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互联网+教育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试图以蓝墨云班课智能化教学平台为依托,对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智慧型学习。
关键词:智慧教育;蓝墨云班课;高职英语
本文引用格式:赵莹.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蓝墨云班课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4):116-117,129.
一 引言
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探索与实践,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教学实践方面都有了较深入的研究。而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所创建的能够实现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全过程跟踪的智慧课堂,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个新兴话题。通过CNKI检索可以发现关于智慧课堂的论文自2014年起至今已发表近250篇论文,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智慧课堂是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且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智慧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智慧课堂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相关论文不到20篇,因此,本研究试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对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从而帮助教师对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改革创新。
二 定义
很多学者对“智慧课堂”的定义做了界定,祝智庭认为“智慧课堂即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为了帮助学习者全面、协调发展他们的智慧而创设的具备智慧的学习时空环境”[1]。刘邦奇认为“智慧课堂,即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实现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应用的智能、高效的课堂[2]。”唐烨伟等人认为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为构建智能化、个性化学习环境,将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堂融合形成的[3]。由此可见,智慧课堂概念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不断应用和融合而发展出来的一种通过智能化教学平台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智慧型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教育作为教育信息化的高端形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目前也已经有较完善的智慧教育平台,根据第三届中国互联网教育评选结果揭晓2018年中国互联网教育优质平台产品、优质工具产品奖中上榜的分别有奥鹏远程教育中心、伟东云学堂、超星集团、蓝墨云班课等优质成熟的教育教学平台。因此,以这些优质的教育教学平台为依托,可以为高职院校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推进高职院校英语课堂改革。
三 智慧课堂特点
教学资源。智慧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富媒体资源,包括微视频、电子文档、图片、语音、网页等极为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差异,智能推送针对性的学习资料,满足学习者富有个性的学习需要[4]。这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能够在课外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拓展知识视野,培养语言综合应用能力、跨文化思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
教学方式。真正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能力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的转变,融合线上线下、课内与课外,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同时对学生的个体发展形成客观的、全方位的评价,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李祎等人也认为“采用智慧课堂能够对学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行为进行详细跟踪与系统分析,有利于学生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学习的开展,有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展”[5]。
教学手段。课前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平台发布消息,使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实现自主学习。课中有效管理班级,用移动端签到考勤、随机点名、抢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实时安排小组活动、头脑风暴等多种课堂活动,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课后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交流与反馈,实现多维数据、全面评价,做到有的放矢。
四 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本次高职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案例分析采用蓝墨科技推出的一款移动教学助手——蓝墨云班课。蓝墨云班课是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新兴的一款融入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智能教学APP。通过CNKI检索以“蓝墨云班课”为主题的论文共有600多篇,可见其已是一款较为成熟的、大众化的教学工具,但涉及到高职英语的相关论文并不多见,所以本次研究试图以蓝墨云班课为依托,对高职英语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进行智慧型学习。
(一)蓝墨云班课功能
蓝墨云班课具备的功能为学生创建一个全新的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智能化教学环境从而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即时互动,通过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创建课堂活动辅助教学,给学生点赞增加其经验值激发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基于大数据实时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过程性考核,其具体功能可见图1。
(二)课前
如图2所示,课前教师上传英语教学课件、学习视频、配套听力等各种丰富有趣的课程资源,通过蓝墨APP发布班课消息指导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并通过调查问卷、头脑风暴等活动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得到及时反馈,实现从过去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使学生学习娱乐化、自由化、碎片化。
(三)课中
课中有效管理班级,用蓝墨云班课APP签到考勤,节省了教师每堂课人工点名的时间,有效提高教学时效;通过随机点名、抢答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根据课堂需要,发起提问、小组活动、头脑风暴等课堂活动来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图3所示),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四)课后
课后布置课文配套听力试题、要求学生提交语音、写作等作业,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如图4所示。实时查看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进行反馈,通过大数据将每个学生的知识薄弱点进行分析,准确发现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教学。
五 结论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能够满足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多元化、重应用的新需求,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提高课外的学习效率,增加课后与老师的交流,真正实现课上课下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祝智庭,贺斌.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J].电化教育研究,2012,33(12):5-13.
[2]刘邦奇,李鑫.智慧课堂数据挖掘分析与应用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8,39(06):41-47.
[3]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等.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4]刘邦奇“.互联网+”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51-56+73.
[5]李祎,王伟,钟绍春,等.智慧课堂中的智慧生成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38(01):108-114.
[6]张冰.高职公共英语智慧课堂构建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35):337-3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