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研究对符合大健康时代要求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德尔菲法,让心理教育及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专家14人,制定符合大健康需求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应用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对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5人在入学时和毕业时的临床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对比。结果本研究就专业实践培养内容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模块、心理评估与诊断模块、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块、带教及科研能力模块四个模块构成。考核以理论考试结合案例分析、专业课讲课、技能操作考核、实验设备操作、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进行。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诊断性思维、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均高于入学时(P<0.05)。结论通过对医学资源和心理学资源的整合,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内容和考核适合大健康的需求。
关键词:大健康;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
本文引用格式:田艳,杜凯,邹涛,等.大健康需求的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初探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292-293.
大健康提倡自我健康管理,追求的不仅是个体身体健康,还包含精神、心理、生理、社会、环境、道德等方面的完全健康[1]。在大健康时代,若将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医学相关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培养既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培训又能从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活动,帮助个体维护心理健康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更能符合大健康事业的发展需要[2],更能适应大健康新形势下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本研究对符合大健康时代要求的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初探[3-5]。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1.从业时间≥10年,副高以上职称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领域专家14人;2.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共5人。
(二)研究方法
1.采用诊断思维问卷(中文版)、批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中文版)调查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入学时和毕业前的临床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采用德尔菲法征求专家们的意见,对专家的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学的整理、分析及处理,最终确定比较科学且合理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块和考核方式指标体系。
(三)统计方法
数据库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统计描述主要指标变异系数(CV)、均数(X)、标准差(S)等;统计分析采用Mann-WhitneyU检验;α取0.05。
二结果
(一)大健康需求的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德菲尔法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每轮发出问卷14份,回收问卷14份,有效问卷14份,有效率100%,专家积极系数100%。专家熟悉程度为0.73,判断依据为0.84,专家权威度为0.78,提示专家对本专业知识熟悉,权威度高。
1.大健康需求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分析。本次研究按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值(X)大于3.50,标准差(S)为小于1;变异系数(CV)小于0.25,作为指标纳入标准,剔除经过对各指标体系进行分层分析,最终得到培养内容体系和评价方式专家咨询结果。结果见表1、表2:
(二)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诊断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分析
对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入学时与毕业前诊断思维量表总分和批判性思维量表总分进行分析,诊断思维量表总得分在入学时(125.40±10.64)与毕业前(135.00±15.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00,P=0.016);思维灵活性维度得分在入学时(66.00±10.44)与毕业前(71.83±9.3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50,P=0.032);批判性思维量表总分在入学时(232.33±6.15)与毕业前(260.2±14.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0.000,P=0.008)。
三 讨论
(一)大健康需求的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体系分析
大健康需求下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主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健康维护领域。本研究就专业实践培养内容体系主要由专业基础模块、心理评估与诊断模块、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块、带教及科研能力模块四个模块构成。
①专业基础模块主要包括心理统计学、心理统计方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基础理论等内容,夯实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与数据分析能力;②心理评估与诊断模块主要培养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心理异常的判断与诊断能力,培养临床诊断思维和批判性思维。③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块主要包括精神分析治疗、人本主义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表达性心理治疗等治疗方法的学习与实践,以及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的自我成长训练等。通过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块训练,帮助学生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维护群体和个体心理健康中来,到达应用的目的。④带教及科研能力模块包括本科生带教、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在实践中培养带教及科研能力。
参照不同研究者提出的考核方式[5],以及德尔菲法获得的专家建议,本研究更新考核方式考核以理论考试结合案例分析、专业课讲课、技能操作考核、实验设备操作、撰写实践报告等方式,对研究生心理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进行总体评价。
(二)大健康需求下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批判性思维和临床诊断思维分析
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前诊断性思维、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均高于入学时(P<0.05),说明通过大健康需求的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培养体系的培养,其在临床诊断性思维力、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力方面有所提高。
科学的临床思维(包括临床诊断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式必须在实践中正确培养[6]。本研究中,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均为非医学背景的学生,而这些研究生毕业前诊断性思维、思维灵活性和批判性思维得分均高于入学时,因此,可认为研究制定的培养内容以及考核方式有助培养其科学的临床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非医学背景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应用基本医学思维,并能将这种思维带到日后的工作中[7]。
总之,通过对医学资源和心理学资源的整合,对某医科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更适合大健康的需求。相信随着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与医学相结合的应用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会日臻提高和完善,培养更多的符合大健康需求的心理学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闫希军,吴廷峰,闫凯境,等.大健康与大健康观[J].医学与哲学,2017:3(38):9-12.
[2]刘晓红,何仲.德尔菲法在护理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5,2(1):6-8.
[3]赵梦雪,杨国愉,王毅超.基于“部队需求”的应用心理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1):131-132.
[4]王征,蒋笑莉.深化改革背景下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策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5):23-26.
[5]胡恩华,顾桂芳,杨晓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6(1):31-35.
[6]刘楠,申爱兵,赵韦仑.国外研究生教育对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2):248-251.
[7]郭雅男.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多样化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3(05):40-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