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昆虫标本是昆虫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学习材料和实验教具,昆虫标本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实验教学效果。本文介绍了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目前昆虫标本的建设和维护工作,阐述了标本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工作设想和建议,以期能更大发挥昆虫标本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昆虫标本;建设;维护;实验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薛彩云,等.浅谈昆虫实验教学标本建设与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9,6(71):207-209.
昆虫标本是以昆虫为实物,采用干燥、液浸和玻片封存等方法处理后,可以长久保存的昆虫样品[1]。昆虫标本一般主要包括液浸标本、干制标本、针插标本及玻片标本等。新鲜活体标本、为害状干标本等又常常作为补充服务于实验教学[2]。不同类型的昆虫标本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在植保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昆虫标本作为直接的教具应用于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生动的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沈阳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与生命科学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我校植物保护学院目前开设的《普通昆虫学实验》、《园艺植物昆虫学》、《昆虫学综合实验》、《药用植物害虫学》、《植物检疫学》、《昆虫学实验》、《农业有害生物实验》等多门实验课程都涉及昆虫学知识,需要昆虫标本作为重要的实验教具和学习材料,这对标本的种类、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建设好昆虫实验教学标本能够促进学生对昆虫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有助于植物保护拔尖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对我院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设想和建议,以期能更好的发挥昆虫标本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一昆虫标本建设
(一)昆虫标本的收集
昆虫的收集是标本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首先要保证稳定的标本来源和充足的数量。目前,我院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管理工作人员不足,特别是负责昆虫实验教学标本建设的管理工作人员不足、任务繁重,很难保证有大量的时间开展昆虫标本的收集工作。为了保证充足的昆虫标本数量,我院在改进收集措施和开拓多种收集渠道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1.开创昆虫收集新措施
近年来,我校植物保护实验教学中心在本科实验教学上加大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昆虫诱捕工具,采用新的昆虫采集方式。目前,中心用于昆虫收集的工具和材料多达19种以上,其中包括新引进的昆虫夜间采集帐篷(MegaViewScience Co.,Ltd.,台湾,BT3001)。对于一些体积较小的昆虫采用吸虫管吸虫法。在毒瓶的制作和使用上,采用乙酸乙酯代替以往的氰化钾,提高了使用安全性[3]。对于一些虫体较大的昆虫成虫,为避免因使用毒瓶造成虫体残缺不整,根据不同昆虫特点,采用相应的酒精注射毒杀方法[4]。通过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极大的改进了昆虫收集措施,丰富了昆虫采集种类,提高了昆虫标本虫源质量。
2.充分利用本科生教学实习,收集昆虫标本
我院每年都开展为期三周的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教学实习。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周边和野外采集大量的昆虫标本。每年通过教学实习采集的昆虫数量多达1.5万头,极大的充实了实验教学标本库,成为实验教学标本的重要来源。
3.借助科研工作,补充标本库存
我院昆虫学科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在开展昆虫相关的科学研究中,各位教师结合田间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昆虫标本,在满足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将剩余标本用于实验教学用,有效地补充了昆虫标本的库存量。
4.充分发挥学生作用,采集昆虫标本
我院设有昆虫爱好者协会学生社团,是由对昆虫知识兴趣浓厚的学生组成。每年协会的学生都会开展多次野外采集活动。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动全体学生利用假期回家期间,积极采集当地昆虫。通过该途径不但补充了昆虫标本的数量,更有效地丰富了昆虫标本的种类。
5.购买昆虫
对于一些价格合理、易于购买而又难以短期内大量采集的昆虫,可申请经费进行购买,以满足教学需要。比如,近年来中心通过该渠道购买了蝗虫、龙虱、水龟虫、蜻蜓稚虫、犀金龟幼虫、地鳖、家蝇蛹、天蛾幼虫等新鲜的昆虫,及时补充、更新了标本,缓解了昆虫采集的压力。
(二)昆虫标本制作与保存
采集到的昆虫标本,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及虫态,需要采用不同的制作和保存方法。主要有液浸标本、干制标本、针插标本和玻片标本。幼虫一般通过浸渍法保存,成虫一般采用展翅、整姿、干燥等步骤。而一些体型微小的昆虫,为了便于观察其特征,必须做成玻片标本进行保存。
1.调动各方面因素开展标本制作与保存工作
收集的昆虫需及时制作成标本,才能长期保存。标本制作和保存是一项繁琐的工作,标本制作者既要有专业的知识,又要较为充足的时间。中心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开展标本制作及保存工作,不断提高昆虫标本的数量和质量,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利用本科生的昆虫学教学实习任务,由学生将各自采集到的昆虫制作成标本,并将此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另一方面,组织昆虫爱好协会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标本制作活动。其次,聘请已退休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实验管理工作人员,投入标本制作工作。通过以上措施,保证了收集到的昆虫及时制作成标本,避免了因处理不当造成虫体变质腐烂的情况。
