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发展及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为新时期教育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资源及条件,相对传统的“在线学习”(learning online)具有更高的便捷性、灵活性,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碎片化”的学习习惯。“微信”是当前移动互联网上用户量最多的APP,它兼具即时通信、网络社交、程序开发等多种功能,是“互联网+”背景下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创新的理想载体。本文立足第三方软件特征展开研究,探索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策略。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吴少林.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3):86-88.
本质上,教学资源库是一种教育资源数字化整合的模式,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开放性、互动性的优势,可为教育工作开辟更多元的渠道和更广阔的空间,实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但同时,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应用,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也存在高度依赖性,由此也可以认为,教学资源库属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需求方面的功能投射,它也必然随着技术发展而进行形态进化;当前,我国社会已经全面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相应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平台、技术、资源等展开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也势在必行。
一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可行性
传统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其建设、应用主要依赖于“PC设备+有线网络”的模式,即教学资源库在建设方面被局限于高校的“数据库孤岛”,在应用方面则需要借助计算机终端、校园网络架构,这不仅严重滞后于移动互联网发展,同时也造成了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成本高、应用效率低的问题[1]。“微信”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重要产品,它在护
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方面的可行性主要包括三方面:
1.广泛的使用人群。根据腾讯官方公布的数据,微信全球用户已经超过11亿,在2019年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在线教育移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学习的重要工具”。利用微信展开在线学习的模式包括公众号、微信群、小程序等,其中微信公众号又是移动终端在线学习的“首选方式”——其功能要比微信群更加丰富,其开发难度要比小程序更简单,非常适合护理专业教学资源“颗粒化”、“项目化”和“专业化”的需要。
2.服务的可扩展性。微信是腾讯公司开发的一款基于智能手机终端运行的APP,该系统平台实现了传统互联网平台上诸多功能的继承及新功能的开发,其中具有“继承性”的功能包括“即时通讯”、“网络社交”、“信息推送”、“文章发布”、“在线支付”等,创新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微信公众号”上,用户可以通过官方提供的接口调试工具,开发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自媒体”,以实现特殊功能服务需求。
3.便携性、低成本、互动化的学习特色[2]。当今高校学生群体中,智能手机早已普及应用,作为一个“教与学”的联系纽带,亟待一个低成本的师生互动平台,以实现学生随时随地“碎片化”学习。一方面,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号)的用户管理功能,可以很好地实现学生管理,如在线问答、考试、视频授课等;另一方面,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特征,确保学生可及时获取相关信息,用于指导实习、线上学习等。
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两个必须要考虑的限制条件,其一是微信公众平台的技术局限性,也可以理解为“智能手机”作为硬件终端的局限性,要尽可能规避复杂的开发计划,将微信公众平台固有的功能最大化,从而节约建设资金、时间。其二是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针对性,也可以理解为对护理专业学生需求的针对性,从资源库内容上划分应兼顾“专业课程”、“技术实训”和“护考服务”三个方面[3]。
第一,专业课程平台。该平台包括两部分内容即专业建设相关文件及课程中心。专业建设相关文件包括包括护理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岗位职业能力调研报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报告、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等资源。课程中心可按照线下课程为依据进行铺设,进一步可划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如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如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等)、“专业拓展课程”(如护理心理学、社区健康服务、护士人文修养等)及“专业方向课程”(如手术室护理、重症监护护理、常用急救技术等)。由于专业课程在线下有着良好的教育体系支撑,则线上资源可以适当减少互动性需求,在建设中以学习资源、教学课件、微课视频等供应为主。同时,为了辅助学生自主学习,专业课内容中应添加课程设计理念、学时分配、教学目标、难点重点等要素[4]。
第二,技能实训平台。本质上,“技能实训”与“专业课程”的教学库资源内容在价值上是相同的,但作用维度不同,护理专业人才是一种实用性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直接面对病患,学生的理论知识再丰富,而实际操作技能不过关,也不能视之为“合格人才”。据此,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技能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应以与“实际操作”高度相关的内容为主,如操作视频、3D演示动画、演练流程、仿真实训等。例如,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开发功能,实现在线“技能竞赛”课程资源,将竞赛视频、竞赛题库、竞赛标准等公布给学生,引导学生在线下积极训练[5]。
