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智慧课堂是信息化教育深入发展的结果,它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授课方式,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强大推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智慧发展。本文详细分析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并指出了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对深入研究与探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蒋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216-217.
一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案
智慧课堂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及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强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作用,有效实现“教”与“学”的相互渗透与统一。智慧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对课堂教学进行必要的决策分析,全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智慧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课中与课后三个阶段的信息化、智慧化教学,三者形成的教学闭环形态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体验。
(一)课前阶段注重学情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备课、预设课堂内容,学生预习教师布置的课前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而智慧课堂的课前阶段对原有情况进行了变革。教师通过采用较为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信息网络技术,对学情进行深入、客观的分析,从而实现以学定教,并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从而优化与完善课堂流程的设计过程,与此同时,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自由安排空间与时间,并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过程中丰富自己的个人经验,开阔自己的知识视野。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预先制作学生的预习资源或资料,比如微课视频、慕课、课件与预习检测习题等,并借助智慧学习平台将布置的预习任务传送给学生;其次,学生通过登录计算机或移动客户端进入平台,结合自身情况与教师提供的资源,自主安排学习进度、设置学习计划,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将预习结果提交到平台上,在此期间学生应将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录下来,并跟教师、同学在线交流与讨论;第三,教师借助智慧学习平台对学生的预习、测试情况进行实时追踪与掌握,结合学生的历史成绩及作业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透过学习结果从整体上掌握学情信息、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与认知水平,进而为学生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学辅导方案,有利于灵活调整、优化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进一步改善教学流程设计[1]。
(二)课中阶段注重实时互动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课中阶段指的是教师讲课、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下课前教师布置作业任务,这种师生互动主要表现为语言交流。智慧课堂是以信息技术学习平台为基础,关键在于通过课堂互动而实现精准化的教学。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形式可以促进师生及生生之间的高效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个人经验,激发自主学习意识与合作研究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观念及创新思维。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组织成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整理并上报,然后针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讲评,重点讲解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易错点及知识掌握较为薄弱的环节,然后教师结合预习信息及反馈情况、测验等,通过信息技术创建灵活多样、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并导入新的课程内容,使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并在教学情境中找到正确的认知切入点、获得较好的实践体验;其次,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智能学习平台布置新的学习要求与探究任务,在学生及时完成教师下达的任务后,教师对学生进行随堂测试,同时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然后学生通过协同合作、共同学习,将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提交与展示;第三,学生在线完成限时的随堂测验后进行提交,平台将学生的完成情况、正确率等信息进行分析统计并反馈给教师,同时教师通过在线诊断来了解全班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程度,并将自己的评价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第四,教师通过平台上反馈的随堂测验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精解、巩固与拓展,同时对各小组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点评,以强化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及创新能力。
(三)课后阶段注重针对性、个性化的辅导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课后只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习题作业即可,教师主要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智慧课堂的课后阶段重在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辅导,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等给予特别关注,而且采用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式,实现了评价方式的创新。教师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发展,主要是利用网络媒体软件或课堂信息系统,结合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深入学习,完善自我。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结合学生在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中的不同表现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等,通过智慧平台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送课后复习资料、学习资源或补充作业,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并采用一对一的辅导方式,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2];其次,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提交作业后,智慧平台系统会自动批改客观题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教师对智慧平台中的主观题进行批改与解答,然后通过智慧平台系统将作业批改视频推送给每个学生,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辅导;第三,学生在线查看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与同学们进行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改正作业中的错误,然后通过反思总结而实现自我提升,有利于教师在下一次备课中及时调整与改进教学策略;第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及评价内容,根据智慧平台中学生在线学习的行为、习惯等数据进行线上评价,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成果、自我评价、课堂表现等进行线下评价,并充分发挥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的导向功能[3]。
二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构建智慧化的教学环境
智慧课堂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与现代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产物。基于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闭环来构建良好的硬件环境,其主要由新媒体与智能设备组成,同时基于校园网与微型课堂来构建稳定的网络环境,并保证课堂中的终端设备能够实现智慧化的无缝交互,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从而突破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各种限制,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为构建互动化与智慧化的教学模式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4]。
(二)改变课堂结构形态、丰富课堂学习内容
利用大数据技术与新媒体设备等为学生构建优良的学习情境,促进师生及生生的立体化交流,同时实现数字化课堂教学的开放与共享,在此基础上依托信息技术平台,为师生提供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学习资源,对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大有裨益[5]。
(三)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创新
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建构能力,从而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同时依靠信息技术与智慧平台及时推送课堂教学内容并随时更新教学动态,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时、多元化互动,加速教学内容的内化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与能力[6]。
(四)改进与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要变革原有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教师要利用数据分析技术与反馈技术,精准地诊断、评判学生的整个动态学习过程,并推动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慎言.信息化背景下智慧课堂构建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8,5(33):263-264.
[2]吴勋贤,何欣仪.“互联网+”智慧课堂的构建,打造个性化学习[J].教育现代化,2018,5(37):227-228.
[3]余裕宇.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华夏教师,2019(03):4.
[4]王芳,王瑞金,吕明,等.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11):88+94.
[5]韦彬,李建辉,叶小燕.试论《行政组织学》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4(09):118-119.
[6]张仲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模式优化策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15):403-4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