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思考与改革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14 11:21: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点介绍了从教学方法设计,如指导学生预习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强化课后与学生的交流方法等方面入手所开展的《普通化学》课程双语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并设计了一套切实有效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双语教学方法,该方法对其它公共基础课开展双语教学实践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教学方法;思考;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刘绍乾,等.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思考与改革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68):33-35.

一 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双语教学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仅仅依靠开设外语课程,很难使学生达到在国际科技活动中无障碍交流的程度。因此,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对大学生,甚至是中,小学生实行双语教学。其中,新加坡、欧美地区的多个国家甚至实施了“三语”教育和“多语”教育[1]。加入WTO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各专业人才的外语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大力推广使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并明确提出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要力争在三年内开设出5%-10%的双语课程[2]。当前,随着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学生走出国门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显然,实施双语教学愈显重要。目前,我国已有近百所高校开展了双语教学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3-6]。

开展中澳国际合作大学教育,是国家为顺应全球教育发展形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是由中南大学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合作共建的,旨在培养具有双学士学位的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该专业的学生在国内学习两年公共基础课,通过雅思考试后,再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继续学习两年专业课。该专业的学生除了必须具有扎实的公共英语基础外,同时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英语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在莫纳什大学的课程学习。显然,仅仅靠国内公共英语课程的学习是不能达到要求的。因为科技英语的表达方式,表达习惯,科技英语词汇的掌握,都不是公共英语的教学目的。而且,靠开设一门科技英语,或专业外语课程也不可能完全让学生具备这些能力。因为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科技英语的氛围,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可获得。因此,贯穿始终的公共英语教学和各课程的双语教学才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综合英语能力最有效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实行双语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

 
二 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们对中澳国际土木工程专业《普通化学》课程进行了近十年的双语教学探索,从教材的选择、英文课件、各章的英文讲解比例、教师备课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本文重点介绍《普通化学》双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一)用微信教学群等手段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首先,建立一个双语教学大班的微信教学群,群中各位同学按照“班级数字的后两位-学号的后两位-姓名”编辑昵称,如中澳国际土木1801班的5号为张三,那么他在微信教学群中的昵称为“01-05-张三”,而且,群中每个同学的头像都必须用自己的真实照片(大头照,手机即可拍照并裁剪),这样既方便教师尽快认识每一位同学,也方便群中各位同学互相监督。然后,将全班同学按学号顺序分为3人一组,教学活动主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每章书教学前一周,通过微信教学群将该章书的相关专业单词发给学生背诵,该章教学的前一天相邻的两小组相互检查各位同学的背诵情况,按百分制给分(平时成绩的各个环节的计分均以百分制计),并将分数发到微信群,给分后由课代表用excel表格统计汇总各位同学的得分,发到微信群,一是以此方式将各同学的得分传给教师,二是相当于向全班公示各位同学的得分,既可起到防止作弊等不当行为,也可以督促学生相互学习,多挣平时分。另外,在下一次课堂教学的前两天,通过微信教学群发3个与下次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密切相关的英文预习题发给学生,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并把三个问题的英文解答(标明组号)拍照发到微信教学群,下次课后根据老师的课堂讲解,每组随机抽取3个小组的批改,并保证每个小组的作业被3个不同的小组批改,各小组的得分为3个小组给分的平均分。同样由课代表用excel表格统计汇总各组的得分(即组内各同学的得分),发到微信群公示。在下次课中,教师会随机抽取三个小组的三个学生上台讲解这三个预习题。各章的专业单词背诵分以“单词背诵”的名义计入平时成绩,每次课的预习题得分以“预习作业”的名义计入平时成绩,以此方法督促学生课前主动预习。

(二)精心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每一次课(2个课时)教师先用1学时提纲挈领地讲解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其中包含了本次课程的三个预习题的知识点。第2课时中,先给5分钟让各组学生针对三个预习题的解答方法进行课堂讨论,对课前他们给出的解题方法进行纠错,修改,重新解答,并做好上台讲解的准备。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抽取3个组,每组随机选一个同学上台讲解一道题,三位上台的学生讲解的题号同样随机抽取,但三位同学必须讲解不同的题。每个问题讲解时间不超过4分钟。学生讲解完一个问题后,台下的同学马上开始抢答,抢答的内容是评价该同学的讲解,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每一个问题抢答的学生不超过2人,每次抢答时间不超过2分钟。抢答结束后,老师用3分钟左右时间解答这个问题,并给上台讲解的同学现场打分,给参与抢答(每个同学每次课只有一次抢答机会)的同学视情况加分。待三个问题的讲解和抢答结束后,教师对本次课堂教学进行简单总结。上台讲解的同学的两名同组同学负责拍他(她)的讲解视频,并将该视频于当天晚上9点前发到微信教学群,鼓励各位同学在群中继续对三位同学的讲解发表意见,并可针对这三个问题的知识点或者其它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提出问题,鼓励提出挑战性问题。