2.液浸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幼虫和部分成虫标本如甲虫等,一般是浸泡在具有防腐作用的浸渍液中进行保存。浸渍液多为75%的乙醇,也可用酒精加适量甘油进行保存。在3天、7天、15天后分别更换浸泡液,之后定期维护。幼虫标本采用Ditrich’s固定液热处理[5],同样也在3天、7天、15天后分别更换浸泡液,之后定期维护。
3.干制标本和针插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干制标本多为鳞翅目的成虫,直接干燥后放入保鲜盒中保存,放樟脑球防虫,该标本主要用于翅脉观察。针插标本的制作过程如下:首先要对干燥的标本,特别是鳞翅目标本,进行熏蒸软化;针对不同种类的昆虫选择合适的针插位置,并使用三级台来调整虫体高度;按照昆虫标本制作规范[6],将标本经过整姿和展翅后,在40~45℃下间断烘干或自然干燥2-3周;待标本完全干燥后,需将采集标签和鉴定标签依次插在昆虫针下方,同样用三级台调整高度,最后置入标本盒保存。
4.玻片标本的制作与保存
一些体形微小的昆虫如蚜虫、粉虱、蓟马等必须做成玻片标本,在微生物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其特征。还有一些昆虫的生殖器、翅脉、腺体等也需要做成玻片标本。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如下:首先要去除内脏和杂质,然后按不同酒精浓度依次进行脱水,再用二甲苯进行透明处理,最后进行封片,贴上标签,自然干燥2~3周后,放入玻片盒保存。
二 昆虫标本维护
昆虫标本的维护是一项周而复始、长期坚持的工作。如果维护工作由于间断或不慎,有可能造成标本的大量损坏,标本的建设工作将功亏一篑。特别是对于一些珍贵稀少的标本,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无论干制标本、针插标本还是液浸的昆虫标本,均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在其保存过程中最易产生虫害和霉变[7]。液浸标本保存液采用酒精保存液,配置75%的酒精,放入少量甘油。由于酒精挥发,导致酒精浓度降低,影响防腐效果,所以定期对全部的液浸标本进行液体更换。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液浸标本保存液的情况,如发现保存液变色,随时更换。针插标本及干制标本的维护重点需要注意防霉和防虫处理。防霉措施:保证放置标本的房间清洁、干燥,并定期更换标本盒内的干燥剂。我校昆虫标本的防虫处理,除盒内放置樟脑球并定期更换外,过去还一直采用敌敌畏定期熏蒸的办法,即在青霉素小瓶中塞入适量脱脂棉,滴入敌敌畏使脱脂棉充分吸附,然后将小瓶直立固定于标本盒内,将标本盒密封熏蒸。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目前采用冷冻除虫的方法替代了敌敌畏熏蒸。利用辽宁冬季的天然低温,在严冬季节将标本盒密封包装后运送到室外冷冻60天,然后再分批放入冰柜-30℃冷冻二周。冷冻除虫无毒环保高效,保证了标本盒内部灭杀条件均符合,达到良好的除虫效果。
三 昆虫实验教学标本存在的问题
(一)玻片标本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昆虫玻片标本一般包括脱水、透明和封片等操作步骤,对经验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我院目前由于实验技术人员不足造成标本自制水平下降,较为复杂的标本制作技术不能得到继承与发展,导致玻片标本的建设工作停滞或进展缓慢,存在“啃老”的现象。
(二)难采集的昆虫标本短缺
检疫性昆虫、本地难采集昆虫和物种种类少的昆虫由于采集难度大造成了标本短缺。检疫性昆虫标本由于其危险性和特殊性,成为标本库稀缺资源。另外,实验教学中使用的昆虫标本如等翅目(白蚁)、缺翅目、纺足目(足丝蚁)、蛩蠊目、螳脩目昆虫,由于在辽宁本地难采集或者物种种类少,使得标本补充不及时,造成了这类昆虫标本短缺。
四 展望
(一)加强与相关单位交流合作
加强与其他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之间的学习交流,拓宽视野,集思广益,不断学习先进的标本建设和管理经验,建立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
(二)借助交流平台,实现互通有无
借助网络信息媒介,建立标本建设互联网交流平台,各大院校或科研机构通过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展标本赠送或交换,实现互通有无,破除地域或环境条件对标本收集的限制。
(三)建立数字化昆虫实验教学标本库
数字化昆虫标本库是借助计算机信息技术,建立昆虫标本数据库,包括文字,图像等多种数据。特别是稀缺的昆虫标本,数量和种类上很难满足实验教学,通过从数字标本库调取信息,可快速了解和学习昆虫形态特点及采集和分类信息,减少对昆虫标本的直接利用,避免珍贵稀缺标本的破损,弥补实体昆虫标本短缺的不足。
(四)继续扩大学生参与标本建设的作用
努力发动更多学生参与到昆虫标本的建设工作中,建立学生参与标本建设工作的长效机制,扩大学生参与标本建设的影响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缓解标本建设工作人员的不足。
五 结语
昆虫实验教学标本建设围绕实验教学开展,解实验课之所需,做实验教学之所用。昆虫标本的收集、制作、保存维护与管理是一个有机整体,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昆虫标本建设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的昆虫实验教学标本,才能保证昆虫相关的实验课程顺利进行,有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昆虫实验室的管理者,要将昆虫标本的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创建科学的昆虫标本建设和管理体系,以期更好地为实验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张旭,耿雪侠.淮北师范大学昆虫标本库建设与维护[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Z1):125-126.
[2]覃连红,黄艳花,陈彩贤,等.昆虫实验教学标本的建设和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02):154-155.
[3]董会,杨广玲,孔令广,等.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J].实验室科学,2017,20(01):37-39.
[4]刘硖,姜奎年,高宝双,等.酒精注射毒杀昆虫方法在标本制作中的应用[J].中国森林病虫,2006(02):44.
[5]Jiang L,Hua B Z.Morphological comparison of the larvae of Panorpa obtusa Cheng and Neopanorpa lui Chou&Ran(Mecoptera:Panorpidae)[J].Zoologischer Anzeiger-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Zoology,2015(255):62-70.
[6]Gullan,P.J.,Cranston,P.S..The Insects:An Outline of Entomology,4th ed[M].2010:Wiley-Blackwell,Oxford.
[7]王云果,高智辉,高爱琴,等.昆虫标本科学管理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7(03):87-89+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