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化学(师范)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反思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0 09:21: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的物理教学中,文章对如何提升化学(师范)专业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恐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师范技能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对策。

关键词:教学改革;大学物理;教学反思

本文引用格式:文林等.化学(师范)专业的大学物理教学反思[J].教育现代化,2019,6(83):135-136.

大学物理是许多高等院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波动力学、光学等,甚至有些专业还增加了狭义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等近代物理基础知识[1]。由于大学物理内容较为丰富,其物理概念多而复杂,对学生数学功底要求较高,因此许多高校的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在学习大学物理时,往往会觉得吃力,甚至很多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主动学习大学物理的积极性不高[2]。针对此类问题,笔者结合近5年来的大学物理教学经验,以我校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学习大学物理为例,围绕如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恐惧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师范技能,分析了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所遇到的难题对策。

一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我校化学(师范)专业大部分学生毕业以后将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工作,部分学生选择读研继续深造,对待大学物理的学习,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相同的疑问: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为什么还要学习物理学?由于中学化学和中学物理内容无交叠,学生误认为化学和物理学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而且普遍都认为学习物理学对以后中学化学教学或科研毫无用处。除此以外,以我校大学物理所选用的教材和拟定的教学大纲为例,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经典力学和电磁学。从章节题目来看,学生对这些内容并不陌生,尤其是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经典力学,在中学阶段已做过相当多的练习,中学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觉得没必要再学这部分内容,缺乏新鲜感。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物理在学生眼中成为了一门可学不可学的课程,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很难得到学生的重视。

针对此类问题,笔者认为大学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介绍物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发展历程,以及现目前物理学已经建立了哪些基础理论,让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什么是物理学以及物理学的发展史,进而意识到物理学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同时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适当引入一些相关的、有趣的科普知识,并介绍一些前沿热点研究课题,还可将相对论及量子力学等近代物理中的一些违背日常生活常识的现象作为例子,进而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并吸引学生的兴趣。其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向学生阐明物理学对其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例如大学物理授课对象为化学(师范)专业的本科生,则应强调化学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和研究手段进行解释和深入研究,如以热力学定律为基础研究宏观化学体系的平衡态化学性质及其规律性、以量子力学为理论基础研究由大量原子、分子组成的高分子材料的化学性质等,让学生觉得物理学和化学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学好物理学对化学专业课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最终改变“物理学对他们无用”的错误观点。最后,强调大学物理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利用微积分和矢量运算等数学工具,处理变力做功、带电体电场分布及载流体磁场分布等更深层次的物理问题,让学生明确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存在本质的不同,大学物理比高中物理更上一个台阶,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

 
二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恐惧

理工科专业的本科生在中学期间都学习了物理学,具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对牛顿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内容较为熟悉。在初中物理中,物理教学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从一些生活现象和演示实验中引出物理概念和定律,涉及定量计算较少。因此初中学生大多遵循“背多分”的学习原则,对物理基础知识加以死记硬背,应对各种考试题型。而进入高中物理学习后,尽管高中物理知识仍然比较简单,易于掌握和理解,但是高中物理考试题型大都涉及计算量较大的定量计算,而且题目本身具有多变的特点,学生发现在初中养成的死记硬背学习习惯在高中行不通,甚至在应用基本物理概念和定律定量分析物理问题时往往漏洞百出。因此,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说,高中生普遍都觉得物理难学[3]。经历高中物理学习后,学生大多对物理望而生畏,高考填志愿时很多同学都不会主动选择物理专业。笔者在近5年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对本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学生做了大量的调查,由于物理学的部分概念较为抽象,加上学生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等高等数学基础不扎实,学生对物理学基本都保持着恐惧心理。每学期的第一次课,学生课后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这门课程难不难学、是否涉及复杂的数学计算、过关率高不高等问题。由此可见,消除学生对物理学的恐惧对大学物理教学至关重要。

首先应让学生明确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在于为学生后继学习打下理论基础,促进学生学会利用微积分等高等数学工具分析一些实际物理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学会用科学的物理思想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其次,教师应注重重要知识点的细节讲解。大学物理中除了部分抽象的物理概念之外,许多重要的物理定律涉及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在我校化学(师范)专业等非数学专业中,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不扎实,尤其是微积分知识掌握不牢,在重要知识细节的数学推导及习题练习中,学生在数学方面容易出错。因此,大学物理教学中应多重视数学推导过程,必要时应将微积分、矢量运算及线性代数等数学知识再给学生补习一遍,避免学生因数学问题而导致大学物理学习困难。最后,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引导学生对不同知识内容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总结,例如经典牛顿力学中变力做功、利用电场强度叠加原理求解带电体电场强度分布、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求解载流导线磁感应强度分布、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理的推导等内容,学生如果能把握先微分后积分这条共同的研究思路,也能有效地降低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难度。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师范技能

在各个高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大学物理课程一般被安排在大二阶段开设。对于大二学生来说,他们基本熟悉了高校的教学模式及考试流程,部分学生认为平时上课可学可不学,只要期末临时进行突击复习,死记硬背一些重要的物理公式和定理,考试成绩一样能过关。这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上课不认真听讲,要么人在教室心在外,要么干脆逃课等,学习态度懒散且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除此以外,在以教师为主体进行授课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大部分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无法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而少部分学生走上讲台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差且逻辑思维混乱。

为有效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氛围更加的活跃,笔者在近两年的化学(师范)专业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学内容采用了翻转课堂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前预先完成部分简单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让大家分组讨论自学的内容,然后随机点一两名学生走上讲台以口述笔写的方式讲解自学内容,最后笔者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重点补充学生未讲清楚或讲错的知识细节,并对讲述清晰、逻辑思维严谨、教学手段丰富的学生予以一定的奖励。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和交流沟通能力,而且也达到了师范技能训练的目的,让更多的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使课堂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场所,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有利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进行学习。[4]

四 总结

文章根据笔者在近5年的大学物理教学中所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以化学(师范)专业本科生为例,讨论了如何增强高校非物理类理工科专业本科生对大学物理的学习兴趣,消除非物理类本科生对物理学的恐惧,提高学生学习大学物理的主动性。

\

 
参考文献

[1]马文蔚.物理学(上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塔力哈尔·夏依木拉提,蒙古巴依尔.当前工科大学物理教学的一些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2):213+215.
[3]陈少平.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18-19.
[4]李丹,刘娜,雪瑶,郭鼎新.化学专业师范新生实验技能网络自我检测平台建构[J].教育现代化,2019,6(04):132-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