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个性化教育通过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手段,以提升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慕课平台将“线上”视频等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由此弥补了线上学习真实情感体验的缺失,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关键词:慕课;个性化教育;高等职业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左春丽,等.慕课平台构建高职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234-235.
慕课(MOOC)是一种通过利用大规模在线课程教育的模式来共享“教学名师”和“优质课程”。它的特点主要有:一是以“短视频”和“线上与线下交互式学习”作为课程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组织模式与学习模式。二是借助于“线下与线下交互式学习”的即时反馈提高学习效果。三是基于课程平台“大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四是依托微信、QQ等社交网络平台的互动与交流及时答疑解惑提高学习效果;五是慕课课程的教学组织方式与在校内上课的课程一样都是按照周次进行的,并且与线下学习相结合,学生有“上课感”[1]。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017年认定课程总数为490门(其中高职课程有22门)、2018年认定课程总数为801门(其中高职课程有111门)。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实施个性化教育显得尤为迫切。个性化教育是指以通过尊重每个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相互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的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自主选择”的学习手段,以提升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利用慕课平台将“线上”视频等资源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既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可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由此弥补了线上学习真实情感体验的缺失,促进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一 个性化教育
个性化教育是在21世纪新形势下提出的,为适应社会发展新形势和学生新特点的高职教育方法之一。个性化教育就是要通过充分发现并尊重每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有效媒介和学习手段[2]。主要通过慕课平台的大数据和研究、分析等手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剖析每个学生在学习基础、家庭背景、生理心理、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情况,并根据教学目标达成的实际需要结合其现有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教育,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科学的发展。个性化教育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是“差异性”,高职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学生个体存在的现实差异,来提供差异化的教育,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能动性,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是“创造性”,要重视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每一个学生都是相互独立的个体,通过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教育、自信心培养和创新思维训练等,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个性得到保存与张扬,并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三是“全面性”,通过采用适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多种教育方式和教学手段,通过“开小灶”来促进每位个体的全面发展,摒弃“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实现“全面”发展,重视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充分发展,根据每个学生差异性进行不同的教育。四是“长期性”,个性化是当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艰巨而又长期的任务。
二 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都是伴随着网络、电脑与手机的发展成长起来的“数字土著”,受当前的招生制度,其中的大部分人学习成绩较差,主要是由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能力不强和学习习惯不好等方面原因造成。然而,高职教师大多还在使用着“过时”的语言(即前“数字化”时代语言),来向“数字土著”进行灌输,正由于现在这种教学供给侧的质量较差、方式与途径落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抬头率”不高,普遍存在着“教师很流畅、学生很惆怅”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3]。针对当前存在的严重问题,我们高职教育应加强大力开发慕课课程,推动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改革,任课教师必须要针对学生的语言和学习方式来实施教学。慕课课程通过拓展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开发优质教学资源,利用手机即可时时处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应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促进高职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体制机制的变革,并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 慕课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高职教育的慕课要兼顾“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双重特点,并坚持“系统性”“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与“体验性”,依据教学资源的“颗粒化”“可视化”“结构化”和“智能化”等原则来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开发。
(一)准备阶段
开发一门慕课是长期而复杂的工作,为确保建设质量,需要制定一份周密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课程开发目标与定位、课程资源的组成与数量、资金来源与使用、课程团队与分工等。
(二)分析阶段
首先是要对学习者进行分析,掌握他们的知识背景、行为偏好、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等,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还要对课程资源进行分析,确定课程学习内容,规定学习范围和学习深度,分析所需的全部课程材料。
(三)设计阶段
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上,要明确教学目标并考虑学习者的差异,体现“个性化教学要求”,主要步骤有: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与教学目的、制定教学策略、选择课程资源类型、学习指导计划、师生互动安排等。
(四)开发阶段
慕课课程的开发包括课程材料开发、交互学习活动设计、学习指导编写等。教学资源以微课视频为主,微课的拍摄不能是把传统的授课“原原本本”地搬到慕课平台上去,要针对学生的差异性和慕课学习特点来进行设计与开发。微课一般以5至15分钟为宜,时间太长的话很难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时间太短会丧失教学的完整性。
(五)混合教学实施阶段
慕课课程一般都按照教学周来进行实施,每期课程大约10~15周。课程教学团队通力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的资源整合和优化、教学场景和任务的构建、各学习任务的评价方式等。首先,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足够的广度与深度,以保障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与时效性;其次,在教学的准备过程中,要能够把线上和线下的教学资源加以区别,线上的教学视频质量要高;第三,教学实施要秉承“翻转课堂”的特征,以小组讨论、实践练习与探究等为主,并充分关注线下进行学习的学生个体,加强面对面交流;第四,合理设置答疑环节,及时反馈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效组织线上和线下的交流与互动;第五,为不同的学习者进行多样化的考核评价,精准检验教学质量[4,5]。
(六)评价阶段
慕课课程评价一般采用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完成度以及学习成果,来确定学习的最终成绩,达到规定的标准即可获得课程合格证书。
四 结语
个性化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将在新世纪培养出一大批综合能力强,具有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它不仅可以改变高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进行个性化教育,关键要突出“个性”二字,其囊括了自身素质、自身特性和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够让学生“独树一帜”的特点。“时时皆可学,处处皆能学,人人皆有学”将成为全球教育的大趋势。慕课作为新兴的学习途径,已经为众多的学习者提供了大量优质的学习资源,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应用慕课平台推动公民教育水平的提升必将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这一新兴的学习途径,也必将为我国广大的学习者提供不可估量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竹立.在线开放课程:内涵、模式、设计与建设——兼及智能时代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思考[J].远程教育杂志,2018,(4):69-78.
[2]马晖,王权,叶建生.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个性化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16,(30):134-135.
[3]左春丽,岳金方.高职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J].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论丛,2019,(1):25-27.
[4]岳东海.高职院校慕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51-52.
[5]于歆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利用慕课资源实施翻转课堂的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