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09 11:14:1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传统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发挥,慕课教学又缺乏教师监管,为此设计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为例,具体分析了这种课堂授课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效果突出,改善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文引用格式:刘小燕,赵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数据库系统概论”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67):241-242.

当前,高校教学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1],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化。随着技术的发展,“慕课”教学模式逐渐兴起。但是,学生通过慕课学习,严重缺乏教师的主导与监管,实际教学效果和预期的期望值相差甚远[2]。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先进行线上学习,然后教师进行现场授课,精讲重点难点[3]。在时间轴上,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知识点视频、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布置课前任务;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中,师生讨论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然后教师精讲知识点。课后,教师反思教学,学生提交作业,线上单元测试,实验自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一方面,学生可随时、随地观看教学资源,有利于个性化学习。此外,教师借助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学生的前续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对个别差生进行个性辅导,从而做到因材施教。

\

 
一《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8年我校《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被河南省教育厅正式立项为河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建设:以知识点为教学单元,定期更新课程内容,认真答疑辅导,旨在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开展混合式教学等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持续提高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以此为契机,我们课程组探索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并以信管16级进行试点。具体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

 
以第5个任务第3个知识点为例说明教学组织过程。

(一)课前——线上自主学习

课前,教师上传视频、课件,发布任务:05_3逻辑结构设计任务,主要子任务有:①将图书管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②优化关系模式。

学生阅读0503电子课件、观看0503逻辑结构设计教学视频等资源,大部分学生以观看教学视频为主。视频内容主要讲解如何将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详细介绍了实体、实体间3种不同联系方式的转换,简要讲解了数据模型的优化。由于视频短小、精悍、易懂,可以暂停、后退、快进,便于学生学习,完成课前任务。视频中,设置有2道闯关测试问题(①选择题:1:n联系可以转化为几个关系模式?②判断题:m:n联系有2种转换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未能成功完成任务的,可在讨论区讨论。教师汇总学生线上学习反馈的问题,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线下课堂教学准备资料[4]。

(二)课中——线下课堂授课

课中,教师系统讲授该任务中的重点知识:1:1联系、1:n联系、m:n联系的转换方式,通过答疑解惑解决学生线上学习遇到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学生展示课前任务的结果,并进行小组讨论。如“部门-读者”之间的1:n联系进行转换的时候,第一组学生转换为读者(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联系电话,所在部门),第二组学生转换为部门-读者(部门编号,读者编号),另外一组学生转换为部门-读者(部门编号,读者编号)。结果前2组同学转换成功,从而说明1:n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式有两种转换方式,但两种转换方式关系的键都是n端实体的键。第一组同学采用的是合并法,第二组同学采用的是独立法。学生获得这一小小成绩后,教师精讲逻辑结构设计的任务,从而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理解相关概念。

接着,教师布置课堂任务,检验学习成果:①将课程-学生-班级-班长E-R图转换成关系模式。②对关系模式进行优化。这一阶段,关注学生完成进度,特别是能力较差的学生,尽量让所有学生进度一致。通过师生互动解答疑惑:

如何转换E-R图?1.每个实体分别对应一个关系模式,在该任务中有学生、课程、班级、班长四个实体,分别对应一个关系模式。2.联系如何转换呢?

①m:n联系必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模式,该任务中“学生-课程”实体间的联系类型为多对多,应该转换为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②1:n联系有两种转换方式(一般是和n端实体合并),班级-学生之间的“属于”联系为一对多,可以转换为属于(班号,学号),也可以转换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入学时间,籍贯,奖惩,健康状况,班号)。③1:1联系也有两种转换方式(一般是和某一端实体合并),班级-班长之间的“管理”联系为一对一,应该转换为班级(班号,班名,班长),或者转换为管理(学号,班号),学号或班号都可以作为主键。

如何对关系模式进行优化?首先,分析各关系模式是否存在数据依赖如部分函数依赖、传递函数依赖。然后确定各关系模式属于第几范式,本任务中所有关系模式均满足BCNF。根据实际需求采用垂直或水平分解的方法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辅导员一般需要经常查询学生的奖惩情况,所以我们采用垂直分解的方法将学生关系分解为奖惩(学号,姓名,奖惩)和学生(学号,姓名,年龄,入学时间,籍贯,健康状况,班号),这样可以减少应用程序执行时的数据量。

(三)课后——线上自测评价

课后,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提交学习平台上的作业、单元测试,还可通过MOOC平台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师结合线下课堂教学中的表现进行教学反思,整理补充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量体裁衣设计下一节课任务,及时调整进度,更新课程资源。对于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额外布置拓展练习,比如为不同的用户设计子模式,从而实现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辅导[5]。

二 结语

我们在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对信管16级的“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从学生期末成绩来看,信管16级卷面成绩全部及格,而且有21%的学生卷面成绩达到90分以上。

采用传统课堂授课的普通班级,软件16级卷面成绩不及格率达11%,90分以上的只占3%,计算机16级卷面成绩不及格率达到9%,90分以上的只占1%。实践表明,基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数据库系统概论”这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教学成效突出,不仅实现了真正把学生当做主体、教师全程监管的教学理念,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成绩,学生的自信心与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郎振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设计——以数据库设计与实现课程为例[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20(09):45-48.
[2]陈静.基于SPOC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2):292-293.
[3]戴成秋.数据结构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与评估[J].计算机教育,2019(01):80-83.
[4]孙娜,刘永良,孙向南.“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混合形态教学模式构建[J].计算机教育,2019(03):102-106.
[5]王华.一般本科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5(36):296-2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0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