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5 10:24: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高校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是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信息化重构,能够有效促进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效能的提升。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西安航空学院构建了一套B/S+C/S架构、支持全员参与、能够对教学质量进行实时化监控和评价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信息化、,本文对该平台的构建过程进行阐述,并对平台未来改善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监控;评价;网络平台

本文引用格式:汤鸣,等.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79):121-12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国内高校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逐步开始向信息化转变。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为深化内涵建设,奋力追赶超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国家“互联网+”战略,西安航空学院构建了一个由独立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主导的、全员参与、“点”“线”“面”监控相结合、反馈和激励机制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1]。该平台将主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相关工作数据化,能够收集、处理、分析、反馈监控和评价数据,解决了传统手动工作方式效率低、准确性差以及管理不便等问题。本文对西安航空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的构建过程进行阐述。

一系统需求分析

总体说来,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功能可以概括为:收集教师、学生、领导、教学督导专家和管理员等用户录入的监控、评价、问题反馈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汇总,得到各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供相关人员、部门和学校参考,以改进教学及管理,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一)系统角色及用户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参与者分为三个层次:校级、二级单位和个人。其中校级为校级领导。二级单位有教学督导办公室和校级教学督导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二级院部和二级教学督导组、其他职能部门等,个人是指包括校内职工、学生在内的所有个体。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需要以上单位或个人均能参与到系统中,体现了系统的全员参与性。

从以上分析得出,系统角色种类较多,因此系统应支持自定义角色和其拥有的权限,使不同角色能够使用不同的功能,查看不同的信息。

\

 
(二)系统实现的主要业务

1.评价业务。评价业务是本平台主要的业务,包括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教研活动评价、专项检查评价等。一个评价业务包括评价人、评价对象、评价人与评价对象的关系、评价时间段、评价标准、评价结果等要素。例如课堂教学评价中的学生评教,评价人是允许参与评教的部分学生,学生评价不是学生对某一堂课的评价,而是对开学以来某教师讲授的某课程的综合性评价,因此评价对象包含教师姓名、教师工号、课程、学期等多项信息。评价人与评价对象的关系是学生只能评价一学期内本人所进修的课程和任课教师,而不能评价其他班级的课程和教师。评价时间段则是集中在某几天内,评价标准包括若干条目,是评价的主要依据,例如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方面,每一条目都有最低分和最高分要求,评价人只能在此范围内打分。评价结果就是评价人根据评价标准实施的评价,一般包括评价分数和文字性评价意见等内容。

(1)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分为评教和评学两大部分。评教是各类角色对教师授课情况的评价,分为督导评教、领导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教师自评5类,评学是指教师评学,是教师对其所带课程班级学习状况的评价。督导评教、领导评教和教师互评是对某一堂课程进行评价,所以评价对象包括上课时间、节次和地点等信息,便于评价人参考并到达教室听课。评价对象的信息来源于学期课表,从课表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实践教学评价。督导专家对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评价,评价对象信息来自于学期课表。

(3)教研活动评价。督导专家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和课堂教学评价相似,需要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

(4)专项检查评价。督导专家针对专项检查项目如毕业设计(论文)、试卷、教案等开展检查并进行评价,需要依据相应的评价标准。

2.督导任务管理。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中,督导专家在执行评价任务前,通常需要先获取评价对象信息,如重点听课教师名单及课表、实践教学安排表、教研活动时间、地点和主题等,这些信息一般是纸质版或通过即时通信软件发布,不便于获取、查询和保存。因此,需要在本平台中将此工作模式信息化。

3.问题反馈业务。传统的“一事一单”问题反馈机制,由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从各种渠道收集关于课堂教学、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及保障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以纸质版表单将问题反映给相关问题责任部门,责任部门落实问题后回复解决情况,并将表单反馈回教学质量监控部门,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将问题和解决情况通知最初的反映人或进行公布,从而实现对教学质量问题解决和处理情况的跟踪。但是纸质表单形式执行周期过长,处理进度缓慢,因此需要在本平台中设置此模块,以加快问题反馈效率。

4.教学事故管理业务。教学事故处理结束后,通常没有公开或者信息较为分散,给相关部门查询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在平台中开设教学事故查询功能,供相关用户查询,作为评优、聘任等事项的参考。

5.教学质量统计分析。可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汇总,计算综合评价分数,供相关部门和人员参考,作为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教学优秀评选的重要依据。并发现教学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供学校教学相关决策参考使用。

(三)非功能性需求

1.安全性。安全性和保密性: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用户安全性、数据安全性、运行安全性等;对数据库提供备份和恢复机制;用户信息加密传输,采用不可逆的加密技术。

