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图书馆文化”包涵图书馆在民族、国家和社会背景下由图书馆工作者通过长期的实践所创造、积累、发展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管理文化。本文在深入分析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所面临的新形势的基础上,探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黄鹤楠等.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刍议[J].教育现代化,2019,6(75):131-132+146.
一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新时期,科技进步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改变,给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首先,图书馆文化建设是以完善图书馆文化为目的的一系列建设,涉及图书馆发展的每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图书馆馆员、学生读者、教职工的发展,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校形象的树立都有重大意义。
其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猛进发展,让互联网载体可以随时随地为师生读者们提供阅读服务。高校图书馆的功能不再仅仅是收集、处理、保存图书,而是要不断创新管理模式,结合当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需求,构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知识服务体系。
再次,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图书馆应充分发挥在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中的作用。特别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年轻化、高知化的读者群体,专业性、科研性的阅读需求,都对图书馆的资源储备、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新时期的到来带来了服务模式的转变,图书馆要在保证基础服务功能的同时,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不断推进图书馆工作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的进程。
(一)对软硬件环境建设的要求
新时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成为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读者需要图书馆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图书馆应不断改善整体阅读环境,以读者的使用需求为出发点,实施馆舍空间功能再造,满足读者个性化、多样化的阅读体验;应实现纸质资源与电子资源的同步建设,进一步丰富馆藏资源,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应引进智能化设备、科学化管理系统等软硬件,提升图书馆的信息化、智能化办馆水平。
(二)对馆员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高校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文化的主要践行者,也是图书馆文化发展的传承人,图书馆文化建设对图书馆人来说,也是一次系统而完善的精神建设。图书馆馆员应进一步明确自身使命,不断明确自身的己任,培养爱馆、强馆的意识;应进一步提升业务素质,通过不断学习更新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更好地了解读者需求,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三)对促进学生自我完善的新要求
如今,学生们获取知识过于依赖网络,往往很少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著作,做学问时容易产生浮躁心理,甚至会受到网络上某些错误思想影响,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偏差。随着当代大学生到馆查阅文献资料人数的逐渐减少,图书馆的功能正在逐渐退化为自习室,海量资源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对此,图书馆应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作用,加强学生上网习惯的监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传递正能量。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读者回归图书馆,充分利用好图书馆庞大的学习资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四)对服务教学科研的新要求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的科研情报和文献储藏部门,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知识和广阔的科研平台,对提升教职工的科研能力以及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图书馆应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专业类院校,有效的图书馆文化建设可以提高针对本校重点学科、专业的文献查新、情报搜集能力,提高与同类院校进行馆际互借、文献传阅的效率,从而更好地为教职工们的教学、科研服务。
(五)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新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图书馆不再仅仅是一座普通的“藏书阁”,而是肩负着阅读分享、文化传承、引领创新等多重责任。高校图书馆的形象往往传达着所在高校的文化底蕴和“气质”,其文化建设的质量更是直接影响着高校未来发展的高度和师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质量。特别是在当今时代,“网络原住民”——“95后”“00后”们走进大学,在网络环境中长大的他们大多习惯于网络的“浅阅读”模式,而对“深阅读”书籍、文献的“圣地”——图书馆可能会存在天然的疏离感。高校图书馆要顺应时代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文化宣传,特别是新媒体宣传,树立开放、包容的图书馆形象,为高校形象的树立贡献一份力量。
三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新时期对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提出了诸多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应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管理文化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做好文化建设工作。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物质文化建设
1.优化馆舍整体环境
优雅舒适的环境可以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馆舍建设和改造时,应当注重将图书馆的文化属性与大学生的青春活力有机结合在一起,并且加入符合本学校专业特色、人文特色、建筑特色的元素;大学生群体充满活力和创造性,为了满足他们对阅读环境的多样化要求,图书馆在美化馆舍的过程中可以选用不拘一格的设计风格,并根据藏书内容进行主题分类与区域划分,打造舒适休闲区、交流分享区、新书传递区等,满足读者对于阅览空间多样化的需求,使图书馆的形象更具亲和力。
