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现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8 10:49: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来,随着休闲体育、旅游、文化、经济、信息等相关产业不断深化发展,逐步形成了旅游和休闲体育产业大力融合发展的趋势。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首次提出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概念。体育和旅游作为五大幸福产业的两个重要产业类别,通过产业融合所形成的体育旅游业态,成为当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热点和焦点。但是,我国现阶段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旨在促进两个产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融合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李瑾.休闲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现状[J].教育现代化,2019,6(83):336-338.

Research Status of Integration Model of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LI Jin

(Jiangsu Economic and Tra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College of Trade and Logistics,Nanjing,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In recent years,with the continued deepening of the integration of leisure sports,tourism,culture,economy,information and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the trend of rapid integration of tourism and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has been formed.Tourism industry and sports industry,as two important industrial categories of the five major happy industries that need to be vigorously developed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have become the hotspot and focu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industry through the form of sports tourism formed by industrial integration.However,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integration mode of leisure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at the present stage in our country.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wo industries,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analysi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leisure sports;tourism industry;integration mode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逐步提高,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第三产业,两者的目标都是促进人类身心健康发展,能够融合发展可以拓展消费空间、增强两者产品生产,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新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大力推广“全域旅游”和“全民健身”的背景下,人们的旅游和体育的观念都有所转变,旅游行业的传统旅游观光正在向休闲度假转变,在这种转变的基础上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是社会公众参与最直接、参与度最高的领域,所以两者的融合发展是大趋势。为了满足适应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对体育的需求,双方都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使得旅游者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从旅游的产业角度来看,旅游是以走访名山胜水、古迹名胜、异域风貌为主愉悦身心,通过在途中或过程中引进增加体育运动组合成为相关产品,引起人们消费的需求和欲望,从而感受到休闲体育与大自然结合的乐趣。从休闲体育产业来看,多是以体育运动资源为基础,以休闲环境氛围塑造为依托,组成的相关活动和产品。休闲体育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娱乐运动项目、体育比赛开展、康复运动活动、体育节庆文化交流以及其他衍生的各种休闲体育活动等让旅游者参与其中。

一 休闲体育与旅游融合模式现状

(一)体育表演、竞技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体育表演、竞技比赛和旅游的融合可以根据参赛的人群种类分为观赛型体育旅游模式和参赛型体育旅游模式。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体育赛事,并且参与到体育表演、比赛中的参加者和参观者也在与日俱增。中国乃至世界许多地方举办了丰富多彩的体育赛事和表演,有些甚至在体育赛事、表演期间开展旅游节庆典活动,以此来吸引更多的人群。特别是职业化水平较高的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篮球联赛、网球四大满贯赛等,这些世界级体育赛事能吸引很多的旅游者去举办地旅游观赛。而参赛型旅游中的非竞技类的比赛,可以通过开展一些职业化程度不高的赛事如马拉松、远游、自行车、钓鱼比赛、滑雪等项目来吸引非专业的选手或游客,比如江苏省无锡市灵山景区以佛文化主题与印度合作,举办国际瑜伽节,形成了万人齐聚练瑜伽的壮观景象,带动了无锡的旅游发展,鼓励更多的体育爱好者或有旅游爱好者来体验参加,这样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强体验感。体育表演、竞技和旅游融合不单纯是以比赛为主,还可以推出一些带有旅游性质的运动项目来吸引各国各地区的人,如韩国的全州樱花马拉松赛、南京玄武湖环湖自行车赛等。既可以做到比赛的竞技、又可以欣赏美丽的风光。

