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实践教学改革则是重中之重。会展专业因其应用性特征,实践教学在培养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是目前多数会展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却存在教学内容不完整、教学方法单一、考核体系僵化等问题,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丰富的教学方法及动态化的考核体系,是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三项措施。
关键词:应用型;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丁南,等.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以会展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0):77-78,95.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是为社会各个领域培养专门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及地方产业特征使得社会对不同层次的高校人才培养需求越来越强烈。与研究型高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承担着数以万计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应用型本科教育也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应运而生。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指出到2022年,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成覆盖大部分行业领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等等。截止2018年12月份,国内共有约四百所高校开展向应用型高校转变工作安排,约占全国本科层次院校半数以上[1],高等院校转型发展速度不断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强调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重视与企业产教融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目的,以培养在一线岗位,如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2]。
一 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作为具有较强的应用性的学科,会展专业要求开展本科教育时必须强化实践教学,既提升了学科教育体系的多元化与全面性,同时也是实现创新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条件。通过实践教学改革,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实践教学方法,完善实践考核标准,将有助于建立科学化、标准化、客观性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助推学生培养实践操作能力。
(一)是全面提升会展专业教学质量的需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实践教学直接影响会展专业教学质量,学科专业评估中实践教学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开展现状及教学效果在评分指标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通过实践教学,如分析会展行业真实案例,促使学生能够了解行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其次,作为新兴领域,会展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与之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也是与时俱进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任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熟悉产业发展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深入企业内部学习,掌握行业一手资料,持续积累实践经验与教学案例,不断改进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才能顺利实现实践教学目标。
(二)是不断优化会展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式教育依然扮演主角,但单方面灌输知识既不能顺利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实践教学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构建以学生为课堂主导的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理论教学方法,通过项目模拟、案例分析等方式,实现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在就业市场更具竞争力。
(三)是不断促进地区会展产业发展的需要
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培养应用型会展人才,切实服务地区会展行业,促进地区会展产业经济发展这一系列目标。学科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不断优化学生会展实践能力,向地区企业提供优质人才支持,为地区会展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其次,通过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打造具备多元应用能力的毕业生,可以缩短企业新进人员培训时间,降低企业人力成本,提升地区企业市场竞争力。
二 目前会展专业实践教中学存在的问题
本科院校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实践教学质量,但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仍存在多重问题,结合地方特色,依托地区产业优势,能够服务区域经济的实践教学是系列会展教育学习及培训论坛的讨论重点。除院校传统、优势学科背景、地方产业发展现状等个性问题外,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展专业在实践教学中存在一系列共性问题,这也是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障碍。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不完整
会展产业是一个高度融合的产业,展中有会,会中有展,合格的会展人才也应是复合型的全能人才,从事展陈设计的毕业生往往也需要掌握项目策划的知识,同样,专职进行项目策划的从业者也需要掌握设计搭建基础知识,确保其设计方案更具可操作性。职业特征要求实践教学也应具有综合性,但实际教学中,因任课教师知识和课程设计的限制,实践教学开展往往局限在某门课程,或项目中某个阶段,无法涵盖完整的会展实践技能体系[3],导致实践教学不完整不连贯不全面。
(二)实践教学方法单一性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授课方式主要包括两种,一是依托课堂开展情景模拟实践教学,如任课教师拟定主题,学生撰写策划方案,以PPT或小组讨论形式予以展示;二是与当地企业合作,安排学生以志愿者或兼职工作人员身份参与项目实际工作。纵观两种类型实践教学均存在不足之处,前者脱离行业实际,无法切实提升学生动手能力,甚至导致学生忽视行业人才要求;后者则缺乏教师及时指导,以致学生对实践内容了解不深入,与课堂理论知识联系不充分,专业认知出现偏差,甚至因准备不足,欠缺必要技能而受到批评后,对专业产生抵触情绪。
(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静态化
教学考核是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但目前考核体系并未形成统一标准且因时间及课程限制,多数实践教学,特别是课内实践考核存在“一锤定音”的情况,忽视实践教学的动态过程和参与性,对学生参与程度没有强制要求,导致学生实践教学过程参与意愿不足,预期目标难以实现。此外,仅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不能全面反映其综合应用能力,缺乏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肯定与促进作用,失去实践教学的意义。
三 应用型本科会展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一)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共同为能力培养目标服务,教学内容体系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中之重。良好的会展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确保学生全方位多维度能力培养的基础,也是促进学生顺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保障。
(1)实践教学内容整体化改革。整体化改革需要教研室内各任课教师加强沟通,重组各门课之间实践内容的关系与有机组合,一方面杜绝出现实践教学内容重复的现象,另一方面各门课之间取短补长,强调模块内容联系。如会展项目策划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是项目策划,管理与运营则不是其教学重点;而会展项目管理则强调策划的落地执行,任课教师不应放过多精力在策划部分,可以将前一课程策划教学成果进行实践,培养学生项目现场运营的技能,解决学生重复接受相同内容以及不同实践教学之间组合关系的问题。
(2)实践教学内容进阶化改革。现阶段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忽视学生能力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同阶段实践教学中缺少内在联系,独立存在,学生无法由浅入深了解产业运作特征和技能要求。故此在实践教学改革应结合理论课程内容和行业发展规律,构建递进发展的教学内容体系。
(二)实践教学方法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方法要克服单一性缺点,向多元化、现代化发展,既要考虑课程教学要求,还要结合当代学生性格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项目平台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开设实践教学环节。如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中项目宣传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放弃传统的课堂展示汇报形式,选择学生熟悉的微博或微信公众号作为汇报平台,既实现了沟通展示的目的,同时利用点赞这一激励手段吸引学生,还锻炼其图文编辑、排版的技能。
(三)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改革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因强调实践教学的多元化及过程性特征,相应考核体系也应进行改革,以免出现“重结果,轻过程”的缺失,不符实践教学的特征与目标要求。
黄山学院会展专业会展项目策划与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毕业班毕业设计展进行,其最终考核体系分为三个部分,包括项目策划及文本撰写,项目筹备及现场运营,和项目总结评价三部分,在实践考核体系中分数占比分别为30%,40%和30%,三个构成部分并不是随意组合,而是因会展项目发展先后顺序及评分可操作性设置。任课教师希望通过考核体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项目策划及运营的规范流程,全面掌握会展项目运营能力。且最终分数由班级考核小组与任课教师共同给出,确保实践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四 结语
会展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是专业符合应用型定位,满足市场需求,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必须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方式,优化实践考核体系,通过打造实践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师资队伍,打造实践教学平台,制定实践教学相关政策,才能实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理论知识扎实、操作技能全面人才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函阳.应用型本科院校“虚拟企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与探索[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4):101-104.
[2]韦佳,倪杰,吴远征.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体系创建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03):207-210.
[3]张明梅.会展专业项目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61.
[4]钱世凤.高职会展专业多元化层递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2):44-47.
[5]高欣.高校会展专业“双系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29(10):82-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