所有学生某一次课的课堂表现,包括上台讲解、课堂抢答、课后微信群发表意见等,均以“课堂互动”的名义计入平时成绩,这部分成绩在学生平时成绩的总成绩中占比最高。上台讲解的同学的“课堂互动”分是教师当场打分,该分数也是讲解者两名同组同学的“课堂互动”分,被抽到的三个组的同学都不能参与抢答。没有被抽到的各组同学的“课堂互动”分的基础分是三位上台讲解同学得分的平均分,这部分同学都可以参与课堂抢答。抢答者都有加分,加分多少视抢答的质量而定,一般在其所得本次“课堂互动”分上再加10%-20%的分数(用“+”表示)。课后在微信群中发表意见者(所有同学都可以),特别是提出挑战性问题的同学,也可以得到“课堂互动”分的10%-20%的加分。在上台讲解、抢答、课后微信群中的发言等各个环节,用英文表达者其“课堂互动”得分均加分10%。不管加分多少,所有平时成绩的计分点的上限均为100分。

由于上台讲解者的组号是随机抽取的,每一组都有可能被抽到。被抽到的组由谁上台讲解也是随机抽取的,各组被抽到的讲解者不一定是该组成绩最好的,或者口头表达最好的,而讲解者的得分不仅是其同组的两位同学的得分,也直接影响到那些没有被抽到的各组同学的得分。另外,抢答者、提出挑战性问题者和用英文表达者均有加分,因此,通过设计这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和计分方法,使每个同学在课堂教学中都不敢懈怠,因为他一旦被抽中,他的懈怠影响的不仅是他个人的分数,同时直接拉低他同组的两位同学的分数,还间接拉低那些没有被抽中的同学的分数,这种压力促使每一位同学上课必须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以便被抽中上台讲解时能有更好的表现。同时,各组同学为了上台讲解时得高分,一定会相互帮助,相互协作,尽可能发挥团队的优势,寻求最佳答案和最好的表达方式,以便组内不管谁被抽到,都可以发挥出团队的最大优势,得最高的“课堂互动”分。显然,这样的教学方法切实有效的训练了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给抢答者和用英文表达者加分,也刺激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以及用英文表达的积极性,提高了双语教学效果。另外,给提出挑战性问题的同学加分的方法,也可刺激并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种课前预习、PBL法、小组课堂讨论、随机抽取讲解者、课堂抢答、讲解者的得分与同组以及全班同学的得分相关联的方法,使学生对每次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至少有三次(预习、老师讲解、小组讨论纠错)学习的机会,不仅非常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难点知识的突破,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切实践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更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有效地发挥了课程思政的作用。

(三)加强课后师生交流,及时解决学生双语教学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由于《普通化学》课程课时的限制,以及双语教学模式的采用,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肯定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课程的前几周,问题更为严重。因此,除了课前预习,课中采用各种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外,课后教师也要能及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在课程学习上为他们排忧解难。为了方便课后师生交流,除了建立班级微信教学群外,在开学初,教师还特意注册一个班级教学邮箱,班级所有同学都可以自由进入该邮箱,同时,教师把自己的私人邮箱和手机号码在第一次课时公告给所有学生,使学生能通过多种渠道联系到教师。所有这些交流媒介中,微信教学群显然是一个最为方便、快捷的交流媒体,既方便回答学生课后的问题,也方便课后师生间的交流。除了鼓励小组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外,也鼓励学生在微信群中提问,学生可以在微信教学群中提与课程教学相关的所有问题,如与预习、课堂讲解、抢答、课后作业、计分方法、得分申诉等各方面的问题,甚至也可以提其他与教学关系不大的问题,如文体、饮食、社团等方面的问题。只要学生有问题,教师都尽可能及时回答,同时,鼓励群中的所有同学参与回答和讨论。对在微信群中提问次数多和回答次数多的同学也给与适当平时分加分奖励。如果学生觉得有些问题不方便在微信群中交流,也可以通过教师的个人邮箱或者手机联系。总之,通过各种方法,尽量保持师生交流渠道的畅通,以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三 结语

中澳国际班的培养目标,决定了其各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必要性。而对大学新生采用双语教学,会遇到来自学生、课时、教师英文能力等各方面的困难。我们主要从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设计了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获得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同时,我们认为要更好的开展双语教学,除了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外,学校也应该为双语教学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比如,学校应该给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提供英语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英语能力,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学校还应该在政策上对开展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鼓励,如给与更高的工作量系数,等等。此外,学校也应该对双语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如,建立科学、合理的双语教学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

 
参考文献

[1]李阳琇.新加坡、欧美的双语(多语)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3,157(6):54-58.
[2]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生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育部〔2001〕4号.
[3]周波,王中海,罗萍.医学院校教师双语教学实践[J].高教论坛,2019,1:24-25.
[4]王凯,赵雷.双语教学在《食品工艺原理》中的应用探索[J].广东化工,2019,46(3):201-202.
[5]唐旭东,李祥勇.医学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9,21(2):147-150.
[6]梁风.《先进电池与材料》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42-1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1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