(二)健身休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健身休闲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运动为载体、以参与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涵盖健身服务、设施建设、器材装备制造等业态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也在快速的发展,其中健身休闲已经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多样化的健身休闲需求日益增长,滑雪、滑草、滑沙、登山、马拉松、自行车等新型健身项目也在蓬勃兴起。健身休闲可以分日常健身和户外运动,健身休闲项目无论是日常健身还是户外运动都比较适合普通公众广泛参与,如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游泳、棋牌、广场舞等。其中日常健身项目普及性广、受关注度高、可参与人群多所以很受欢迎,无论哪个方面健身休闲都和旅游、度假活动有很高的重合度,旅游业能够提供公共服务供给,引导多方面的参与。但纵观我国健身休闲产业发展现状,目前看来随有新兴项目产生总体效能仍然比较滞后,总体表现在健身休闲的规模不大、质量不高、产需对接不畅、有效供给不足,这些问题都亟待加快发展。主要是通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着力完善设施建设,强化创新推动制造升级,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消费环境,让普通群众都能参与健身休闲,享受品质服务,全面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体育场馆服务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

2015年1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印发《体育场馆运营管理办法》中第五条提出“体育场馆应当按照以体为本、多元经营的要求,突出体育功能,强化公共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提升运营效能。”一些大型赛事举办后,体育场馆就没有特别的用途,那么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发挥体育场馆的多元化的用途,可以和休闲体育、旅游娱乐相结合,现有体育场馆除了日常比赛之外还可以作为旅游观光点来吸引更多的人来游览参观,如鸟巢;除此之外空置的体育场馆还可以进行文化艺术表演,打造体育旅游演艺产品。如国家游泳中心的“梦幻水立方”、广州国际体育演艺中心的“冰上迪士尼”等演艺产品等。

\

 
二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与问题

(一)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效应


经济效应: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有很大的互补性,两者相互融合可以确保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参与各项体育项目,促进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实践证明,在经济水平落后的地区,人们更多追求的是生存和温饱,少有精力和时间去从事休闲体育和旅游活动,只有当人们的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人们才会有金钱、时间、精力去进行休闲体育与旅游的消费。各个国家、地区通过举办一些大型国际、国家体育赛事来增强旅游业的发展,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旅游爱好者,他们的消费、餐饮、购物、门票等支出都可以促进生产力,带动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投资者参与到体育旅游项目建设中。比如南京市在2014年的青奥会申报完成后,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体育、旅游的爱好者,他们来南京参观比赛、消费旅游,购买食品、纪念品、门票、住宿等消费都给南京带来丰厚的收入,据调查统计,2014年下半年南京服务类营业额增长43.5%。所以两者融合产生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目标是是要吸引游客、丰富市民生活、满足消费者需要、促进休闲旅游消费、连带相关产业发展,融合发展为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效应。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展现城市形象是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产生的社会效益最好展现。随着国际、城市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加,通过休闲体育展示旅游资源直接的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产生一定的品牌效应,让更多的人对这个城市有新的认识和感官,同时提高城市的承载和资源整合的能力,扩大城市的再就业和创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拉动投资,同时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效应。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利于文化的传播,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居民素质提升都有很大的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将传统文化理念融入休闲体育文化和旅游中,是丰富我国休闲体育和旅游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如传统武术文化融入休闲体育和旅游中,则可以增加修身正心、健身养性、中庸合和、物极必反等的文化品位。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繁多,其中在全国举行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表演的项目就多达120个,而民间供人们娱乐休闲、强身健体的,如秋千、登山踏青、抢花炮、龙舟竞渡、太极拳、导引养生功、健身气功等项目就数不胜数。以上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储备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基础,将这些传统项目融入我们休闲体育和旅游活动中,能让休闲体育和旅游运动有种新的环境和体验,让仁义、礼让、和谐的生活理念,返璞归真的悠闲心态重新回到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中来。

(二)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1.商业化过度开发。商业化过度开发是对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资源破坏首要问题。一般休闲体育和旅游结合的场地大都是山清水秀的地方,在有着丰富的山水资源的场所和有中国特色文化资源产品结合本意是良好的,但实际中很多的过度商业开发追求经济利益,使得环境破坏、文化受损,而这些破坏有甚至是不可再生的。还有一些过度的商业开发使得传统文化庸俗出现,甚至对体育文化或旅游文化认知产生偏差的现象。

