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骨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23 15:01:5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学生心理骨干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工作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及学生心理帮扶团队等学生心理骨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并指出学生心理骨干在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学生心理骨干;大学生心理危机;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胡亚华.浅析高校学生心理骨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1):226-227,236.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也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1]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越来越呈高发态势的现象引起社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度关注,应对和处理大学生心理危机成为各大高校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学生心理骨干和大学生心理危机概述

(一)学生心理骨干


作为高校学生心理工作队伍,学生心理骨干肩负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营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职责,主要包括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和学生心理帮扶团队(大学生心理协会)等。

(1)班级心理委员:作为高校班级委员会的一员,班级心理委员最早于2004年在天津大学设立,因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巨大作用,在全国各大高校普及开来,成为高校最主要的学生心理骨干之一,在关注和反馈班级同学的心理动态以及提供力所能及的心理支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宿舍长:宿舍是大学最基本的细胞,是学生最为熟悉且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宿舍核心的宿舍长,肩负着管理宿舍,维护宿舍正常生活秩序、开展宿舍文明文化建设和及时反馈宿舍异常情况等责任,在各大高校不断夯实四级心理预警防控体系背景下,宿舍长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

(3)学生心理帮扶团队:学生心理帮扶团队,也叫大学生心理协会,是由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其职责包括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举办心理沙龙和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大学生喜闻悦见的各类心理活动营造浓厚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核心心理素养。

\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

(1)概念:美国心理学家卡普兰于1954年率先提出心理危机概念,他认为心理危机是个体在面对超出其能力范畴的困境时产生的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当个体能够妥善应对现实中的困境时,个体心理状态处于平衡状态,心态也较为积极健康,此时心理危机便不会发生,反之,则会发生心理危机。[2]

(2)类型: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因分类标准的不同而不同。根据大学生主体差异可按性别、年级、地域、和家庭经济状况等进行心理危机分类;根据心理危机危害程度又可分为一级心理危机、二级心理危机和三级心理危机;根据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可分为情境性危机、发展性危机和存在性危机。[3]

(3)原因:引发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原因千差万别,但总体来说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其中主观方面包括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人格特征的不良影响以及心理发展的矛盾冲突等;客观方面主要包括社会的发展与变化所带来的对大学生的挑战,高科技对大学生人际沟通带来的不良影响及家庭教育方面的不良等。[4]

二 高校学生心理骨干在心理危机中的作用

(一)心理危机发生前的预警作用


学生心理骨干在高校心理危机预警防控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生心理骨干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学生心理骨干,双重身份的优势利于其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前充分发挥其预警作用。因为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在遇到心理问题时的首选倾诉对象一般是同班同学或者舍友等朋辈,而很少有学生会主动找家长和老师进行倾诉,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同学和舍友与自己有共同的语言,担心与老师或者父母沟通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因此这就利于学生心理骨干便宜行使自己的职能,提供及时的朋辈咨询,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信号。

(二)心理危机发生中的支持作用

通过研究发现,发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往往会在认知上产生障碍,情感上出现失调和行为上出现失控,需要及时进行干预以防出现严重的后果。[5]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除了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的提供的专业支持之外,学生心理骨干也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支持发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和专业危机干预人员两个方面:

在支持发生心理危机大学生方面,学生心理骨干可以在心理上给予发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以陪护,除了最基本的倾听、共情外,学生心理骨干还可以应用所学心理调适方法和技巧给予陷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科学的心理援助,进而帮助疏导不良情绪。

在支持专业危机干预人员方面,学生心理骨干可以在专业危机干预人员的指导下提供必要的辅助,如给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提供发生心理危机的大学生的第一手的信息,帮助专业人员进行判断,为心理危机的解除争取时间,快速且有效地帮助陷入心理危机的大学生走出危机。

(三)心理危机发生后的追踪作用

由于陷入心理危机人员在经历危机后仍然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心理波动,因此心理危机在解除后仍需要持续性的跟进以保证干预的效果,在专业的危机干预人员撤离后,学生心理骨干成为学校和老师可以依靠的不二人选,其在心理危机发生后的追踪作用就又凸显出来,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学生心理骨干接受过专业的心理相关培训,掌握的心理知识较其他同学更丰富,观察更仔细入微,是对陷入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后续追踪的最合适的人选;二是学生心理骨干作为朋辈容易深入学生内部,也容易得到发生心理危机学生的信任,在进行后续追踪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三 总结与展望

高校学生心理骨干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的前中后各个阶段,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的操作中,学生心理骨干在发挥其作用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心理骨干选拔不科学,职责定位不清晰,培训不规范、工作能力和胜任力不足等方面。因此为了切实有效的发挥学生心理骨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的作用,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严把学生心理骨干选拔关

学生心理骨干的选拔是首要的第一步,因此必须严把其选拔关。在选拔方式方面,对于学生心理骨干的选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学生自愿报名、班级同学推荐、老师选拔等多种方式,并且要经过严格的心理测试和面试,从而选出真正合格的学生心理骨干。为提升学生心理帮扶团队的专业性,可考虑吸纳心理委员和宿舍长进入团队。

学生心理骨干要具备一定的性格特征,爱心、责任心、亲和力和人际关系良好等是作为学生心理骨干最应该具备的,并在考核过程中实行优胜劣汰。

(二)明确学生心理骨干职责定位

从本质上来说学生心理骨干是一名对心理感兴趣,且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的人员,在学生心理危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学生心理骨干本身也是学生,不是专业的心理工作人员。学生心理骨干职责重点在于发现和识别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心理骨干需要重点发挥好作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员、学生心理问题倾听者、学生心理问题信息员及学生心理活动组织员的重要作用。[6]

(三)规范学生心理骨干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对学生心理骨干也提出一定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实时更新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提升心理健康专业知识与能力等方面。[7]因此需要不断地对学生心理骨干进行规范化的培训。首先,保证培训师资的专业性与课时数量,由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心理骨干进行岗前岗后全过程培训;其次,对学生心理骨干进行涵盖职业道德、工作职责、专业知识、工作技能等各个内容版块的全面且系统的培训;再次,实行分层分类培训,依据学生心里骨干所在年级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培训;最后,培训形式应尽量生动活泼,注重多样化,既要有传统的灌输式的理论讲解,也要有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的实践培训。[8]

(四)加强对学生心理骨干工作的指导,提高其胜任力

作为非专业人员,由于工作能力的不足,学生心理骨干在实际的工作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同样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学生心理骨干自身的情绪也很容易受到外在的影响,因此当其遭遇困难时,心理老师或者辅导员需要对其工作进行一定的指导,可通过心理案例沙龙,团体心理辅导、经验交流等各种形式对学生心理骨干进行工作上的指导,帮助其解决面临的困境。同时,关注学生心理骨干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教授其心理保健的方法,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为其开展工作奠定基础。[9]

高校学生心理骨干在大学生心理危机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发挥好其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心理保健意识和教授学生心理调适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心理自助和助人的能力,有效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促进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稳步向前发展。

\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807/t20180713_342992.html
[2]倪旻睿刘淑珍.浅析“95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对策[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7(2):121-124.
[3]马喜亭李卫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研判与干预模型构建[J].思想教育研究,2011(1):103-107.
[4][5]陈晓蕾赵玉英.论学生干部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改革与开放,2015(5):121-122.
[6]黄晓芳.高校心理委员有效工作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4(1):78-79.
[7]张丽琼.高校心理委员之有效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31):150-151.
[8]刘红艳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现状思考及对策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2):82-84.
[9]李春燕.大学心理委员工作机制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31-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3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