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3 15:07:3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高校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德育资源,是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方向,而体育课程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又进一步的对高校教育进行了深化。本文从体育课程入手,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影响下,分析了体育课程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所带来的影响,通过体育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体育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来完善德育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最后基于育人角度下对体育课程进行设计,实现教育渠道的有效融合,从整体上论述高职体育教学中存在的德育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体育教学;德育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朱宁,都希.“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7):200-20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时代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高职院校通过体育课程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劳动人才才是重点任务。信息时代发展迅速,各种文化交织渗透,对还没有形成完整价值观的学生来说,容易受到网络信息的冲击。体育课程是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增强身体素质不可缺的一门课程。基于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现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工作开展的重点方向。

一 高职体育教学中德育价值分析

课程思政是大学生课程中必修的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和日常行为的养成有着深远的意义。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从思想到行为的影响,完成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一)体育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体育作为一个竞技性项目而言,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则的活动,所以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严于律己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任何形式的教学活动都是具有教育性的功能,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同时,每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内在品质都被展现了出来,可以根据他们在体育课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采取针对性的教育[1]。作为有组织、有原则的公共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活动中最能展现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日常的比赛活动和体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通过制定体育规章制度规范学生日常行为[2]。在体育竞赛中,比赛获得的成绩如何常常会激发学生不同的情感表达,而不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是不同的,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学生的不同行为来进行不同方法的体育德育课程的教学。体育虽然不同于理论性科目,但体育课程所蕴含的德育资源也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体育运动所表现的竞技精神是许多国家所重视的。由此可见,体育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不仅在于外在的培养,对于精神世界的塑造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3]。

(二)体育课程融合思政教育是落实体育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

体育课程是一门专业锻炼身体的课程,主要是通过体育活动和比赛项目,达到增强体质和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作为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落实国家教育任务的一门课程。高职学校在体育教师进行体育课程教学时,通过融入思政教育,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将来展开社会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对于高等院校来说,已经不再拘泥于单单对大学生科学文化的培养了,作为新时代下的高素质人才来说,身心全面发展才符合新时代对于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体育课程是实现文化素质教育和增强身体素质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让大学生了解到提高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5]。高校对体育课程的设计,不要只以提高身体素质为主要目的,为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同样是重中之重。

\

 
二 完善高职体育教学德育工作的建议

(一)体育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

近些年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成为各个高校的重点教育任务,影响德育教育无法真正融入体育课程的因素,主要在于教师和学校对于德育工作没有很好地重视以及没有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6]。就目前高职院校对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来说,体育课程的教学只停留在锻炼身体素质的教学层面,而忽略了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价值体现。由于学校没有建立健全的德育评价体系,导致德育的教育工作没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发挥。对于体育德育体系的建立,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从学校入手,学校应该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通过新时代对于高素质劳动人才的要求,细化体育课程内容,对老师的高标准要求,从制度上加强体育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7]。其次,将老师的绩效与学生的德育教育联系在一起,从而加强对体育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进而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师思政素养的提升

在体育课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体育教师,因此,体育教师整体思政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思政素养。所以,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是极其重要的。想要提升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首先,学校要开展关于教师的思政修养的培训课程,针对体育课程中德育教学的不同方面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带给学生的是感受最为主观,因此,对于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由于不同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是思维影响也是不相同的,所以对于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培训时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课程的培训;其次,通过教师课程评优的方式激励教师,从而提升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最后,对于教师的课堂授课要有一个课后评价,以便于对教师授课成果的验收,激励教师完成对课堂形式的设计,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完成对课堂项目的课前准备。体育教师的思政素养贯穿在体育课堂的方方面面,对于体育教师授课水平和思想政治素养的要求很高,通过高标准高要求来提升教师的思政素养。

(三)基于育人角度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设计

公共体育课程的课堂形式种类很多,不管是课堂活动还是比赛项目,都要站在育人角度,将德育教育融合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吸引每一位学生加入。教师在体育课堂上的每一种教学方法都体现了德育的价值,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把德育教育与体育课程充分融合。将德育教育与体育课程进行融合,一方面是吸引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进来,在参与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思想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吸引学生加入的同时,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团队氛围,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活动环节,以体育课程为载体,从教书从育人的角度出发,提升自身素养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文化素养,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通过不同的体育活动和方式完成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以便达到教育育人的目标,对于高校整体的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

(四)实现教育渠道的有效融合

实现教育意义的方式是多样的,但是多种渠道的融合才是教育意义最大化的方式。对于高职院校的公共体育课程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是现在高职院校在体育课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对于传统教学来说,教育渠道主要有体育课程、体育实践、回忆等,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来开展教育意义,而我们现在提到的现代教育渠道是通过信息技术的方式来完成教育意义,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渠道相融合,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育意义,对于教育渠道的融合方式和速度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三结语

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高职院校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价值和功能,不仅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拼搏、敢于竞争的自我意识,而且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培育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现代大学生。

\

 
参考文献

[1]熊剑,徐桑.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8):290.
[2]王丰.独立院校公共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6):75-76.
[3]高云,戴亏秀,邓奎.高校体育课程德育教育的特点和优势[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31(4):165-166.
[4]吴娟,孟仁振.试析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路径[J].神州,2018,(34):73,75.
[5]何祥海,阮奎.体育教学对德育教育的影响与提高路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7):255-256.
[6]刘聪."立德树人"视角下职业院校体育课程德育内容探析[J].文存阅刊,2019,(1):16,15.
[7]李春华.多媒体视野下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新思路[J].教育现代化,2016,3(10):32-33+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