2.体系不够完整。休闲体育与旅游在融合过程中产品结构单一,主次关系不够明确,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出现因一种产业忽视另一个产业。存在这个主要的原因是两个体系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缺乏深度持久合作。无论两个产业哪一个作为发展的重点,另一个是发展的侧重点,那么就要在结合时都要突出两边的重要性,发挥两个产业的优势,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达到共同发展。而现阶段在两个产业的融合不论是吃、穿、住、行、购哪个环节都缺少了深度的开发和挖掘,项目理念相同、运作方式相同,产业的融合仅仅局限在单纯的自然和体育的结合,没有长远的规划和组织。休闲体育和旅游的产业融合是需要深入的构思,长期投入,专项规划才能更好地发展。

3.缺少复合型人才。休闲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是一种创新产业,创新产业的人才需求是两个产业融合的成长和立足的支柱。对这种复合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既要懂得休闲体育相关产业的知识,又要懂得旅游方面的业务;既要懂得技术,又要了解市场;既要会外语,又要会电子商务等知识;既要有服务意识,又要有领队能力。这种专业人才的匮乏严重影响了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社会参与度、效率、规划、资源整合都有着影响。目前学校大多以开设社会体育指导为主的课程,以休闲体育为主,没有专门以旅游、文化融合为主培养的课程和院校。现如今政府在大力的推广产业的融合,但相关人才培养、师资力量匮乏制约了人才的发展,使得产业融合的复合人才数量少、质量低、分布散等问题。

三 休闲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向策略

(一)注重政府调控


关于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科学的制度保障。体育局和旅游局共同研制促进两个产业融合的相关政策和规范,完善融合的发展机制;同时还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协同管理机制;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对交通规划、林地处理、发展设计等全面统筹。如果政府不予以重视,再受到经济限制,那么产业融合是很难顺利开展的。比如政府可以主导一个品牌文化,将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到这个品牌中,坚持创新精神,着重发展,宏观调控,以示范效应带动扶持,使得项目做到真正地落地,项目不局限。在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以政府指导为主,休闲体育与旅游融合走集团和路线,形成完整的连锁体系。

(二)不断创新开发新产品

注重产品的创新开发,是发展休闲体育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产品的开发中如果只单单注重一种或者单单依靠一种就有可能会让消费者有厌烦的一天,再好的一个地方没有创新也很难做到吸引消费者第二次、第三次的再次光临。产品的创新本身就是当然我们所说的产品项目的创新,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要依靠实际情况、现场走访、产品特性、项目结合等相结合寻找突破口,深入的挖掘寻找新的开发路线,占领市场才能紧紧抓住游客的心。项目创新开发中,引入一系列适当当地旅游和环境的休闲体育活动,对项目内容进行完善改造,不局限通过门票、餐饮、购物等消费方式获取经济和社会效应。

(三)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

政府、学校要扩大视野结合市场需求和经营管理模式,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转变人才培养的方案。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融合教育,支持有条件开设相关专业的旅游院校和体育院校增设专业课程,加快培养体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次、服务型人才等复合型人次培养。同时还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鼓励企业和学校建立友好的体育旅游实训实习基地,把休闲体育和旅游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建立休闲体育旅游的专家资源库和人才储备库,如果需要可以进行技术至专业的指导。

(四)加强宣传力度

将休闲体育旅游的产品进行大幅度广泛的宣传推广,鼓励各个地区、部门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社会各界广泛的参与。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电视、广播的宣传力度同时借用新媒体微博、公众号等方式全面的推广展示美食、美景、美宿、美活动等美丽区域,吸引积极人参与。如以民族文化庆典活动、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旅游健身活动等项目有特色有创新点的作为宣传的重点,充分发挥新老媒体平台的作用,围绕休闲体育的线路、产品进行策划包装,花大力气进行推广宣传,创新宣传形式。

\

 
注释:

①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7号.

参考文献

[1]常丽娟。旅游民族学视角下乡村体育旅游促进村落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2]杨叟,姜付高。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02):20-23
[3]管卫中。关于我国体育休闲产业发展的空间展望[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7,21(5):56-59.
[4]田启。体育产业与旅游业耦合发展的现实背景及效应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2):168-170.
[5]胡永佳。产业融合的经济学分析[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5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