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建设不仅是完善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整个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创新元素。为了能够让土木工程教育更好地满足现代化的需要,并且推动教育行业的发展,我们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土木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创造一个更优质的教育环境[1]。为此,笔者从引言入手,对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更详细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
本文引用格式:钱凯,等.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2):20-21.
一引言
土木工程专业与社会需求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房地产、桥梁施工、建筑施工等各个领域都有很大的人才需求量。它是我国建设领域的中流砥柱,每年都会向社会输送大批的土木工程领域人才,有效带动了很多行业的发展[2]。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属于应用型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在开展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应以理论教学为主,应以实践应用教育为教学的重点,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够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谋利经济效益,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更详细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获得了更优越的发展条件,但与此同时,建筑领域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抗爆、抗倒塌、抗震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学校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时要以满足市场实际需要为基本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更详细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整个教学结构注入新的发展活力[3]。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制定教学计划
当前,人们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抗爆等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学校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时应该将这部分内容当成是重点内容教授给学生,并且通过大量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4]。可以说,只有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教师才能制定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学目标,所培养出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建筑领域。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院现有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其他层次的培养目标进行对比分析,保证学院制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院未来发展方向,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质量的土木工程建设、管理、设计第一线专业人才,将教育服务于社会实际需要的原则付诸于实践,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首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且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思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确定知识结构
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高质量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说,教育与社会在人才方面是一种“供”与“需”的关系。在高校扩招之前,由于大学生数量非常少,所以社会处于一种“需求”大于“供给”的关系,一般都是学校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那么企业就只能任用什么样的人才。而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落实,每年毕业的大学生数量已经逼近一千万人数之多,而社会可以创造出的岗位数量只有数百万,明显不能满足毕业学生的实际需要,往往只有那些非常优秀,可以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的学生才可以得到理想的工作。鉴于此,学校在培养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时应该始终都以满足社会需要为原则,合理确定知识结构,建立专业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以“必需,够用”为度,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分析知识结构时,首先以能力要求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 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模式
为了使后续的教学工作符合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教师必须要重视前期的调研工作,对有关土木工程建设、管理、设计、科研等用人单位进行调查,探究这些用人单位对当代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保证现有的教学工作不会脱离人才市场的发展实际,才能让这些土木工程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加强专业建设,优化培养模式,不仅是完善后续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以为整个教学工作注入新的创新元素[5]。
(一)加强对混凝土结构抗爆、抗倒塌、抗震等内容的教授
在建筑领域,“豆腐渣”工程可以说是一个禁忌,而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评价豆腐渣工程的方法简单粗暴,就是从外观、抗倒塌等方面入手。事实上,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学生会学习非常多力学方面的知识,如果应用好力学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效率,同时还可以降低建筑成本,用最经济的手段达到最理想的效果[6]。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需要学好混凝土结构抗爆、抗倒塌、抗震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去研究新的建筑思想,以现代化的建筑思想去推动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以满足人才市场实际需要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方向,不仅可以保证教学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对教育领域的满意度,让“供”与“需”达到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
(二)保证实践教学环节有效性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所以开展实践教学是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必然选择[7]。为此,教师既要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还要为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做出努力。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已经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而如何才能准确地把握机遇寻求发展,则是每个建筑企业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更是建筑行业的核心人才,只有保证土木工程专业人才质量,建筑类企业才可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归根结底,教师都要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让学生可以将混凝土结构抗爆、抗倒塌、抗震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处理实际问题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未来发展竞争力[8]。
(三)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
当前,很多教师所选用的土木工程专业教材都是“老版本”,对混凝土结构抗爆、抗倒塌、抗震等方面内容的介绍比较浅显,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所以,这就要求不能完全依赖于教材,而是要将土木工程领域的新思想、新理论选择性地应用到教学内容中,增强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温世峰.对现代土木工程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4):92-93+98.
[2]熊恩,黄晓乃.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测量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40):103-105.
[3]张祥龙.现代远程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性研究[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4):18-20.
[4]鲍文博,陆海燕,黄志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土木工程教育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4):5-9.
[5]张家平,郭雷,何岩,等.培土培肩,树木树人——土木工程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2015,29(01):77-80.
[6]林峰,顾祥林,何敏娟.现代土木工程特点与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J].高等建筑教育,2006(01):26-28.
[7]唐碧秋,陈怡,韩佳.土木类专业基于BIM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3):164-166.
[8]沈佳君,黄宏伟.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国际化对策[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06):19-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