第三,护考服务平台。护考是检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形式,在资源库内容方面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大科目,由此实现的教育资源库内容建设也可“一分为二”——一方面,构建“护考培训”内容体系,设计“考点解析”、“考试动态”、“模拟考题”及“考试大纲”等内容,让学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随时随地弥补不足,另一方面,建立社会服务内容体系,如行业信息、人才信息、职业培训等。
三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应用是针对“平台功能”而言的,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特征,主要包括“在线学习”、“在线考试”、“在线活动”三种形式。
(一)护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在线学习应用
传统在线学习模式本质上是一种“混合教学”,即按照线下教学的一般规律,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工具等转移到网络平台上,对于学生而言最显著的变化在于“学习场景”,从现实状态转入到“虚拟状态”的学习,能够一定程度释放自主性,且教师也更有利于进行情境创设、知识引导及过程监督。但是,传统在线学习并不是一种高度开放的模式,尤其大多数在线学习是局限于“多媒体教室”当中的,或者在同一个校园网络架构之中,教师的教学及学生的学习仍然是处于高度组织状态下,这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技术所提出的“碎片化”学习要求[6]。
基于微信公众号开发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有效地规避了以上缺陷。首先,“微信”属于第三方平台,基于这一APP展开的教学资源库开发属于自主行为,相关资源是存储在云端而非指定网络的数据库,这就扩大了资源下载、分享范围;其次,对于护理专业学生而言,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是同等重要的,在传统课堂及在线学习模式下,主体教授内容为“理论”,而线下实践中又无法及时和理论对接——无法想象一边翻书、一边护理的场景是何等尴尬——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在线学习,可以随时随地展开,通过小视频、动画、微课等形式,将实践、理论内容高度浓缩。再次,微信公众平台构建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是一个“动态库”,它不仅具有资料下载、浏览等功能,同时也可以充当教师、学生互动交流的“云端课堂”,例如,护理专业下的不同课程教师,可根据学生需要构建兴趣小组,在正常课堂之外进行深入探究[7]。
(二)护理专业教学资源的在线考试应用
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功能并非越多越好,需要考虑微信公众平台自身的承载能力,避免一些功能由于网络服务、终端机能不匹配造成无法使用的现象。“在线考试”作为教学资源库的评测机制,不能以取代线下考试为目标,而应该将重点放在“单元测验”方面,采取“化整为零”的应用方式,在学习阶段之后进行“随堂测试”,或采取“每天一题”的方法,将考试应用“日常化”,以此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碎片化学习效果;换而言之,在线考试功能的应用价值主要是“查缺补漏”而非“最终成绩”。
(三)护理专业在线资源的在线活动应用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具有较高开放性,以学校为主导,可以将医院、社区、政府部门、公益组织等容纳进来,广泛组织各类护理专业竞技活动、服务活动、学习活动等,扩大学生在专业领域的接触面,例如积极参加社区护理公益性活动,将其作为学生“线上考核”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开发校本课程内容[8]。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既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趋势,也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对于推动我国医疗事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立足高等职业教育事业,“教学资源库”是一项由国家自上而下推动的建设项目,早在2006年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创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的要求,其中“护理专业教育资源库”从2010年开始建设,迅速在国内各省份形成规模效应,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护理专业改革与发展,在推动创新型护理专业人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晓莉,党向红.本科生口腔医学教学中微信公众平台的应用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17):36+43.
[2]张振光,李玉丹,李俊.微信公众平台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医学影像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6):43-45.
[3]农湘媛.基于微信公众号平台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告设计专业为例[J].高教论坛,2019(05):67-69.
[4]刘波.微课运用于高职护理专业信息化教学中的价值评价[J].教育现代化,2017,4(41):315-316.
[5]李敏.高职护理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38):217-218.
[6]蔡虹.护理课程资源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4.
[7]汪庆玲,戴鸿英,蔡妤珂,徐筱萍,蔡虹,巫向前.全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09):46-49.
[8]曾丽亚.护理专业精品课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探讨[J].赤子(中旬),2013(09):134-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