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在青年工作和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的青年工作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必须围绕坚定理想信念、牢记时代主题、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知行合一,引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教育与培养工作。
关键词:青年思想;高职院校;学生党员
本文引用格式:杜梅.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31-232+256.
十八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并领导青年工作和事业的实践中形成了科学的青年工作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新境界。深入了解青年工作的理论内涵,能够清醒认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现实困境,研究和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现实路径,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 培养高职院校新时代学生党员的理论基础
“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1]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党的十八以来,围绕青年运动和时代主题、培养青年的历史使命和青年成长的时代际遇,对青年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并且全面系统回答了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青年以及如何引领和培育青年的时代命题,形成了科学理论体系。
(一)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这是对当代青年运动的战略判断,为青年运动、青年工作、青年成长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要引领广大青年与伟大梦想同心共圆,以中国梦为指引,与时代同向而行,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与伟大人民奋斗共进,同人民一起前进、奋斗、梦想,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建立新功绩,拥抱新时代;与伟大实践同频共振,把青年理想融入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要脚踏实地求真学问、练真本领,勇于面对伟大实践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
(二)青年工作的根本任务论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2]青年成长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让青年健康成长,引领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就会让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为实现中国梦汇聚源源不断的动力。各项青年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研究青年成长的新规律、新特点,探索青年工作的新举措、新思路。
(三)青年成长的历史际遇论
“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是当代青年最好的历史际遇。[3]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今日之青年面临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好机遇,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伟大机遇与巨大挑战并存的新时代,如何把握好青春际遇,跨越各种艰难险阻是对广大青春的最大考验。必须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历史际遇,正确判断世界大势,勇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二 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多种社会思潮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巨大冲击
“当代中国主要存在八种社会思潮,分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4]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潮之外,其他思潮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产生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因其自身学识水平和能力的制约,在大是大非和关键问题的判断上,在面对社会问题和矛盾时,在认识国家发展与世界大势时,容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潮的侵蚀,产生错误的认知,甚至会导致理想缺失、信念动摇。存在着一些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不够坚定,思想动摇现象,存在着一些学生党员“四个自信”不够坚定,人云亦云现象。
(二)对党认知不足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学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群体。但他们录取高职院校时普遍存在分数较低、综合素质不高、学习能力偏弱、思想觉悟和认知能力偏低等问题,这些因素导致他们学习、理解和认同党的理论知识过程相对漫长,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时间较短,一般只有三年,且第三年往往在校外实习,使得他们在专业课程学习任务较重的情况下,很难有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去钻研党的理论知识,造成他们对党认知不足、政治理论水平偏低。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
(三)奋斗精神缺乏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现实挑战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发展繁荣,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5]艰苦奋斗也是我们党的优秀传统和作风,是党的政治本色,是实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强大精神力量。但拼搏动力不足、奋斗精神缺乏在高职院校大学生身上表现较为突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因学习成绩较差导致的学习不自信、学习目标迷失等负面因素普遍存在。因而,如何激发学生党员的奋斗精神,发挥学生党员的榜样示范作用,保持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是高职院校在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和现实挑战。
(四)创新能力不足对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时代考验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6]《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高职院校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时代使命,要求高职院校大学生必须勇担重任,敢于创新,成长为应用创新型人才。但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持之以恒的探索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这是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严峻挑战。如何克服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不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时代考验,也是学生党员培养的新使命、新要求。
三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路径
国家始终关心青年、重视青年、信任青年,并且已经有关于青年一代的使命责任、理想信念、成长成才、干事创业的系列重要讲话,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导员的培养路径也是以此为导向。
(一)坚定理想信念,用正确理论赢得学生党员
“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教育和引领学生党员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的首要任务。
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引领学生党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必须深刻领会、长期坚持。学生党员是奋斗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必须用新思想武装头脑,不断培植精神家园。高职院校要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夯实教育平台,强化教师队伍,不断增强学生对新思想的理论认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历史规律、正确认识基本国情、正确认识发展大势,让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内化于心,让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指引人生、决定成败的精神之钙。
(二)牢记时代主题,用伟大梦想激励学生党员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成现实。”[7]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是当代青年最好的历史际遇,也是当代青年的使命和责任。为实现这一伟大中国梦接续奋斗是青年运动的主题,也是学生党员培养的时代主题。
用中国梦为每位学生党员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的学生党员敢于有梦、有能力去追梦、有恒心去圆梦。一是必须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让中国梦成为当代学生党员共同的思想基础,让实现中国梦成为激发当代学生党员青春能量的强大动力。二是引导学生党员坚定人民立场,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践者和见证者,让广大学生党员认识到只有同人民一起梦想,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会亮丽、人生才会出彩,梦想才会实现。
(三)坚持立德树人,用核心价值引领学生党员
“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学生党员正处在价值观的成熟和确定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融入到学生党员的教育引领之中,落实到高职院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帮助学生党员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党员,关键是引导学生党员勤于学习,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要有自己的见解,学会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夯实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核心是引导学生党员严于修德,注重道德实践,要立大志,坚持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为不懈追求;要严私德,坚持宽容、自省、谦让、感恩、助人,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和践行者。
(四)践行知行合一,用生动实践锤炼学生党员
“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是学生党员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根本遵循。
要正确引领学生党员科学认识“知”与“行”的关系问题,坚持知行合一,克服学生党员容易存在眼高手低、知易行难问题。坚持把“知”付诸于“行”,反对空谈、崇尚实干,认识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美好前景是拼搏出来的,做到学以致用,言行一致。
要正确引领学生党员树立“知行合一”的行动自觉,做到修身律己,不断锤炼和增强自觉性,达到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相统一。要正确引领学生党员积极投入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第二课堂,不断拓展眼界和能力,充实社会体验和丰富人生阅历,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成就事业,培育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汤灵,彭建华.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员培养考核机制探索[J].智库时代,2019(28):34-35.
[2]林昇.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路径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0):58-59.
[3]李玫珊.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路径研究[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2):84-87.
[4]朱红萍.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现状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31):219-220.
[5]安济森.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育人的时代性要求[J].教育现代化,2018,5(32):273-2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