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5-20 11:52:0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实施,迫切地需要培养工程素养良好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本文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在分析过控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个方面着手,通过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研促教,以赛促教,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健全学生实习阶段管理及考核制度,加强教师工程素质建设,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专业认证;过控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黄坤荣 等 . 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J]. 教育现代化, 2019,6(63):53-55.

Research on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 of Process Equipment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Major Oriented by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HUANG Kun-rong, WANG Fang, QING De-fan , ZOU Jia-zhu

(Nanhua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 it is urgent to cultivat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oriented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good engineering literac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in the major of over-control, 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aspects of in-class practice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through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specialized courses,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of practice teaching, promoting teaching through research and competition, establishing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education center, improving the management and assessment system of students'practice stage, and strengthening teachers' work. The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quality can improve students'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engineering practice problems.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ertification;over-control specialty;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一 引言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旨在培养机械过程装备工程师。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工科教育的教学任务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顺利地踏上工作岗位做好坚实有力的基础。[1-2]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4]。在当前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应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为导向,对过控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改革, 已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传统过控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为:理论教学为主, 实践教学为辅。这种模式易造成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然而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才会有感性的认识, 才会对以后的理论学习有更大的帮助 [5]。此外,实际教学应不止于课外实践,课内实践同等重要,然而在传统专业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课内实践,造成学生不能对所学知识不知如何学以致用,对课外实践的顺利开展也产生了一定障碍。基于传统过控专业实践教学实际,以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 本文拟从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着手,对过控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研究,以达到实践促真知, 提高学生工程应用及分析能力的目的。

二 课内实践体系的构建

(一) 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


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储备, 关系到特色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过控专业专业课程教学,授课方式和方法比较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且偏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致使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于实践, 教学效果不佳。因此,需要全面改革专业课程教学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信息化教学是传统课程教学的很好补充,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积极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可增加课堂活力,此外,还可通过建立网络课程,拓展教学时空,为师生交流互动提供更好的渠道。另一方面,针对不同专业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如混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PBL、翻转课程等,将工程实践知识融入课程理论教学,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无缝对接。例如,工程热力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其知识点分散,公式较多,通过采用混合式教学法, 让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中的微视频、电子课件和动画进行课前预习,教师线下重点讲解课程重难点, 师生积极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激活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例如,压力容器设计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单纯的理论讲解无法让学生掌握设计技巧和方法,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采用 PBL 教学法,以某一个特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实例来进行分析讲解,同时还针对设计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专题研讨,以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应用所学知识。

\

 
(二)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实践教学课程包括专业课程上机实训,专业课程实验和专业课课程设计。其中上机实训课程,传统授课模式是理论讲授后,再到机房练习相关知识, 且理论讲授比例较重,学生上机实训时间相对分散, 常出现实例还未完成就下课的情况。上机时间的不连续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不能达到很好的实训效果。因此,首先增加上机实训课程中上机实训的比例,同时对其进行分段项目化教学 [6],理论和上机交替,理论学习完一部分后就及时进行上机实训,同时,要求学生组成不同的项目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完成项目实训任务,在集中上机时间则进行项目检查、验收和答疑。专业课程实验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设课外开放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检验真知的机会。专业课课程设计目前存在设计内容单一,设计过程单调,考核方式单一的问题,这样无法调动学生的设计激情, 无法达到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目的。因此,需从设计内容,设计过程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优化专业课课程设计。具体为设计内容应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在传统选题的基础上,结合专业课程的当前应用领域,启发学生自主选题;设计过程由原来的理论讲授与课程设计分裂开,改为交叉融合,即在理论讲授过相关知识后就布置选题,激发通过查阅资料自主学习设计相关知识,明确设计流程;考核方式可采用小组汇报,个人汇报,小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 课外实践体系的构建

目前过控专业的课外实践包括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生产实践。首先需健全实习阶段管理及考核制度。金工实习和电工电子实习在学校实习工厂完成实习,实习过程比较容易监管,目前过控专业校内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考核指标单一,没有严格按照工程教育认证要求制定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因此,需要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明确课程培养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制定每门课程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以指标点的达成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而考核方式采用标准化考核 + 面对面答辩结合的方式,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实习效果,并根据考核结果计算毕业指标点的达成度,分析达成度以改进实习过程及考核机制。

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社会生产实习为校外实习,安排学生在相关企业进行实习,受企业实际安排, 制度限制,及实习安全等因素影响,校外实习阶段管理和考核目前存在较多问题。校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提前了解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相关企业的实际生产流程、制造工艺、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为今后尽快适应企业工作环境并接受相关工作奠定前期基础。[7] 这些实习过程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负责完成,但目前企业的参与度不够,实习过程监管及考核主要还是由学校指导老师决定,指导老师并不能完全掌握学生的整个实习动态,因此无法客观的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而企业师傅没有学生的考核决定权则削弱了师傅们的积极主动性,学生则由于停留在参观、认识、基础操作阶段,没有深入参与企业项目,不利于其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以上问题,对实习阶段管理和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建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实习阶段管理及考核机制,企业师傅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灵活安排实习内容,并对学生实习情况灵活考核,学生的实习成绩有三部分构成:日常出勤及表现(20%),企业师傅考核评价(40%)和实习答辩(40%)。此考核机制可提高企业的参与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客观地反应学生的实习成绩。

同时还需以研促教,以赛促教,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使课外实践得以延伸,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及创新性实验项目,以研促教,加强学生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领悟,激发学生的科学研究热情,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素养。通过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以赛促教,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校企合作,建立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学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和比赛提供场地、设备及人员指导。

四 师资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教师的工程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首先自身需具备较强的工程素养,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因此,需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一方面,建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机制。一是制定教师教学能力互补提升计划, 建设“理 ( 理论教学 ) 实 ( 实践教学 ) 一体化”的教师队伍;二是从行业中聘请一部分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业务精通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搭建一支“专兼”结合,有丰富工程技术经验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建立“工程型”教师培养机制。一是依托企业,专业教师必须有自己的主攻专业方向,并一定时间内有自己面向社会的专业成果;二是按一定比例选派骨干教师定期到示范性的院校和企业进行学习、进修;三是将青年教师选送到国内知名的企业中挂职锻炼,不断加强工程能力训练,学习企业所需的技术,了解市场情况。

\

 
五 结语

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目标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过控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从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两方面优化实践教学各环节,同时通过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举措提升教师的工程素养。目前实践教学改革已应用于 16 级过控专业学生,效果良好, 之后将根据学生反馈意见进行持续改进,以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静婕,杜劲,郝甜妹 .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J]. 高教学刊,2018(6):114-116.
[2]陈文松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 [J]. 高教论坛 ,2011(7):29-32.
[3]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一: 我们应该坚持和强化什么 [J].中国大学教学,2016(11): 10-16.
[4]李志义.对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十年的回顾与反思之二: 我们应该防止和摒弃什么 [J].中国大学教学,2017(1):8-14.
[5]宋伟,陈叔平,赵嫚.工程教育认证理念下过控专业生产实习课程教学改革 [J].广东化工,2018,45(11):263
[6]刘菊蓉 . 机械 CAD/CAM 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8(12):96-97.
[7]韩廷斌 .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会简述 [J]. 中国高等教育,2010(13):68-69.
[8]董金善 , 周剑锋 , 赵建平 , 凌祥 . 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工程教育认证实践 [J]. 教育现代化 ,2017,4(38):141-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1616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