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 要:构筑自主课堂能够提升学生的个性品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情 境,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发现,促使学生 产生创新思维;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语文 学习的实用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方 法都有助于创设自主课堂,促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高 自己的个性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 自主课堂 个性品质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师教授的方式, 更要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展自己的个性品质,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境界,从而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一、有意设疑,引导主动探究
问题可以激励学生去学习、实践和观察,而自主学习实际上就是学生不断发现和探究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头脑进入思考状态,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并围绕该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较多,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适当进行总结,分析哪些问题更为重要,需要重点解决,这样能让学生的问题意识得到提升。
《祝福》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出 现的各个人物所具有的典型性,并了解作者创作文章的 主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主要人物,教师 先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然后再让学生尝试自己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如可以提问:“这篇文章中不少人物的对话都很有特色,尤其是其中的若干标点符号,更是耐人寻味,大家可以尝试探索,看看这些标点符号中隐藏着怎样的人物情感。”这个问题的角度比较独特,是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并未注意到的地方,不少学生都对此十分感兴趣,进而积极地开始阅读。如有学生发现作者在听到祥林嫂询问是否有地狱时,回答:“……实在,我说不清……”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作者的迟疑,作者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还有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扰, 如“四叔看见祥林嫂被人绑走后,说:‘可恶!然而……。’这里的感叹号,我能理解,表示四叔感到十分震惊,也感到很厌恶,但是这里的省略号,又隐藏了什么意思呢?”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此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对四叔保守、顽固、捍卫封建思想的典型性有了更多了解。
应试教育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但却忽略了学生的 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却忽略了 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久而久之就制 约了学生的头脑发展。教师要想让学生拥有敢于质疑、敢 于挑战权威的个性品质,就要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敢于 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
二、创设情境,联系生活体验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讲授,学 生记录笔记,这样很难引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可以利 用创设情境的方法,让学生投入生活化情境中,联系生活 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思考。这样的学习能够激活学生的生 活体验,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以被激发。
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 学生围绕该课文进行情境体验。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的 生活经历,如果自己到亲密的人家中访问是什么感觉,如 果到比较生疏且是尊长的家中又会是怎样的感觉。在尝试体验后,学生提出林黛玉来到外祖母家,这本来应该是 十分亲密的人,因此,林黛玉的哭泣展现出了真情,但是 同时,林黛玉又显得十分拘束,这又是为什么呢?教师鼓 励学生展开拓展阅读,了解林黛玉的遭遇,并了解封建制 度的礼仪,然后创设情景,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更加 深入地感受人物的情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和人 物进行亲密接触,理解了林黛玉想要亲昵,但是又处处小 心、不敢亲昵的原因。学生意识到林黛玉虽然知道外祖母 心疼自己,但是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所以处处小心,如 拒绝邢夫人留饭时,先说了对邢夫人的尊敬和感激,然后 又说了不得不拒绝的原因,显得有礼有节,顾全大局。在 融入了真实体验后,学生对文章有了更多的感触。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创建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学生将更深刻地意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不断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会增强。
三、学会发现,深化创新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创新和发现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学生能通过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具备质疑、挑战权威的勇气和能力,敢于暴露自己的思想。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都会得到发展, 而且还能提高探究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发现,并尝试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写到作文中,展现自己的创新意识。
在学习《致橡树》这首诗歌时,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赏读这首诗歌时的感触。如有学生提出自己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但是仔细阅读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并非只是爱情这么简单,作者不仅展现了自己的爱情观,还发出了女子挑战男权社会的挑战宣言。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阶段,都存在男尊女卑的现象,这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要想改变谈何容易,所以作者用这首诗歌展现了女性的独立宣言,因此,这首诗歌表现出了不同于同类型诗歌的独特性。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发现,并且鼓励学生尝试探究,看看作者是否还有其他同类型的诗歌,并且尝试仿写,模仿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行现代诗的创作。如有学生在探究中指出,《神女峰》等作品也有类似的特点,在作者的笔下,神女峰不再是唯美的代表, 而是男权社会的产物,“金光菊”“女贞子”则象征女性的觉醒。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发现新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能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学生能做到这一点,则说明学生能够个性化地阅 读、写作。学生要对未知世界怀有一定的热情,要敢于标 新立异,尝试新的方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有 一定的帮助作用。
四、组织活动,形成应用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高中阶段要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如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 尝试运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
在学完《蜀道难》一课内容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李白诗歌赏析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李白不同时期、各种风格的诗歌,然后尝试从多种角度进行分析和探究,最后尝试用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教师为学生搭建了平台,让学生将作品上传到 QQ群中,然后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这个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了李白的作品,同时,学生还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学生提出,李白不仅创作了不少豪放的诗歌,还在自己的诗歌中体现了柔情。该学生将李白的《春怨》等诗歌改写成现代诗的形式,展示出来,如“你会不会,写一阕,长安离情, 用一些零落的言语,望断西山,暗生情……”还有学生参考古典小说中的内容,编写了话剧,将李白的一生以话剧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展现了自己的探究成果,也因此感受到了语文的实用性。
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生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 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如果教师能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 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那么,学生的个性品质也能得 到更好的发展。
五、结语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尽情探究、体验、 创新,应用自己学到的语文知识,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优秀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建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高中语文自主课堂的构建[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13(1).
[2]王玉华.例谈语文自主课堂学习发生的动态特征[J].中学语文,2017(1). [3]李如超.高中语文课堂学生自主提问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教书育人,2016(35).
《创设自主课堂,培养个性品质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9/0114/20190114104102647.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