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揭示现行评教制度对电气工程教学的影响,促进学生评教制度的改革,推动电气工程专业教学的不断完善。本文立足于现有的评教手段,指出了电气工程教学中学生评教的常见问题。并以此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了学生评教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最后从学生评教制度,以及电气工程教师自身两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希望可以推动学生评教不断向前发展,真正做到客观评教,反哺教学。
关键词:学生评教;电气工程;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周游等.学生教学评价对电气工程教学影响与改进方向[J].教育现代化,2019,6(72):229-23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如何保证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当前的一大难题。其中,电气工程作为典型的工科专业,其专业知识高度抽象,学生初次学习时往往难以理解。如何上好专业课,对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高校通常采用学生评教,教师互评,随机查课等方式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判。其中,学生评教作为当前教学效果评价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对电气工程专业教学起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他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保证了学生拥有渠道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然而,学生评教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既包括学生自身主观因素,也包含评教制度等客观方面的影响[1]。学生对教师进行评教,直接影响电气工程的教学。但是其评价结果往往很难准确地反映任课教师真实的教学情况,经常受到教师的质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深入分析现有的学生评教制度和方式的利弊,探讨未来电气工程专业领域教学中学生评教的改进方向。
一 现行的学生评教手段与常见问题
目前学生评教手段通常以问卷式和座谈式开展的[2],其中以电子问卷式最为普遍。一般而言,各个学校的教务网站上开设了评教模块,学生课程结束后可在线对任课老师进行评教。问卷中通常将教师教学效果划分为几个指标,供学生进行量化打分。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网上评教模块含有“教学收获”“教学动机”“学习组织”“学习目标”等十个子项指标,学生根据指标描述选择“非常符合”“符合”“基本符合”“不大符合”和“完全不符合”以及相应的分数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然而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缺乏对评价教学重要性的意识,往往对老师教学效果随意打分。一方面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教师在期末考试打分上对其报复,往往倾向于给每一位老师打比较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大部分同学采取认为这门课已经结束了,教师改不改进教学方式与自己无关,打分时通常随大流给每位老师都打比较高的分数。从而导致各个老师的教学评价成绩差别不大,经常出现教评92分是全院前10%,而89分就直接落到全院后10%的情况。
(2)教学评价的成绩往往和老师的严格程度以及学生个人期末考试成绩相关,与老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无关。比如,部分老师较为严格,考试给分较低,导致部分学生心生不满,在教学评价中给老师低分,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学习不大认真的同学之中。而另一部分老师教学水平不高,但在期末考试之前通过漏题或者划重点的方式对学生给予“好处”,学生们对这类的老师往往给分比较高。
(3)教学评价的结果与专业老师的考核之间关系难以量化[3]。学校往往以多少门课教学评价结果达到优秀为评判标准,作为教师职称晋升等的必要条件。这些直接线性的考核方式虽然能够激励部分年轻老师尽可能地改进教学方式。但是同样导致大部分老师为了获得较高的教学评价而去“迎合”学生。并且对于已经取得高级职称的教授而言,教学评价结果的好坏,难以激励其改进教学效果。
二 现阶段教学评价制度的利弊分析
虽然上述现象的存在使得学生评教不能充分反映教师的教学情况。但由于评价人数较多,从统计学意义上说,评价结果仍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能够反映一些问题。对于部分评教分数特别低的老师,其教学上肯定是存在问题。学校和学院的教学部门应该及时跟进,与该教师教学的学生充分沟通,再与教师探讨解决提高的办法。
但是如果因为害怕学生给予较低的教评分数导致老师不敢严格要求学生,甚至给学生放水的现象。对于《工程电磁场》等部分电气工程专业基础课,其难度较大,一旦学生仅通过最后老师画题而通过考试,则会导致后续与电磁理论相关的《电机学》《电力系统暂态分析》和《高电压技术》等专业课学习更加困难。从而导致后续课程的教学工作难度增加,甚至降低整个学科的教学质量。
三 未来改进方向
(一)避免教评结果与教师考核线性挂钩
高校将教评结果直接与绩效、职称评定相挂钩,这一定程度上制造了不和谐氛围。使得师生之间关系趋于紧张,部分教师为了评教结果好看,“讨好”学生,及进一步引发更多的教学问题。学生评教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奖惩或划分等级,而在于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学校人事部门在制定考核标准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评教结果的重要性,但是又不能一味地仅根据评教分数建立教师的赏罚制度。基于教评结果合理地对教师进行考核有助于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4]。
(二)借鉴国外高校经验
我国高校开展学生评教的时间相较国外比较短,国外已有部分成熟的经验可以供我们借鉴。国外部分知名高校的电气工程院系虽同样采用学生评教的手段,但其评教表的设计经过了充分的调研,既有共性的指标,也有个性要求[5]。借鉴国外高校学生评教的经验,进一步改进我过高校的评教制度,既是完善我国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需要,也是我国高校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国际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2]。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念
大部分高校在新手刚入学时,并没有向新生强调学生评教的作用以及重要性。导致不少学生完全没有意识到评教的重要性,认为这只是走一个流程,出现随意打分,全打满分或全打零分的现象。学生随意打分的现象将直接导致学生评教结果缺乏可信度。对此,学工办等学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大评教重要性的宣传,向学生传达评教的作用与意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教观念。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评教中去,才能保证得到的评教结果能够充分反映教学情况,帮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问题。
(四)加大高校对教学的重视,促进老师自发改进教学方法
目前高校中“教学”和“科研”两张皮的现象越发严重。专业老师往往为了提高收入,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对其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更为有利的科研上,甚至出现了将热衷于教学的年轻老师划分到“不务正业”的风气。学校和学院教学部门应该指定更为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大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视力度,激励老师自发地改进教学方式。
另一方面,由于电气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程性极强的学科,部分老师往往从高校后就一直在学校任教,上课时只能照本宣科,无法应对学生问的课本以外的内容,难以将课本知识与现场实际工况结合在一起。对于这部分教师,相关部门应该提供一定的工程化条件,帮助老师接触到实际的工程现场,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常亚平,陈亮,阎俊.高校“学生评教”误差形成机制研究——基于学生态度的视角[J].高教探索,2010(01):80-86.
[2]陈国海.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1(01):30-32.
[3]别敦荣,孟凡.论学生评教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改善[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77-83.
[4]马国建,王海军,王娟.对高校学生评教信度和效度的反思[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38-40.
[5]钟锦文,张晓盈.美国大学“生评教”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高教,2007(3).78-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