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一带一路”视域下临床医学教育中外对比调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1 09:45:4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以广西医科大学为例,调查分析其“一带一路”生源国的临床医学教育学制、课程设置情况及学校留学生来华留学的原因及困惑,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面向“一带一路”,改革地方医科院校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国际影响力的策略。

关键词:一带一路;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对比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邓玲等.“一带一路”视域下临床医学教育中外对比调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6):223-225.

Comparison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One Belt And One Road”

DENG Ling,ZHANG Hai-ying,HUANG Yan-shu,CHEN Yuan-yuan,ZHANG Yu-dan,MAO Xing-n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China)

Abstract:The paper taking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of“One Belt And One Road”country,to know the system and curriculum,and the overseas students studying.To explore the strategy of“One Belt And One Road”,innovating the training system of clinical medical talents studying in China in local medical colleges and improving their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Key words:One belt and one road initiative;clinical medical;talent training;comparative study

随着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的成功召开,“一带一路”从“大写意”走向了“工笔画”阶段。[1]医学院校肩负医学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职能,开展以临床医学教育为着力点的中外对比研究,探索完善来华留学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地方医科院校来华留学医学教育质量,服务好“一带一路”建设,成为重要课题。[2]

一“一带一路”国家临床医学教育及来华留学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调查以广西医科大学“一带一路”生源国的留学生、毕业回国优秀校友为调查对象,国家包括: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度、巴基斯坦、巴勒斯坦、阿富汗、斯里兰卡、尼泊尔、也门等。调查使用自行设计的临床医学教育及来华留学意向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其国家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的学制、课程设置、从医资格要求等。

第二部分留学生来华留学原因及困惑调查,以广西医科大学来华临床医学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问卷星随机发放,收到有效问卷325份,并使用问卷星进行统计分析。

\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人才培养体系方面

(1)学制及生源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临床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学制设置一般为5~6年,以5年居多,如: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学制为5.5年、6年和7年的国家。详见表1。


\

(2)课程设置情况

多数国家的课程体系与中国一致,为传统学科为主的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基础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和实习轮转等。但受到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影响,各个国家在具体课程安排上有区别,如尼泊尔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等课程学习时间为4.5年,中国是4年;印度的课程设置中体育、数学、物理等通识课程较少,基础医学课程中不单独设置组织学与胚胎学;老挝的基础医学课程以理论为主,实验课较少,形态学课程的实验室少,以观察人体模型为主等。

(3)毕业后从医要求

多数“一带一路”国家同中国一样,医学生毕业后需通过执业医师考试才能行医,如:尼泊尔、新加坡、斯里兰卡、巴勒斯坦、也门等。部分国家医学生毕业后,不设执业医师考试,如:越南、老挝、缅甸、阿富汗、毛里求斯共和国等。在越南,在医院上班做实习医生18个月后就可以申请执业医师证书;在老挝,在医院临床实习后,通过相关科室同意可以直接当医生。另外,部分国家对不同情况有不同要求:如:在孟加拉国,只有在国外留学的医学生需要通过本国的执业医师考试,本国医学生不用;在柬埔寨,只有去公立医院从医才需要考取执业医师资格证;在印度,在国外留学学医的学生回国从医首先需要参加FMGE(Foreign Medical Graduate Examination)考试等。

2.来华留学情况调查

(1)来中国留学的原因


关于来华留学原因多选题,10个选项只允许留学生选择最主要三个原因,结果排名前三的是:第一,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跟本国相近,回国后被认可,选择的频率为50.35%;第二,中国离我们国家比较近,选择的频率为35.25%;第三,中国的医学教育及医疗技术水平达到世界先进的水平,选择的频率为30.15%。“其他原因”中,反馈比较多的原因是中国的学医的学费比本国的便宜,而此部分多为印度留学生,详见图1。

\

 
1.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跟本国相近,回国后本国认可。2.对中国印象好,喜欢中国3.对汉语及中国文化比较了解,对中国有亲切感。4.中国的医学实习接触的病例多,可以有丰富经验,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有帮助5.有亲人也在中国,所以选择来中国留学。6.中国医学教育及医疗技术达到目前世界先进水平7.来中国留学可以开阔自己的国际视野。8.中国有很好的奖学金政策可以申请9.中国离我们国家比较近。10.其他)

(2)来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来华留学后困扰最大的问题选项包括:(1)语言问题;(2)教师授课问题;(3)课程安排问题;(4)技能学习问题;(5)生活习俗方面的问题;(6)回国后找工作问题;(7)回国后考执业医生证等7大问题,要求留学生选择前三项最困扰原因,结果:语言问题、教师教学问题和回国后的执业资格考试问题被选择的频率排名前三位,选择的频率分别是83.22%、49.65%、46.15。在反馈最多的“语言问题”中,以全英授课的来华留学生为主,详见图2。

\

 
二 启示及完善来华留学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策略

“一带一路”国家大多数跟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在学制、课程设置上具有相似性,这使得很多国家学生愿意选择来我国进行留学深造,也为来华留学教育国际合作及发展带来广阔前景;但也要看到在人才培养中还存在实习时间要求不一致、留学生专业学习时存在语言障碍等问题,需要改革创新,构建国际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的国际影响力。

(一)构建符合来华留学生特点的医学教学体系。改革完善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实习轮转安排、临床技能教学方面针对不同生源国学生进行个性化设置,如:为缓解留学生回国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低的问题,可以联系生源国的相关培训机构,在国内开展生源国学生医师考试培训等,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吸引和培养更多的“一带一路”留学生。

(二)建立系统化国际化的全英师资培养体系。师资队伍是来华留学临床医学教育的核心,应将全英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注重以专业、学科为基础的全英教学团队的建设,制定全英教师的激励政策。在师资培训渠道上,积极与国际性培训组织合作,使得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理论与国际标准接轨,以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确保临床医学教育的国际化。

(三)以国际合作与交流助力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是临床医学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国际化来华留学人才培养的助推器。医学院校应积极探索以“学分互认”等深层次合作机制,同时构建以国际合作交流促进留学生教学、全英师资培养、师生科研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将国际合作交流活动融入全英教师队伍建设及留学生人才培体系中,制定鼓励和约束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的机制,提高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一带一路”与比较教育的使命[J].比较教育研究,2015,37(06):1-3.
[2]赵群,于晓松.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初步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2005(03):7-10.
[3]周谷平,罗弦.推进中国-东盟高等教育合作的意义与策略——基于“一带一路”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6,37(10):37-4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6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