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MOOC背景下《电路》融合式教学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15 08:34:1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电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MOOC以其开放、在线、大规模等特点为《电路》融合式教学提供了创新思路。笔者通过多年从事“电路”课程教学的体会,通过研究MOOC的特点探讨怎样使用MOOC实现“电路”课程的融合式教学。

关键词:电路;MOOC;融合式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牛晓飞,等.MOOC背景下《电路》融合式教学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0):191-192.

本科教学计划中《电路》一般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在第二学期,该课程的特点为逻辑性强与理论严密,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电子类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第一门工程类课[1]。《电路》课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后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电路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熟练应用电路的基本理论、概念,结合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后续的专业技术课程搭建桥梁[2]。自从2011年开始,当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在很短的时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MOOC主要由课程建设、教学管理、教学互动、制度机制、教学环境等构成,改变了以往教学中以教为中心,将其变为以学为中心,彻底实现“翻转课堂”的实质[3]。

一 传统模式《电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并且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纸质教材配合粉笔在教室里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方式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又形成了“考前突击,考后忘记”的教学效果,即使最后成绩得很好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对电路知识又会出现知之甚少的状况,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5]。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课内容的源泉主要是教材,但是电路教材的理论性很强,学生的相关基础比较差,造成了学生还对电路的学习产生了畏惧。学生上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全部依赖教材,而且从教材上凝练知识又是一个枯燥的历程;学生难以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学生在固定的教学场地学习难于获得的创新知识[6]。固定的教学场地主要指教室和实验室,教师在其中使用固定模式教授教学内容,即使在实验室中的教学,也只是让学生完成提前设定好的验证性实验。很难使学生对电路课产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也是得过且过,无法激发出创新精神[7]。

\

 
二MOOC背景下《电路》的融合式教学

MOOC是借助网络技术建立开放、全员、终身学习的先进教育模式,然而MOOC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线学习不易加深,教师不易于监督学生学习[8]。如果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就会远远达不到学习要求。为避免其种种不足,充分吸收传统教学优势,我们计划在MOOC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其特点,与传统教学进行融合式改革。

(一)根据MOOC的特点,管理好学生的“碎片化”时间

教师提前将内容预先进行凝练,整理出课程的重点、难点,将突出的问题做成小视频,既保证各个知识点的学习,也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比如:网孔电流法与结点电压法,戴维宁与诺顿定理,它们既有相同又有不同的特点,学生容易混淆。教师要将两者的差异部分做成视频,以便帮助学生解决此类问题[9]。同时教师要保持一定的在线率,保障学生的问题及时得到回复。在线交流能够很好地解决师生之间缺乏交流的问题。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或者课间时间不能主动的提问题,还有很多学生存在着怕老师、怕生或者由于问题简单而丢人的顾虑,但是通过在线的交流能够很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二)MOOC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视野

在这点上传统教学不能与之相比,“电路”课与其他专业课有着很强的关联性,MOOC可以连接丰盛的网络资源。这样很好地解决了学生无法下手的问题,但是要求教师能够识别什么样的知识点需要网络链接,网络链接学习的内容怎样把握。比如:RLC串联电路的谐振部分内容,传统教材上只是给出发生谐振的条件以及谐振的频率响应的曲线,没有详细的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学生们也只能死记硬背,不能深入理解其产生的机制以及根本原因。但是在MOOC教学中,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这个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也可以用一个网页的链接轻松的解决。这样不仅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了极大地解决,同时也是对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要求老师认有效地分辨额外链接,对于网站链接的学习内容要把握住,能有效的甄别其是否准确。我们一直鼓励学生跨学科进行学习与交流,同时鼓励学生选修国内及国外人文、管理及文体类优秀课程,而且我们利用MOOC资源可以很容易地实现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流,对于我们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技术与生产实践的融合,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专业素质。

(三)“交互式学习”模式

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纸质教材配合粉笔在教室里向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方式枯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又形成了“考前突击,考后忘记”的教学效果,即使最后成绩得很好的学生,一段时间后对电路知识又会出现知之甚少的状况。在课堂上进行考试测试肯定耽误课堂教学时间,而且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批改,耽误时间的同时教学效果不好。然而MOOC大力推广,在线学习、在线测试、在线批改等教学方式逐步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交互式学习”模式不但可以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线作业的推广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及巩固。在课程学习结束之后,MOOC通过颁发证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改善了以往的学习成绩考核模式,把考核贯穿在教学过程中,杜绝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的状况。在MOOC中推广微作业、微测验、微互动等交互式测试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MOOC改变了课程的课上与课下之间的关系

传统认为课上就是教师讲授基础的知识,课下就是学生接收以及领悟知识,这是一种低效而乏味的教育模式,将来可能会被MOOC的“课下学生开展自学知识,课上进行师生面对面研讨知识”的模式予以取代。我们的判断是:MOOC课可以有效支撑着高校课堂的教学改革,也能够有效的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在课余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师生之间探讨扩展知识。MOOC能有效支持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能有效提高整体的教育质量。我校的教师团队制作了“大学物理”MOOC课程,在2017级460名学生中实现“翻转课堂”的改革,要求学生将基础知识通过MOOC课程放在课余完成,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进行师生互动式教学,已经取得一些效果,并且获得了很好的反响。

三结论

《电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对其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教学方式选择MOOC无疑是最佳方案,MOOC既是对传统教学形式提出的挑战,也是对教师的个人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传统教学中优点融入到MOOC中,同时如何通过MOOC改善传统教学的各种不足之处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家讨论的热点,方法方式合理的话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出学生科学的思维。

\

 
参考文献

[1]高君华.MOOC时代“电路分析”课程新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30):199-200.
[2]徐敏,沈凯.MOOC背景下《电路基础》教学创新探究[J].电子世界,2018(13):90+92.
[3]李文静.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5):47-50.
[4]刘小花,唐贵进,刘艳.MOOC在数字电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8(10):83-86.
[5]朱桂萍,于歆杰.“电路原理”MOOC资源的多种应用形式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7,39(03):6-8+28.[6]彭光含,刘长青.基于虚拟仿真的《电路分析》课程体系与MOOC教学融合模式[J].教育现代化,2018,5(28):275-276.
[7]高艳,陈慧蓉.基于e会学平台的MOOC课程的构建——以《电路基础》为例[J].轻工科技,2018,34(02):131-132.
[8]李文静.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及应用——以“电路原理”课程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19(05):47-50.
[9]刘喆,赵伟宇,陈晓行,等.电路分析MOOC后台数据分析与挖掘[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8,16(05):16-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137.html
本文标签: 电路 ,MOOC ,融合式教学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