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提高音乐学院学生科研能力,我组针对音乐学院学生开展音乐学科科研能力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音乐学院学生对科研抱有较高的兴趣,但因能力较弱,文化基础和理论基础不够扎实,教师引导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很少参与科研,科研能力较弱。希望能够出台更好的措施为科研提供便利和条件。
关键词:音乐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科研导师制
本文引用格式:程小诗.重庆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本科生科研活动现状调查[J].教育现代化,2019,6(65):236-237.
一 调查缘起
音乐教育一直以来就侧重于音乐技能培训和音乐理论培训,从音乐专业的自身来说,音乐更偏向于感性的认知,技能的学习。老师很难将音乐中抽象的技能、认知转化成理性的文字。其教育特点导致科研观念和理论难以在音乐教学中普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音乐专业的学生开放性思维更强一些,学生对音乐的练习从内心充满着激情,这股活力使学生更倾向于对专业技能的学习。但音乐理论科研成果对于音乐教育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科技强国的国家大发展背景之下,在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家复兴需求之下,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得到了国家行政部门、高校等研究机构、高校教师等的高度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从文献检索及现实情况两方面我们都可以看出音乐专业本科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及相关研究均处于萌芽状态。
再看现实,以我校音乐专业本科生为例,近5年无人参与科研立项或参与校级及以上科研活动。科研兴趣、科研风气、科研能力均极为薄弱,急需针对性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改善现状。
我们希望通过研究,能够提出一些针对音乐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指导性结论。我们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大一、大二、大三的在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调研。分别对民族音乐学专业、音乐表演和舞蹈专业、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三个专业共17个班级进行问卷分析。
每个班根据综合成绩分三个层次选择9名同学进行调研。共发放153份问卷有效回收125份问卷。共涉及10个问题,分别从学生对科研的认识、现有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情况、目前遇到的困难等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二 本科生科研能力调研问卷分析
(一)本科生对科研的认识
在“对于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如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的看法和期许以及是否有必要设置”问题的调研中,10%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并且毫无意义,并且7%的同学为17级大一学生。这与17级学生科研类相关知识了解不全面有关。近60%的学生表示“通过科研类课程(如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获得教师科研经验、增加自身信息搜集能力和提高自身表达和写作能力”。这与所抽取学生的专业特点有直接联系。50%的学生表示“通过论文写作课程增加对科研活动的基本了解”,该项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有意向参与科研活动。欠缺的只是对科研活动相关知识的了解。其次,是想通过论文写作课程提高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对于大二的同学来说也有10%的学生想获得老师系统的指导。对于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在“对于科研能力培养课程(如文献检索、论文写作)的看法和期许以及是否有必要设置”问题的调研中,26%的同学表示没有兴趣并且毫无意义,其中40%的同学为17级大一学生。
43%的学生表示想“通过科研类课程(如文献检索、论文写作)获得教师科研经验、增加自身信息搜集能力和提高自身表达和写作能力”该项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有意向参与科研活动。
(二)现有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情况
在对于学生是否参加过科研活动这一问题的调研中,70%的学生选择了论文写作和专业比赛这两项,这与学院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力度和学生自身专业能力有直接联系。
在“参加科研活动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的调研中,75%的学生表示在活动过程中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10%的学生表示想通过科研活动培养自身写作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这一结果对日后科研能力培养课程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教师指导科研+学生自主科研”来对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培养。5%的学生只选择“学分认定或获奖”这一选项,表示仍有一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科研活动获得实质性的奖励。
在“科研活动的需求及希望获得的什么”这一问题的调研中,42%的学生表示希望得到指导教师在科研中专业性、逻辑性的指导,这表示教师在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引路人”的角色,只有教师自身具备高水平、全方面的科研能力,才能正确引导、传授学生正规化、系统化的科研知识。10%的学生希望得到积极配合的团队和足够的时间。目前本科学生的专业只是侧重点偏向于专业技能的拓展,仅有的时间基本上都耗费在专业能力培养中,很少有时间进行科研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后对本科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应将科研课程与学生自身专业课程进行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能得到科研能力的培养。
学生表示学院可通过“先专后研、先众后独”的方式来进行科研能力的培训:1、夯实专业基础,熟练掌握专业技能;2、专业基础比较牢固的情况下,参与较小规模的科研活动,培养兴趣;3、通过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习专业导师在科研活动中的优秀经验;4、自主进行科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能力。学生多以参与学院组织的活动为主。并且希望能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培养自身的逻辑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因此希望学院应该多组织能够使学生参与进去并能有所收获的活动。
(三)学生参与科研现在遇到的的困难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学生在本科生阶段参与科研可能会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困难。学生自主性较差,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理性的思维能力。学生对科研活动的了解不够,自学能力,写作能力不够成熟。有67%的学生觉得教师指导不够,学生自身经验较少特别需要指导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62%的学生觉得本科生课程太多,没有时间和精力放在科研上。学院相关的制度的措施没有得到完善,不能给学生参与科研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环境。77%的学生认为自身的素质不足以胜任做科研所需要的职责,理论和专业知识都有欠缺。尤其是与科研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学生所了解的更是少之又少。
(四)学生希望能得到学院的哪些帮助
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77%的学生希望学院能够优化课程设置,增加相应的学生能够参与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积累相关的科研经验。学院能够更加完善“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得到教师的指导。希望学院能够增加相关的科研经费,给与学生科研最大的支持和帮助。同时也希望学院能够增加理论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文化综合素养和理论知识能力。
三通过调研我们对重庆师范大学音乐专科研现状的描述
现状总结。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音乐学院相对与理论专业,比如,民族音乐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对于科研活动的兴趣比较大。而对于音乐表演、舞蹈专业的学生相对于科研的兴趣就不是很浓厚。而本科生做科研又存在着比如理论知识不够、科研经验少等困难和问题。学生大部分是“有心无力”的一种状态且学生参与的科研活动较少。而对于教师,大部分教师倾向于音乐学科应该做科研,并且都经常参与科研活动。大部分教师对于本科生做科研抱有支持的态度,同时更倾向于高年级理论专业的学生做科研。
通过调研分析音乐专业做科研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或问题,首先学生做科研可能遇到学生自身能力不够;没有老师进行系统的指导;音乐专业“重技能,轻理论”的观念导致学生兴趣不高;以职业为导向的学风导致学生的功利性太强无法进行较为深入的学术研究;学生课程繁多课业较重(钢琴、声乐的练习等),无法再有空余的时间去做科研。因此在以本为本,重视本科生教育的当今,我们急需加强对音乐专业老师及学生开展学科科学研究的引导,在政策、教师科研能力,教师指导能力,教师本科生科研意识、学生基础夯实、学生意识引导等方面开展工作,加强这一薄弱学科的科研引导。
参考文献
[1]于永,高艳阳,仪建红.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113-114.
[2]高风山,李清,李文哲,等.本科生科研导师制实践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2011.
[3]郑礼平.论科研导师制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6):156-157.
[4]高欣.大学生科研训练理论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1).
[5]谢珍连,谢珍丽,罗擎,等.导师制对本科生科研能力提升及就业发展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8,5(19):218-220+228.
[6]石玉莲.高校本科实行全程化科研导师制对班级管理影响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6):69-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