2.丰富馆藏文献资源
馆藏文献资源是图书馆“安身立命”的根本。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紧密围绕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及人才培养目标,既要突出本校馆藏特色,又要确保馆藏资源的稳定与健全,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提供可靠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保障。切实践行“以本为本”做好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做到突出本校学科专业馆藏特色,保障类目丰富多彩;实施专业靶向采购,确保资源精准增长;按需制定采购复本量,调整各类图书馆藏量;纸电资源协调发展,构建合理的馆藏结构。
(二)加强高校图书馆精神文化建设
1.营造人文文化氛围
人文文化氛围是高校图书馆的精神核心,反映出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内涵。墙面文化建设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可以设置“文化活动墙”,开展古典文化、文艺作品、图书馆活动展示等,主题根据本校的专业特点、教学理念来设定;在阅览室内和走廊适当设置绿色植物,为馆内增加一道绿色的风景,凸显高校图书馆青春、向上的内涵,让读者在阅读之余得到感官上的放松;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乐于交流,图书馆可以通过在墙面上设置交流栏来为学生们提供交流的空间,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区域,鼓励学生们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营造高校图书馆包容、开放、充满活力的人文氛围和学术氛围。
2.拓展阅读推广活动
如今,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已经成为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硬环境”与“软环境”建设并举的重要举措。通过举办校园读书节等阅读推广活动,建立“文化志愿者协会”及“读书会”等学生社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们不仅成为阅读推广活动的参与者,更要成为活动的组织者;通过阅读推广活动,馆员可以与学生进行近距离的有效交流,在互动中了解学生对图书馆的期望,改进图书馆的各项服务工作;通过阅读推广活动案例整合文化“硬环境”建设的素材,阅读推广活动的案例和活动精彩瞬间可以制作成展板在馆内陈列,丰富图书馆文化的内容,使之成为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三)加强高校图书馆制度文化建设
为了应对新时期下的新要求,高校图书馆应结合自身的管理现状,在本馆的制度建设工作中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必要时敢于突破常规,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制度。
首先,图书馆的制度文化发展直接反映着图书馆管理文化的发展程度,图书馆人应进一步明确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的作用,在进行制度文化建设时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将读者的需求与图书馆发展紧密结合到一起。其次,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文献载体的更新、管理手段的更新,使得传统的图书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如庞大的数字资源如何科学管理与运用、新设备、新系统如何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中来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再固守陈旧地用“老办法”去解决“新事情”,而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让制度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紧跟高校图书馆发展的脚步,运用科学的制度来管理现代化的图书馆。
(四)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文化建设
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提升能够有效发挥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人员自身应不断更新管理观念,更新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适应新时期管理与服务工作的新要求。首先,高校图书馆馆员有着两重身份,既是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提高馆员的服务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好服务意识,为读者服务,为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实力的不断提高服务。其次,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对象为教职工及大学生读者,文化素质水平普遍较高,在为读者提供借阅、咨询服务,特别是提供课题查新、学术信息情报搜集等服务时,对馆员自身的文化和业务素质水平要求更高。图书馆馆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胜任新时期图书馆的各项工作。再次,通过定期开展馆员业务培训、馆际学习交流考察、举办业务知识竞赛、鼓励学术研究等方法,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工作能力。与此同时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引入奖惩机制,激励馆员在业务上乐于创新、勇于争先。
参考文献
[1]吴小玲,王真.嵌入专业文化建设的阅读推广工作探析——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2),108-112.
[2]许琳,王德甫.高校图书馆红色文化素养基地的建设与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05),256.
[3]杨晓辉“.五维一体”的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创新模式研究——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9,41(01),8-11.
[4]孟复.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特色环境文化建设刍议[J].出版广角,2019,(04),89-91
[5]王万起.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图书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探析[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8,36(04),17-20.
[6]周欣.“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探索——以南京晓庄学院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17),154-155+157.
[7]夏红梅,周新地,黄长军,等.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8,5(37):223-2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