2.稳定性。平台需要稳定可靠,故障率小,易于维护,特别是在全校师生集中评教时,需要支持至少1000用户并发数访问,使页面的平均响应时间在3秒以内。

3.数据集成。能够和学校信息中心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接入,从统一身份平台进行本平台身份认证。能够从学校数据中心获取部门、教工、学生、课程、课表等数据,以保证系统数据能够及时更新[3]。同时本平台也需要提供相应接口,供学校数据中心调取从本平台评价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二 系统架构设计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架构是B/S+C/S架构模式,B/S架构是指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具有客户端只需安装浏览器即可使用的优点,方便维护升级;C/S架构是指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具有响应速度快、支持本地缓存等优点[2]。供教师、学生、领导、教职工、管理员使用的Web端为B/S架构,包含系统所有功能。专供督导专家所用的App端是C/S架构,包含督导任务和各类评价功能,供督导专家随时随地执行评价任务。App支持安卓平台和iOS平台。安卓平台为手机版本,而iOS平台为平板版本,App端支持本地数据缓存,在网络不通畅时,可将数据缓存到设备本地,当网络恢复通畅时可自动提交及同步数据。

三 系统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需求分析,并对各功能需求进行整合优化后,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分为九大模块:教学评价模块、督导任务管理模块、问题反馈模块、教学事故管理模块、查询统计模块、系统设置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模板管理模块、评价记录管理模块,如图1所示。各模块的功能如下。

(一)教学评价模块

包括学生评教、领导评教、教师互评、教师自评、教师评学、督导评教、实践教学评价、教研活动评价、专项检查评价等子模块,不同角色具有相应模块的执行权限。

(二)督导任务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可以发布督导听课、实践教学评价、教研活动评价等任务,督导专家利用移动端App可以查看并执行任务。在任务中,督导专家可以查看其他督导专家的评价数据,掌握总体任务进度,从而实现同一个任务多人协同完成。

(三)问题反馈模块

系统所有用户均可以匿名或实名反映课堂教学、学风、教学管理、教学条件、教学环境及保障等与教学相关的问题,信息格式支持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为提高处理效率,用户反映问题时,需选择问题类别,对问题进行简单分类。反映的问题仅系统管理员可见。系统管理员将问题整理核实后,发送至各所属职能部门管理员。部门管理员落实问题后回复解决情况,系统将回复内容发送至提问者。

(四)教学事故管理模块

教学事故处理结束后,由系统管理员将事故信息录入系统,事故责任部门领导,责任人、人事部门、教学管理部门等用户可以查询教学事故信息,作为评优等事项的参考。

(五)查询统计模块

可对各类评价结果按照教师、课程、院部、学期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汇总,计算综合评价分数,供相关部门和人员查询参考,作为职称晋升、绩效工资、教学优秀评选的重要依据。并从数据中发现教学运行状态和存在的问题,供学校教学相关决策参考使用。

(六)系统设置模块

管理员可以管理角色、权限、数据字典、设置可评价课程、评价开关、功能开关等参数。

\

 
(七)基础数据管理模块

对学校用户(学生、教职工、领导、督导专家等)、学期、部门、班级、课程、课表等信息进行管理,可以逐个修改和批量修改,也可以通过电子表格批量导入,还可以通过学校数据中心同步。

(八)模板管理模块

评价模板是各类评价在执行过程时显示给用户的评价表单,包括若干条评价标准及分数范围、需要用于填写的文字性意见等内容。管理员定制好评价模板后,用户在实施评价时即可使用该模板来填写评价分数和意见,提交成功后在系统中生成评价记录。因学校将课程类型分为普通课、外语课、体育课和实验课4种类型,分别对应4套评价标准。不同评价类型也有不同的评价标准,例如督导评教和学生评教标准有所不同。系统可定制不同评价类型、不同评价课程的评价模板。同时,评价模板中可以预先设置通用评语模板,评价人在填写评语时可以快速选取,稍作修改后便可提交,提高了评语录入效率。

(九)评价记录管理模块

管理员可以对各类评价记录进行查看、导出、删除操作,但不可修改,以保证评价数据的公正性。

四 展望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网络平台投入使用后已经产生了初步成效,对提高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效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信息化和实时化,使监控和评价数据的价值得到进一步发挥,形成监控、评价和问题反馈流程的闭环体系,为稳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为了使该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学校、不断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平台建设问题做更深层次的探讨,不断完善平台功能和用户体验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统计分析模块还需更加形象化和图表化,能够对评价数据进行更加细致的、多角度的分析。此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征之一就是其办学成果与成效应满足其服务对象[4],因此平台后续有必要引入毕业生评价模块和用人单位评价模块,获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学校办学成果的满意度[5],以更有针对性地改进制度、人才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宁,汤鸣,王美丽,等.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效能探讨——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8(01):94-99.
[2]姜吉婷,韩勇,张小垒,等.基于B/S与C/S协同服务的高校资产与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的设计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4,31(03):47-50+63.
[3]于海洋,刘景峰,张潇.基于C/S和B/S混合架构的教学质量督导与评价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3):3-5.
[4]陈小虎,黄洋,冯年华.应用型本科的基本问题、内涵与定义[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2(04):1-5+28.
[5]李茜,黄睿彦,张怀平,等.信息化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的构建[J].医学教育管理,2018,4(01):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7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