。形成传帮带、比学拼,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建立良性的学习场所。
(四)以赛促学
关注行业内外的设计竞赛,将竞赛内容与要求融入课程作业。教师不仅要关心课堂教学,还要关注市场及行业设计比赛,带领学生“以赛促学”,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基础上,了解行业动态,影响班级中等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此外,还应多鼓励表扬学生,应重视表彰过程,让整个班级、专业乃至学院都参与进来,加大表彰力度,让学生在学习上进行比拼,传递勇于进取的正能量[4]。
四 让学生学习的同时强化教师基本素养
(一)懂专业、精通课程
在教授课程前,教师要了解本课程的内容,胜任本课程。做到提前认真备课,梳理课程知识,找出重点难点,提炼出学生在本课程应学会哪些知识技能,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分析与前置课程的链接点,为后续课程做什么样准备。除了这些,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层次,高职学生的课堂关注点就在15-30分钟内,那么作为专业老师,在备课的同时就要考虑和提炼知识点,做到有主次和重点的分布。让学生在课堂30分钟内记忆重点知识内容,呈现课堂轻松愉快氛围。让学生对课堂、对知识产生兴趣,所以教师不仅要懂本门课程,还要“精通”。
(二)与其它课程融会贯通
在讲授一门课程时,应贯穿专业上下的其它课程,贯穿学过的知识,学习新知识,为后续课程做铺垫,做到承上启下。在布置作业时也应考虑这一点,不要重复作业和完成高难度作业,做到每门课程的授课内容和作业内容都应有专业不同方面的学习和掌握。
(三)讲授有标准
在讲授的过程中,标准、目标都应该紧扣职业岗位核心胜任力及社会用人需要。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熟悉专业、洞悉市场。课程的设置与讲授内容应围绕市场、岗位开展,若有变动应及时调整和改动变化[5]。
(四)传达正能量
作为教师,应以身作则,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授知识、传道解惑,而且一言一行都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有时候学生不喜欢这老师或不愿意上这个老师的课,首先基于他们对授课教师有没有好感。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自身的仪表、言行举止,这些都会在无形中都影响学生。教师的个人品德、职业素养等都能影响、引导学生。
五 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学习动力相对有不足,作为高职院校的老师,我们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创新和自己的特色。我们应通过课程、通过课程作业增强他们的自信、树立他们的存在感,让他们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高职学生也能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发挥出他们应有作用和贡献,服务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武月清.高职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以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17):71-73.
[2]杨春.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评《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3):120.
[3]亓晓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究——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5(07):119.
[4]任宏伟,高育清.试论现代高职教育的理论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9):62-64.
[5]阙红艳.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02):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